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导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345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导轨结构,包括具有搭边条的导轨和连接在搭边条上的接触簧片,所述搭边条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接触簧片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搭边条上的连接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接触簧片在导轨上的连接更稳定,扭曲度和船形变形小,各制程调试时间短,全制程生产机台稼动率高,产品品质稳定、良率高,可实现自动化塑封及装配,提高了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生产,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生产接触簧片时 的导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原料铜带材顺次经过冲压、电镀、塑 封和装配制程后得到。带状铜材经过冲压后,形成的导轨结构的局部片断如图1,铜带材的 一侧边形成连续的导轨2,导轨2上间隔设有搭边条3,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接触簧片1分别 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搭边条3之间,每个接触簧片1的接线端子4连接在相邻一侧的搭边条 3上。冲压的同时,在导轨2上形成定位圆孔5,通过定位装置可以实现导轨的移动。冲压 后带有接触簧片1的导轨2顺次经过电镀工序、塑封工序,在使用客户端进行装配,装配时 则从接线端子4处切除,将接触簧片1从导轨2上取下。由于接线簧片结构复杂,冲压成型 后面积大,而且仅通过接线端子与导轨相连,为单边搭边,其它三个边开放,连接处的支撑 较弱,造成导轨上的接触簧片很容易发生扭曲,产品的船形尺寸较大且不稳定,严重影响冲 压模具的调试时间,以及后续电镀、塑封及装配制程的运行,冲压制程机台的稼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接触簧片的支撑程度高、提高产品稳定性和方便 后续制程生产的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导轨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导轨结构,包括具有搭 边条的导轨和连接在搭边条上的接触簧片,所述搭边条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接触簧片的两 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搭边条上的连接杆相连。在搭边条上设置连接杆,这样在两个搭边条之间的接触簧片的两侧分别同搭边条 连接,增加了与接触簧片连接部位的数量,使接触簧片被固定在搭边条和连接杆之间,三面 固定的共面性更好,防止其过度的扭曲,从而不但避免了冲压时送料不顺、卡料以及簧片扭 转成型不良等现象发生,而且缩短调试时间,提高了冲压制程机台的稼动率及产品良率,在 后续的电镀、塑封、装配等制程连续生产时,簧片不易产生变形及挂偏等不良现象,从而保 证各制程的产品品质及良率。在装配制程时,从连接杆和接线端子处同时切除,便可以将接 线簧片从导轨上取下,不影响产品的原有形状及使用功能。在相邻两个所述搭边条之间的所述导轨上设有四个定位圆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 仅设置一个定位圆孔造成无法使用自动装配线的缺陷,显著提高操作效率,产能也得到显 著地提升。相邻两个所述定位圆孔之间的间距相同,目的是为了自动线塑封、自动线装配时 定位方便,互换性好。本技术的优点是接触簧片在导轨上的连接更稳定,扭曲度和船形变形小,各 制程调试时间短,机台稼动率高,产品品质稳定、良率高,可实现自动化塑封及装配,提高了产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轨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接触簧片,2、导轨,3、搭边条,4、接线端子,5、定位圆孔,6、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阅图2,一种连接器用接线簧片的导轨结构的局部片断,其两侧可以无限延长, 其包括具有搭边条3的导轨2和通过接线端子4连接在搭边条3上的接触簧片1,在搭边条 3上设有连接杆6,接触簧片1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搭边条3上的连接杆6相连。在相邻 两个搭边条3之间的导轨2上设有四个相邻间距相同的定位圆孔5。四个等距的定位圆孔5可以适应客户端使用的现有自动塑封线、装配线,实现自 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员数量,提升了单日装配量。接触簧片1设置在相邻的搭边条3之间, 其三个侧面分别通过连接杆6和接线端子连接,整体稳定度更高,不容易发生扭曲,其船形 变形也可以控制得较小。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导轨结构生产,和现有技术相比,其制程的Cpk (制程能 力指数)由现有的0. 44可以提高到1. 34,良率从85%提高到96%,机台嫁动率从30%提高到 70%,冲压模具调试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2小时以内。本专利技术的产品结构,可进行自动装配。启用自动装配线生产时,一条产线仅需1人 操作,每天可装配此类产品300K。减少人力的同时也实现了产能的提高。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 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 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导轨结构,包括具有搭边条的导轨和连接在搭边条上的接 触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边条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接触簧片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 搭边条上的连接杆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 个所述搭边条之间的所述导轨上设有四个定位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 所述定位圆孔之间的间距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导轨结构,包括具有搭边条的导轨和连接在搭边条上的接触簧片,所述搭边条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接触簧片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搭边条上的连接杆相连。本技术的优点是接触簧片在导轨上的连接更稳定,扭曲度和船形变形小,各制程调试时间短,全制程生产机台稼动率高,产品品质稳定、良率高,可实现自动化塑封及装配,提高了产能。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853843SQ20102055788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夏世新, 陈耀 申请人:中山复盛机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用接触簧片的导轨结构,包括具有搭边条的导轨和连接在搭边条上的接触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边条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接触簧片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搭边条上的连接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世新陈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复盛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