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姬菇菌株及真姬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46768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易发生种菌硬化症的真姬菇菌株、使用该菌株的真姬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以及不易发生种菌硬化症的真姬菇菌株的筛选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姬菇菌株、使用该菌株的真姬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真姬菇菌株在使用以针叶树锯屑及米糠为主要组成成分、并且含有以干燥重量比计为约6.4重量%的硅酸铝镁的固体状栽培用培养基进行的栽培中,固体状栽培用培养基表面的种菌部分不发生褐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不易发生种菌硬化症的真姬菇菌株的筛选方法,该方法使用了以针叶树锯屑及米糠为主要组成成分、并含有大量镁化合物的固体状栽培用培养基。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筛选方法,能够预先筛选出不易发生种菌硬化症的真姬菇菌株,保证大规模商业生产的真姬菇子实体的成品率,能够有效地生产优质的真姬菇子实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难以发生种菌硬化症的真姬菇菌株、以及使用该菌株生产真姬菇子实体的方法。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筛选难以发生种菌硬化症的真姬菇菌株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开发了蘑菇的人工栽培技术,从而提供各种食用蘑菇的子实体(香菇、 金针菇、平菇、滑菇、舞茸、真姬菇、荷叶菇、占地菇等)。通常,蘑菇的人工栽培方法有原木栽培和菌床栽培,在原木栽培中,将栎树、榉树、 柞树等原木用作碎块木(《 C木);在菌床栽培中,使用固体状栽培用培养基,该固体状栽培用培养基是这样形成的将米糠、小麦麸、玉米皮等营养源混合在锯末、玉米穗轴粉末等中而形成的培养基填充在瓶、袋、箱等容器中。在这些栽培方法中,在大型设备的工厂系统中推行的是使用聚乙烯制的瓶的菌床栽培方法,因为该方法比较容易实现大型化、机械化。 但是,在大型设备的工厂系统中,会看到在少量栽培中不常看到的蘑菇栽培时的各种不利情况。例如,在真姬菇中,有时会看到在培养成熟期菌床上的种菌部分变色为褐色而硬化的现象。另外,此时,频繁地伴随着产生腐败臭。产生这些现象时,多观察到这样的例子 搔菌后,直到菌床面都变成褐色,以及菌丝不再生或者再生极慢以至于不出芽,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姬菇菌株,在使用固体状栽培用培养基进行的栽培中,固体状栽培用培养基表面的种菌部分不发生褐变,其中所述的固体状栽培用培养基以针叶树锯屑及米糠为主要组成成分,并含有以干燥重量比计为约6.4重量%的硅酸铝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真奈美小岛理惠日下部克彦
申请(专利权)人:宝生物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