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024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即使小型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增益的天线。该天线具有连接到馈电部(12)的天线单元(16a、16b),天线单元(16a、16b)具有:垂直部(18a、18b),其与馈电部(12)连接并立起;以及水平部(20a、20b),其一端与垂直部(18a、18b)的前端连接并与接地图案大致平行。此外,还具有短接短截线(22a、22b),其在相对于垂直部(18a、18b)为水平部(20a、20b)的另一端侧的位置从水平部(20a、20b)与接地图案连接;以及开路短截线(24a、24b),其在相对于短接短截线(22a、22b)为水平部(20a、20b)的另一端侧的位置从水平部(20a、20b)朝向接地图案延伸并开放了前端。天线单元(16a、16b)在天线基板(6)上通过金属箔而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汽车的无线起动装置等的无线通信的天线
技术介绍
以往以来,以汽车的无线起动装置等的无线通信为目的,一般使用利用了单极天 线的天线。但是,该单极天线的天线整体在一个方向上长,因此开发了在中途折弯该单极天 线而小型化的倒L型天线。在该倒L型天线中,当在基板的底面和与该底面平行的天线单元(antenna element)的水平部之间产生的电抗成分为电容性、倒L型天线的水平部高度变低时,天线 的阻抗降低,难以对50Ω的供电线进行匹配,当待匹配的阻抗之差变大时,在与馈电部之 间插入的匹配电路的损失增大,结果导致天线效率下降。因此,为了使天线单元与50Ω的供电线之间的匹配变得容易,如专利文献1和非 专利文献1那样,公知有倒F型天线。倒F型天线构成为在源自底面的垂直部上连接水平 部,在垂直部的附近设置垂直的短截线,向短截线的前端进行供电。由此,抵消电抗成分导 致的电容性来容易实现与50Ω的供电线之间的匹配,从而能够降低在匹配电路中产生的 损失。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88415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小形7> r f i ν ^ r A応用”(P40、P41) ’ λ 7 #出版(“小 型天线和系统应用”(p40,p41)Kei-Iabo出版)但是,在这样形成的现有的倒L型天线或倒F型天线中,在水平部的高度比较低 时,从水平部不放射电波,因此存在不能得到充分的天线增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小型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增益的天线。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了用于解决课题的如下手段。艮口,一种天线,其具有与馈电部连接的天线单元,所述天线的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具有垂直部,其与所述馈电部连接并立起;水平部,其形成为一端与所述垂直部的前端连接并与接地图案大致平行;短接短截线,其在相对于所述垂直部为所述水平部的另一端侧的位置从所述水平 部连接到所述接地图案;以及开路短截线,其在相对于所述短接短截线为所述水平部的另一端侧的位置从所述 水平部朝向所述接地图案延伸而开放了前端。此时,也可以为所述天线单元在天线基板上由金属箔形成的结构。此外,还可以为 设置多个所述开路短截线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天线通过设置短接短截线和开路短截线,能够减小通过匹配电路匹配的阻抗之差,因此能够减少匹配电路中的损失,由此,起到即使小型也能够得到充分增益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使用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天线的无线起动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天线的无线起动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天线的无线起动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天线的无线起动装置的后视图。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的结构的说明图。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的输入阻抗的导抗图。图7是示出作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天线的结构的说明图。