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074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相分离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冷凝器、接收罐、真空泵、泵和汽液通道组成;冷凝器安装时与水平方向成5°夹角,在冷凝器的低端设有汽液通道,汽液通道的另一端与接收罐连接,冷凝器的高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接收罐的底端通过管路与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性能提高、成本降低、简化流程、方便操作、取消了为克服平衡管道易堵塞所必需的汽液分离设备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用于相分离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减压精馏操作单元的相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如烷基酚生产线上,在减压精馏过程中,塔顶的馏出物经冷凝器冷凝后进入接收罐中,在此过程需要采用一定的压力平衡方式,使塔顶压力和接收罐的压力平衡,才能保证塔顶正常的出流,常用的平衡方式主要有直接通过压力平衡管平衡和间接通过液柱形成的大气腿来平衡,采用简单的直接平衡管方式时,会存在高凝固点的物料堵塞平衡管的问题,为此需要在平衡管道上安装必要的气液分离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简化流程的采用直接平衡方式的相分离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相分离装置,由冷凝器、接收罐、真空泵、 泵和汽液通道组成;冷凝器安装时与水平方向成5°夹角,在冷凝器的低端设有汽液通道, 汽液通道的另一端与接收罐连接,冷凝器的高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接收罐的底端通过管路与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安装冷凝器时,与水平方向成5°的夹角, 使得冷凝器一段高,而另一端相对较低,并且在低端设有汽液同道,使得经冷凝器冷却的液体更易流出道接收管内,而高端连接真空泵,使得进入冷凝器内的气体排出,保证接收罐内的压力与塔顶压力平衡。本技术采用的是汽液共用汽液通道的方式,液体壁流气体中行,从而解决直接平衡方式高凝点物料易堵塞平衡管的问题,省略了气液分离器,降低了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性能提高、成本降低、简化流程、方便操作、取消了为克服平衡管道易堵塞所必需的汽液分离设备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相分离装置由冷凝器(1)、接收罐(2)、真空泵(3)、泵(4)和汽液通道(5)组成。冷凝器(1)安装时与水平方向成5°夹角,在冷凝器(1)的低端设有汽液通道(5), 汽液通道(5)的另一端与接收罐(2)连接,冷凝器(1)的高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3)连接, 接收罐(2 )的底端通过管路与泵(4 )连接。权利要求1.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冷凝器(1)、接收罐(2)、真空泵(3)、泵(4)和汽液通道 (5)组成;冷凝器(1)安装时与水平方向成5°夹角,在冷凝器(1)的低端设有汽液通道(5), 汽液通道(5)的另一端与接收罐(2)连接,冷凝器(1)的高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3)连接, 接收罐(2)的底端通过管路与泵(4)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相分离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冷凝器、接收罐、真空泵、泵和汽液通道组成;冷凝器安装时与水平方向成5°夹角,在冷凝器的低端设有汽液通道,汽液通道的另一端与接收罐连接,冷凝器的高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接收罐的底端通过管路与泵连接。本技术具有性能提高、成本降低、简化流程、方便操作、取消了为克服平衡管道易堵塞所必需的汽液分离设备的优点。文档编号B01D3/32GK201978526SQ201120091180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王磊 申请人:营口市风光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冷凝器(1)、接收罐(2)、真空泵(3)、泵(4)和汽液通道(5)组成;冷凝器(1)安装时与水平方向成5°夹角,在冷凝器(1)的低端设有汽液通道(5),汽液通道(5)的另一端与接收罐(2)连接,冷凝器(1)的高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3)连接,接收罐(2)的底端通过管路与泵(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市风光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