【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生产,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生产接触簧片时 的导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原料铜带材顺次经过冲压、电镀、塑 封和装配制程后得到。带状铜材经过冲压后,形成的导轨结构的局部片断如图1,铜带材的 一侧边形成连续的导轨2,导轨2上间隔设有搭边条3,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接触簧片1分别 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搭边条3之间,每个接触簧片1的接线端子4连接在相邻一侧的搭边条 3上。冲压的同时,在导轨2上形成定位圆孔5,通过定位装置可以实现导轨的移动。冲压 后带有接触簧片1的导轨2顺次经过电镀工序、塑封工序,在使用客户端进行装配,装配时 则从接线端子4处切除,将接触簧片1从导轨2上取下。由于接线簧片结构复杂,冲压成型 后面积大,而且仅通过接线端子与导轨相连,为单边搭边,其它三个边开放,连接处的支撑 较弱,造成导轨上的接触簧片很容易发生扭曲,产品的船形尺寸较大且不稳定,严重影响冲 压模具的调试时间,以及后续电镀、塑封及装配制程的运行,冲压制程机台的稼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接触簧片的支撑程度高、提高产品稳定性和方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导轨结构,包括具有搭边条的导轨和连接在搭边条上的接触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边条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接触簧片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搭边条上的连接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世新,陈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复盛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