标号说明1 天线;2 无线起动装置;4 电路基板;6 天线基板;12 馈电部;14 匹配电路; 16a、16b 天线单元;18a、18b 垂直部;20a,20b 水平部;22a,22b 短接短截线;24a,24b, 26,28 开路短截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天线1是例如用于在汽车等上搭载的利用无线的无线起动装置2 的天线,如图1所示,无线起动装置2具有电路基板4和天线基板6。此外,所谓无线起动装置2,是如下的系统驾驶员等仅通过携带钥匙,该钥匙具 有无线通信功能并称作为无钥匙操作钥匙,在无线动作范围内接近汽车时,通过在钥匙与 设置在汽车主体侧的接收装置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ID代码的核对,由此能够进行汽车 的门以及后挡板等的上锁/开锁操作(所谓的无钥匙进入系统)、发动机的起动操作等。天 线1不限于用于无线起动装置2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其他无线装置。在电路基板4上,无线通信电路RF和CPU 8等的电路在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形成。 在电路基板4上设置了供电点10,在供电点10上经由50Ω的供电线(省略图示)连接有 馈电部12 (参照图幻。此外,在电路基板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馈电部12及天线1连接 来对天线1与供电线之间的阻抗进行匹配的匹配电路14。电路基板4和天线基板6配置连接成直角,在天线基板6上,形成有在电路基板4 侧的表面和相反侧的背面上分别通过金属箔形成有图案的天线单元16a、16b。表面和背面 的两个天线单元16a、16b为相同形状,并以重叠方式进行了配置。此外,电路基板4和天线 基板6不限于配置成直角的情况,也可以是相同的平坦基板。此外,天线单元16a、16b不限 于在天线基板6的表面和背面上形成的情况,也可以仅在任意一个面上形成。天线单元16a、16b具有从供电点10的附近垂直立起的垂直部18a、18b,并且具有 水平部20a、20b,所述水平部20a、20b的一端与垂直部18a、18b的前端连接,与在电路基板 4上形成的未图示的接地图案大致平行,并且形成于距接地图案的预定高度之处。将垂直 部18a、18b和相反侧的水平部20a、20b的另一端设为开放端。此外,垂直部18a、18b经由 L型模具21与供电点10连接。此外,天线单元16a、16b具有从水平部20a、20b朝向电路基板4垂直延伸形成的 短接短截线22a、22b。短接短截线22a、22b经由L型模具23与电路基板4的接地图案连接 而短接。短接短截线2h、22b在垂直部18a、18b的附近,形成于从垂直部18a、18b距水平 部20a、20b的开放端侧为距离a(参照图5)的位置上。此外,天线单元16a、16b具有从水平部20a、20b朝向电路基板4垂直延伸形成的 开路短截线Ma、Mb。开路短截线Ma、Mb的电路基板4侧的前端开放,开路短截线Ma、 24b在相对于短接短截线22a、22b为水平部20a、20b的开放端侧的位置形成。此外,开路短 截线Ma、24b形成于从水平部20a、20b的开放端靠近短接短截线22a、22b侧的位置上。在 本实施例中,开路短截线Ma、24b形成于从垂直部18a、18b距水平部20a、20b的开放端侧 为距离c (参照图5)的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线基板6的表面和背面的两个垂直部18a、18b,两个水平部 20a、20b,两个短接短截线22a、22b,两个开路短截线Ma、24b通过多个通孔沈连接。这样形成的天线单元16a、16b作为激励元件进行谐振。此时,在将目标频率设为 f、将与该频率f对应的波长设为λ时,将垂直部18a、18b和水平部20a、20b的长度之和、 即路径长度设为波长λ的10% 40%即可。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1的输入阻抗的导抗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如 图5所示,将垂直部18a、18b,水平部20a、20b以及开路短截线Ma、Mb的各图案宽度形成 为3mm,将短接短截线22a、22b的图案宽度形成为4mm。此外,将水平部20a、20b的长度L形 成为119mm,将垂直部18a、18b,短接短截线22a、22b以及开路短截线Ma、Mb的高度H设 为形成为21mm。此外,将垂直部18a、18b和开路短截线Ma、Mb的距离c形成为109mm,将垂直部 18aU8b和短接短截线22a、22b的距离a形成为20mm。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其具有与馈电部连接的天线单元,所述天线的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具有:垂直部,其与所述馈电部连接并立起;水平部,其形成为一端与所述垂直部的前端连接并与接地图案大致平行;短接短截线,其在相对于所述垂直部为所述水平部的另一端侧的位置从所述水平部连接到所述接地图案上;以及开路短截线,其在相对于所述短接短截线为所述水平部的另一端侧的位置从所述水平部朝向所述接地图案延伸并开放了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广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