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过泵加重抽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4454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杆采油装置领域内的一种井下过泵加重抽油装置,包括抽油泵、过泵固定阀和配重装置,所述过泵固定阀设置在抽油泵和配重装置之间。抽油泵中的泵外管、泵筒与防砂帽组合实现了泵筒内外在同一压力状态工作,其环行间隙可沉积油管柱内壁脱落的锈垢或施工过程中携带进入的泥砂。过泵固定阀实现了泵进液和传递重量的双重目的。配重由扶正器和加重杆组成,扶正器增加了长柱塞的抗偏磨能力,加重杆的质量可根据设计任意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抽油杆下行过程中和点下移到柱塞上,消除抽油杆因综合阻力造成的螺旋弯曲,避免管杆偏磨,延长泵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杆采油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加重抽油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采油技术中,有杆泵抽油举升方式具有成本低、管理维修简便、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所以在各大油田一直都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有杆泵的采油生产过程中,抽油杆柱在下行时承受液体对抽油杆柱的上顶力、抽油杆柱与井筒内液体间摩擦所产生的摩擦力、液体通过游动凡尔的阻力、惯性力、抽油杆柱与油管间的摩擦力、抽油泵柱塞与衬泵筒间的摩擦力等综合阻力的作用,导致抽油杆下部螺旋弯曲,管杆偏磨严重。因为这个原因,造成80% 的油井的管杆偏磨主要集中在泵上方500m抽油杆以内的范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油田技术人员普遍采用在抽油杆底部且位于抽油泵上部设置配重块,采用加重的方式使抽油杆在下行过程中处于拉伸状态,以达到减少抽油杆下部管杆偏磨的目的。油田采用的加重方式主要有空心杆灌铅杆、大直径实心杆以及传重式加重杆,从现场应用的情况看这种在抽油泵上部加重的方式还存在以下问题1)空心杆灌铅杆、大直径实心杆仍然存在着加重量(或加重杆的长度)增加、中和点逐渐上移的问题,不能使抽油杆柱的中和点彻底下移到柱塞上,也就不能有效解决抽油杆下部偏磨的问题;2)传重式加重杆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过泵加重抽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油泵、过泵固定阀和配重装置,所述过泵固定阀设置在抽油泵和配重装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过泵加重抽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油泵、过泵固定阀和配重装置,所述过泵固定阀设置在抽油泵和配重装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过泵加重抽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泵包括泵外管,泵外管内设有泵筒,泵筒上端设有防砂帽;防砂帽与泵筒相固定,防砂帽与泵外管、 泵筒之间留有通流流道;泵外管下端和泵筒下端分别与泵下接头上端相连接,泵筒内配合设置有柱塞,柱塞内设有游动阀;柱塞上端连接有拉杆,柱塞下端连接有光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过泵加重抽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泵固定阀包括螺纹连接的偏固上接头和偏固下接头,偏固上接头上端与泵下接头相连接,偏固下接头下端与尾管相连接,所述光杆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滨石建设李汉周刘松林马建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