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浴盆敞车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221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铁路浴盆敞车底架,涉及铁路浴盆敞车上的底架。主要解决现有底架不能满足大轴重铁路浴盆敞车的使用要求,存在浴盆端板易发生变形、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端梁总成、纵向梁、枕梁总成、侧梁总成、由底板和端板构成的浴盆、由上盖板、腹板和下盖板构成的箱型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上盖板尾端和腹板的腹板尾端均与所述端板焊接连接,其中,所述腹板尾端为截面由外向内逐渐加大的变截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减轻牵引梁重量、减小对浴盆端板纵向冲击力、提高浴盆使用寿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浴盆敞车,具体地说涉及铁路浴盆敞车上的底架。
技术介绍
现有铁路浴盆敞车底架包括端梁总成、纵向梁、枕梁总成、侧梁总成、由底板和端板构成的浴盆、由上盖板、腹板和下盖板构成的箱型牵引梁,其中,所述腹板为两端截面同样大的矩形板,所述上盖板、腹板和下盖板的尾端均与浴盆的端板焊接连接,并且还在腹板下方增加尾端与浴盆端板焊接的筋板。此种结构虽然能够满足现有铁路浴盆敞车的使用要求,但对于大轴重铁路浴盆敞车而言,由于轴重增大,使得车辆的载重相应增大,导致车辆行驶中的纵向冲击力加大,从而对浴盆端板的冲击力亦随之加大,致使浴盆端板易发生变形,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减轻牵引梁重量、 减小对浴盆端板纵向冲击力、提高浴盆使用寿命的铁路浴盆敞车底架。本技术包括端梁总成、纵向梁、枕梁总成、侧梁总成、由底板和端板构成的浴盆、由上盖板、腹板和下盖板构成的箱型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上盖板尾端和腹板的腹板尾端均与所述端板焊接连接,其中,所述腹板尾端为截面由外向内逐渐加大的变截面结构。本技术将箱型牵引梁的腹板尾端设置为变截面结构,在保证箱型牵引梁与浴盆之间连接所需刚度和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车辆行驶中纵向冲击力向浴盆端板的传递, 即减小对浴盆端板的纵向冲击力,从而提高浴盆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减轻箱型牵引梁的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箱型牵引梁结构示意图。图3为腹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浴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盖板、腹板与端板连接示意图。图中1-端梁总成、2-纵向梁、3-枕梁总成、4-侧梁总成、5-浴盆(5. 1_底板、5.2-端板)、6_箱型牵引梁(6. 1-上盖板、6. 1. 1-上盖板尾端、6. 2-腹板、6. 2. 1_腹板尾端、6.3-下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实施例端梁总成1、纵向梁2、枕梁总成3、侧梁总成4、由底板5. 1和端板5. 2构成的浴盆5,以及箱型牵引梁6中的上盖板6. 1均按常规方式制成,箱型牵引梁6中的腹板 6. 2的腹板尾端6. 2. 1为截面由外向内逐渐加大的变截面结构,下盖板6. 3的长度则与腹板6. 2下端的平面长度相一致,上盖板6. 1的上盖板尾端6. 1. 1和腹板尾端6. 2. 1均与端板5. 2焊接连接即成为本技术。权利要求1. 一种铁路浴盆敞车底架,包括端梁总成(1)、纵向梁O)、枕梁总成(3)、侧梁总成 (4)、由底板(5. 1)和端板(5. 2)构成的浴盆(5)、由上盖板(6. 1)、腹板(6. 2)和下盖板 (6. 3)构成的箱型牵引梁(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6. 1)的上盖板尾端(6. 1. 1)和腹板 (6. 2)的腹板尾端(6. 2. 1)均与所述端板(5. 2)焊接连接,其中,所述腹板尾端(6. 2. 1)为截面由外向内逐渐加大的变截面结构。专利摘要一种铁路浴盆敞车底架,涉及铁路浴盆敞车上的底架。主要解决现有底架不能满足大轴重铁路浴盆敞车的使用要求,存在浴盆端板易发生变形、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本技术包括端梁总成、纵向梁、枕梁总成、侧梁总成、由底板和端板构成的浴盆、由上盖板、腹板和下盖板构成的箱型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上盖板尾端和腹板的腹板尾端均与所述端板焊接连接,其中,所述腹板尾端为截面由外向内逐渐加大的变截面结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减轻牵引梁重量、减小对浴盆端板纵向冲击力、提高浴盆使用寿命的优点。文档编号B61F1/08GK201999002SQ20112005853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凤伟, 刘桂军, 孙纯旭, 张敏, 景传峰, 汤楚强, 胡跃明 申请人: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浴盆敞车底架,包括端梁总成(1)、纵向梁(2)、枕梁总成(3)、侧梁总成(4)、由底板(5.1)和端板(5.2)构成的浴盆(5)、由上盖板(6.1)、腹板(6.2)和下盖板(6.3)构成的箱型牵引梁(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6.1)的上盖板尾端(6.1.1)和腹板(6.2)的腹板尾端(6.2.1)均与所述端板(5.2)焊接连接,其中,所述腹板尾端(6.2.1)为截面由外向内逐渐加大的变截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传峰刘桂军刘凤伟汤楚强张敏孙纯旭胡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