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变电站设备运行环境的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改善 设备紧凑型布置的户内变电站和地下变电站及其它类似封闭空间环境中设备运行环境的 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和电网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越来越多。为节约宝贵 的土地资源,减少噪音、辐射等环境问题,这些变配电设施越来越多地被设计成紧凑型的户 内布置,或者置于地下,环境的封闭性使这些变电站的电气设备运行条件十分恶劣,需要设 置必要的通风降温系统。常规的通风降温系统是采用机械通风加空调冷却的方式来实现 的。这种方式由于未对气流进行有效组织,不仅通风冷却效率低、能效差,还衍生出大量的 环境问题首先,大量的室外空气会将灰尘和漂浮于空气中的盐类或酸性物质带进设备间, 它们附着于设备或绝缘体的表面形成污垢后不仅会腐蚀设备,而且会构成放电通道,引发 爬电、污闪等安全事故;再者,在设备轻载或闷热气候条件下,大量的室外湿热空气进入室 内,尤其是地下变配电室,容易在墙体、设备或绝缘体的表面形成凝露,可以引发放电、闪络 等绝缘故障,为此又需要采取除湿措施,无为地增加系统能耗;最后,由于大风量的风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改善变电站设备运行环境的控制系统,包括:进风口(6);智能通风调节器(8),设置于上述进风口(6)处,其不仅可改变风量大小,还可调节气流方向与角度;出风口(7),用于将产生的热气流排出室外;SF6溢出口(10),用于将产生的SF↓[6]泄漏气体排出室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22),用于采集封闭空间上部或出风口的温度信息并传送至智能控制单元(100);智能控制单元(100),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出相应指令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其还可以通过接口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其中,上述出风口(7)的位置高于上述进风口(6)的位置,上述SF6溢出口(10)设置在一侧墙面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涛,承方,盛帮明,张英俊,熊静,谈坚,王磊,胡继军,王锡生,许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无锡赛孚电力环境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