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581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记录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录部(24),在纸张上记录图像;托盘(20),放置纸张;第一辊(25),供给放置在上述托盘上的纸张;第一引导部件(18、19),向上述记录部引导从上述第一辊供给的纸张;第二引导部件(82、83、32、33),引导通过上述记录部的纸张;第二辊(68),供给从上述第二引导部件引导的纸张;第三引导部件(70、43),向上述记录部引导从上述第二辊供给的纸张;共同辊(28),向上述第一辊和上述第二辊传递旋转力;以及第二辊臂(74),在前端设置有上述第二辊,并能够以预定的轴(28)为中心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纸张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具体涉及能够在纸张的双面 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将记录了图像的纸张再次传送到记录部的图像记录装置。纸张通过 第一驱动机构从托盘被送往记录部,记录了图像的纸张通过与第一驱动机构独立设置的第 二驱动机构被再次送往记录部,从而记录图像。在该图像记录装置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独立构成,所以驱动机 构变得复杂,且装置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装置,能够利用 托盘的驱动机构传送记录了图像的纸张,并且能够使装置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录部,在纸张上记录图像;托 盘,放置纸张;第一辊,供给放置在上述托盘上的纸张;第一引导部件,向上述记录部引导 从上述第一辊供给的纸张;第二引导部件,引导通过上述记录部的纸张;第二辊,供给从上 述第二引导部件引导的纸张;第三引导部件,向上述记录部引导从上述第二辊供给的纸张; 共同辊,向上述第一辊和上述第二辊传递旋转力;以及第二辊臂,在前端设置有上述第二 辊,并能够以预定的轴为中心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一体机10的透视图。图2为示意地表示打印部11的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图3为臂及辊的透视图,图3 (A)表示包含供纸臂26的状态,图3 (B)表示拆除供 纸臂26的状态。图4为示意地表示驱动传递机构27的剖视图,图4 (A)表示始端齿轮271向逆时 针方向旋转的状态,图4(B)表示始端齿轮27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图5为转动引导部件70的透视图,图5(A)表示从斜下方看转动引导部件70的状 态,图5 (B)表示从斜上方看转动引导部件70的状态。图6为臂及辊的俯视图及透视图,图6㈧表示各部件分别散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B)表示各部件分别散开的状态的透视图。图7为第四传送辊68及从动辊69的剖视图。图8为示意地表示供纸臂26及传送臂74的俯视图,图8 (A)表示供纸臂26位于 传送臂74的两侧的情况,图8(B)表示供纸臂26及传送臂74设有多个的情况。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适当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 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例子,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适 当变更,这是显而易见的。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一体机10被设置为可使用的状态(图1的 状态)作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将设有开口 13的一侧作为近前侧(正面)定义前后方向 8,从近前侧(正面)看一体机10并定义左右方向9。如图1所示,一体机10为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该一体机10大致形成薄型 长方体,下部设有喷墨记录方式的打印部11。一体机10具有传真功能及打印功能等各种功 能。作为打印功能,具有在记录纸张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其中,对于是否 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打印部11具有正面形成有开口 13的外壳(框体)14, 具有能放置各种尺寸的记录纸张(纸张的一个例子)的托盘20 (托盘的一个例子)的供纸 盒78 (参照图2),能从开口 13向前后方向8进行插拔。