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背光模组、电视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63619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包括铁背框(1)、设于该铁背框内侧的散热铝条(2)。铁背框(1)两侧边均开有散热孔(4),该散热孔对应所述的散热铝条(2),一散热部件(3)的凸台通过铁背框的散热孔(4)与铁背框内侧的散热铝条(2)贴合,而散热部件(3)上连接该凸台的平板部分均位于铁背框(1)的外侧。该发明专利技术与纯铁背框结构相比,使用该散热结构后,LED灯条的温度下降15~20摄氏度,基本接近或达到铝背框的散热水平;与纯铝背框相比,可大幅降低成本。以42”为例,可降低成本超过人民币30元/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所述散热装置的LED背光模组和包括所述LED背光模组的电视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视机的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散 热装置、背光模组、电视机。
技术介绍
目前,侧光式LED已成为LED背光模组的主流。随着LED效率的提升,以及为了减 少封装成本,单颗LED功率的不断增大,每个背光所需的LED颗数不断减少。由此带来的问 题是,由于LED都集中在背板的一侧或两侧,散热的压力明显增大,传统的铁背框已经无法 胜任。由此,各大厂商大多使用铝材作为背框材料,以求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然而,众所 周知,铝背框的成本明显高于铁背框,并且在强度上也不如铁背框。为了增加背框强度,铝 背框的厚度通常要大于铁背框厚度很多倍,体积增加。因此,现有LED背光模组中散热背框无法适应当前大功率LED的需要,已成为LED 背光模组生产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LED背光模组中散热背框无法适应当前大功率LED的需要的 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仍用铁材作为背框材料,配以特殊的散热结构,达到与铝背框相同的散 热效果的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采用该散热装置,可以达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之目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其包括铁背框、设于该铁背框内 侧的散热铝条。所述的铁背框两侧边均开有散热孔,该散热孔对应所述的散热铝条,一散热 部件的凸台通过铁背框的散热孔与铁背框内侧的散热铝条贴合,而散热部件上连接该凸台 的平板部分均位于铁背框的外侧。较优的,所述散热部件的平板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翅片或设置成凹凸状。其中,所述散热部件与散热铝条的贴合可以为机械方式的贴合,也可以为化学方 式的粘合。所述的散热部件可以由铝合金制作或由其他散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所述散热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散热铝条与铁背框接触部分尺寸。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所述的散热装置的LED背光模组和包括所述LED背光模组 的电视机。本专利技术通过对LED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的特殊设计,使铁背框的散热效果接近或 达到铝背框的效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增加强度的目的。该专利技术与纯铁背框结构相比,使 用该散热结构后,LED灯条的温度下降15 20摄氏度,基本接近或达到铝背框的散热水平; 与纯铝背框结构相比,可大幅降低成本。以42”为例,可降低成本超过人民币30元/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LED背光模组散热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运用本专利技术所制成的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传统的LED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由背框1和设于背框内侧的散热铝 条2构成。背光模组中LED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铝条传导与背框上再向空中散热。这种结 构难以适应大功率LED散热的需求。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其包括铁背框1、设 于该铁背框内侧的散热铝条2。而铁背框1两侧边均开有散热孔4,该散热孔对应散热铝条 2,散热孔4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散热铝条2与铁背框1接触部分尺寸。一散热部件3的 凸台通过铁背框的散热孔4与铁背框内侧的散热铝条2贴合,而散热部件3上连接该凸台 的平板部分均位于铁背框1的外侧。本实施例,散热部件3由铝合金制作而成,根据需要也 可以由其他散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散热部件3与散热铝条2的贴合为机械方式,如,螺钉 连接的方式贴合,或者采用这化学粘合的方式。散热部件3的平板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翅片 9,也可以将散热部件3的平板的外表面设置成凹凸状,以增大散热面积。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应用上述散热装置的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特别是可用于电 视机的侧光式LED背光模组中。如图3所示,导光板7的侧边设有LED 6,该LED 6设于铝 基板PCB (MCPCB)灯条5上,散热铝条2的一部分边条与铝基板灯条5接触、而另一部分与 铁背框1的内侧接触。背光模组的热源LED 6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经过铝基板灯条5传 导到散热铝条2上。通过铁背板1上开的散热孔4,将散热铝条2上的热量传导到散热部 件3上。同时,散热部件3的平板的内侧可以与铁背框1留有一定的间隙。最终热量快速 散发于空中。该侧光式LED背光模组还可以用于电视机。本专利技术在保证背框机械强度的前提下,通过打孔的方式,使内侧散热铝条获得与 背框外部接触的机会。进而通过散热部件将背光内侧的温度,直接传导到背光外侧,从而起 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不仅仅依靠背框本身作为散热媒质,增加了散 热部件作为散热的主要手段。从而使背框从材料的选择上,只需要考虑强度,而可以选择成 本较低的铁背框。由于散热部件不需要考虑机械强度问题,可以选用散热性较好的材料,从 而获得最佳的散热效果。此外,由于散热材料的面积远小于背框的面积,因此本专利技术相比于 传统的铝背框方案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以上所述实施例主要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创作构思,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 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包括铁背框(1)、设于该铁背框内侧的散热铝 条O),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背框(1)两侧边均开有散热孔G),该散热孔对应所述的散热 铝条O),一散热部件C3)的凸台通过铁背框的散热孔(4)与铁背框内侧的散热铝条(2)贴 合,而散热部件C3)上连接该凸台的平板部分均位于铁背框(1)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3)的平板的外表面设有 散热翅片(9)或散热部件(3)的平板外表面设置成凹凸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3)与散热铝条(2)的贴 合为机械方式的贴合或化学方式的粘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部件(3)由铝合金制作而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4)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 散热铝条( 与铁背框(1)接触部分尺寸。6.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的LED背光模组。7.一种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背光模组的电视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包括铁背框(1)、设于该铁背框内侧的散热铝条(2)。铁背框(1)两侧边均开有散热孔(4),该散热孔对应所述的散热铝条(2),一散热部件(3)的凸台通过铁背框的散热孔(4)与铁背框内侧的散热铝条(2)贴合,而散热部件(3)上连接该凸台的平板部分均位于铁背框(1)的外侧。该专利技术与纯铁背框结构相比,使用该散热结构后,LED灯条的温度下降15~20摄氏度,基本接近或达到铝背框的散热水平;与纯铝背框相比,可大幅降低成本。以42”为例,可降低成本超过人民币30元/台。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所述散热装置的LED背光模组和包括所述LED背光模组的电视机。文档编号F21S8/00GK102080816SQ201010534258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陈珉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平板显示技术中心,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包括铁背框(1)、设于该铁背框内侧的散热铝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背框(1)两侧边均开有散热孔(4),该散热孔对应所述的散热铝条(2),一散热部件(3)的凸台通过铁背框的散热孔(4)与铁背框内侧的散热铝条(2)贴合,而散热部件(3)上连接该凸台的平板部分均位于铁背框(1)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珉
申请(专利权)人: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平板显示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