如图2所示,打印部11包括供纸部15,从供纸盒78拾取并供给记录纸张;喷墨 记录方式的记录部24 (记录部的一个例子),设在托盘20的上方,向由供纸部15供给的记 录纸张吐出墨滴,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以及路径切换部41等。其中,记录部24不限于 喷墨方式,还可以应用电子照片方式等各种记录方式。在打印部11的内部,形成从托盘20的前端(后方侧的端部)经由记录部24到排 纸保持部79的传送路径65。传送路径65被划分为弯曲路径65A和排纸路径65B,所述弯 曲路径65A形成在从托盘20的前端到记录部24之间,所述排纸路径65B形成在从记录部 24到排纸保持部79之间。弯曲路径65A为,从设在托盘20上的分离倾斜板22上端附近跨越记录部24延伸 设置的弯曲状的通路。弯曲路径65A大致形成为以打印部11的内部侧为中心的圆弧形状。 从托盘20供给的记录纸张经由弯曲路径65A被引向记录部24。弯曲路径65A由隔着预定 间隔相互相对配置的外侧引导部件18和内侧引导部件19划分。也就是说,外侧引导部件 18和内侧引导部件19为第一引导部件的一个例子。其中,外侧引导部件18及内侧引导部 件19、后文说明的各引导部件82、83、32、33均在图2的纸面垂直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9) 上延伸。排纸路径65B为,从记录部24的第一传送方向的下游侧跨越排纸保持部79延伸 设置的直线状的通路。在此,第一传送方向是指记录纸张沿着传送路径65传送的方向(图 2中,用带箭头的单点划线表示的方向)。排纸路径65B由隔着预定间隔相互对应的上侧引 导部件82和下侧引导部件83划分。在记录部24的第一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形成分岔口 36。在双面图像记录时,沿着排 纸路径65B传送的记录纸张在分岔口 36的下游侧进行回转,从而向后文说明的反转传送路 径67传送。记录部24配置在供纸盒78的上方。记录部24向图2的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记 录部24的下方设有用于水平地保持记录纸张的平板42。记录部24在向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将从未图示的墨盒供给的墨水从喷嘴39向在平板42的上方传送的记录纸张 吐出。由此,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在外侧引导部件18及内侧引导部件19的前端和记录部24之间,设有第一传送辊 60及夹送辊61。夹送辊61配置在第一传送辊60的下方,通过未图示的弹簧等弹性部件来 与第一传送辊60的辊面压接。第一传送辊60及夹送辊61将在弯曲路径65A中传送过来 的记录纸张进行夹持并送往平板42上。并且,在记录部24和上侧引导部件82及下侧引导 部件83的后端之间,设有第二传送辊62及齿辊63。齿辊63与第二传送辊62的辊面压接。 第二传送辊62及齿辊63将由记录部24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张进行夹持并送往第一传送 方向的下游侧。各传送辊60、62从传送用马达(未图示)经由驱动传递机构(未图示)传递旋转 驱动力而旋转。上述的驱动传递机构由行星齿轮等构成,无论传送用马达向正转方向旋转 还是向反转方向旋转,上述的驱动传递机构都使各传送辊60、62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以 向第一传送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其中,各传送辊60、62在记录图像时被间歇驱动。因此,记 录纸张以预定的换行幅度被传送并记录图像。供纸部15设在供纸盒78的上方且记录部24的下方。供纸部15用于将收容在 托盘20中的记录纸张向弯曲路径65A传送,包括供纸辊25 (第一辊的一个例子)、供纸臂 26 (第一辊臂的一个例子)和驱动传递机构27 (驱动传递机构的一个例子)。通过供纸辊25的旋转,放置在托盘20上的记录纸张被拾取而送往弯曲路径65A。 供纸辊25在供纸臂26的前端侧旋转自如地被轴支撑。供纸辊25在从与传送用马达不同 的驱动源的ASF(Aut0 Sheet Feed:自动供纸)马达(驱动源的一个例子,未图示)经由与 传送用马达的驱动传递机构不同的驱动传递机构27传递旋转力时被旋转驱动。ASF马达能 向正转及反转这两个方向旋转。供纸部15具有基轴28(共同辊、预定的轴的一个例子)。如图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录部,在纸张上记录图像;托盘,放置纸张;第一辊,供给放置在上述托盘上的纸张;第一引导部件,向上述记录部引导从上述第一辊供给的纸张;第二引导部件,引导通过上述记录部的纸张;第二辊,供给从上述第二引导部件引导的纸张;第三引导部件,向上述记录部引导从上述第二辊供给的纸张;共同辊,向上述第一辊和上述第二辊传递旋转力;以及第二辊臂,在前端设置有上述第二辊,并能够以预定的轴为中心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本贤治古闲雄二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