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量部件几何形状和/或结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3082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一个部件的几何形状和/或结构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该部件是利用一种测量记录设备的固定装置以无应力的方式进行固定的。分别以不同的基底对测量进行多次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一个部件的几何形状和/或结构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实践已知的是,对于在支撑基底相对较小时具有一定高度的一个零部件而言,因为不可避免地存在四个连接关系,所以单纯的、按照3-2-1原则的测绘方法 (Aufnahme-Lehre)肯定有偏差。由于部件与周围环境的刚性相似,所以两者在以螺纹拧紧的情况下都弹性地复位,因此在测量时,一种刚性张紧最终反映出如常规的三点测量一样少的真实性。例如众所周知的是,只有在具有相对较高的预紧力的张紧状态下,才有可能将车辆上的乘客保护设备的一个承重框架定位在所有四个螺纹拧接点中。在该承重框架具有相对较高的刚性的同时,由于车辆骨架具有弹性,所以刚性张紧仅部分地与在车辆中的安装相对应。另一方面,借助于在三个基准点(RP 1,RP 2,RP 3)上的对齐而对承重框架进行的自由测量,则在一个基准点4处的测绘会在笛卡尔坐标系的ζ方向上产生误差。由于笛卡尔坐标系χ方向上各螺纹点的间距与该承重框架高度之间不利的长度比,在将承重框架装配到车辆中之后,这种误差导致在笛卡尔坐标系χ方向上在上部的多个连接点处的额外位移,这对于右侧的影响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缺点。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一目的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测量一个部件的几何形状和/或结构的一种方法实现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了其他有利特征。在这种测量一个部件(尤其指机动车辆的部件)几何形状和/或结构的方法中, 该部件是利用一个测量记录设备的固定装置以无应力的方式进行固定的。分别以不同的基底对测量进行多次、尤其是两次分析。根据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和/或分析结果 (即对测量进行所述的分析而得到的结果)至少部分地被用于优化该部件装入到车辆承重结构上的适配精度。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一种设计方案中,出于对比的目的,在该部件处于刚性张紧和/或以螺纹拧紧状态下,对该部件进行对比测量。根据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一个实施变体,在对比测量过程中,额外借助至少一个支撑体对该部件加以支撑。该支撑体本身支撑在一种受力的承重结构上。在该方法中,角度误差例如可以借助于该承重框架的至少一个(优选为全部)连接点的公差信息和/或借助于该支撑体的一个连接点的公差信息来获得。根据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出于对比的目的,对部件和车辆骨架的扭转刚性进行对比。综而言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1的方案来实现的,2-6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1.用于测量一个部件的几何形状和/或结构的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该部件通过一个测量记录设备的固定装置以无应力的方式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分别以不同的基底对测量进行多次分析。2.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量中获得的测量数据和/或分析结果至少部分地用于优化该部件装入到车辆承重结构时的适配精度。3.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于对比的目的,在该部件处于刚性张紧和 /或螺纹拧紧状态下,对该部件进行对比测量。4.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对比测量中,额外地利用至少一个支撑体对该部件进行支撑,该支撑体自身支撑在一个受力的承重结构上。5.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角度误差是利用该承重框架的至少一个、优选全部连接点的公差信息和/或利用该支撑体的一个连接点的公差信息来获得的。6.如1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于对比的目的,对部件和车辆骨架的扭转刚性进行对比。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附图中图1以透视图的方式显示了一个测量记录设备以及机动车辆乘客保护设备的一个被固定的承重框架;图2示出了图1的结构在另一方向上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图1的第一细节的放大图;图4示出了图1的第二细节的放大图;图5示出了一个测量记录设备的底板以及其上安置的多个承重柱的透视图;图6示出了图5的底板在另一方向上的透视图;图7示出了图1和图2的结构在加装一种撑脚安排后的透视图;并且图8是该承重框架的底面视图,图中绘有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辅助线。具体实施方案在图1至图8中,相同的零部件始终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1以透视图的形式示出了一个测量记录设备1以及可以通过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测量的、机动车辆乘客保护设备(翻车保护装置)的一个被固定的承重框架2。测量记录设备1包括一个平坦的底板3,在该底板上安置有一对横截面为矩形的承重柱4、5。承重柱4、5的几何轴线分别被设置为垂直于底板3。图2示出了图1的结构在另一个方向上的透视图。图3中示出了图1的第一细节的放大图,一个RPS2(支撑直径为25mm,且带有销钉)配以附图标记6。(RPS在本文中用作术语“基准点系统(Referenzpunktsystem) ”的缩写。)图4中示出了图1的第二细节的放大图,一个RPSl (支撑直径为25mm,且带有销钉)配以附图标记7。一个RPS3(支撑直径为25mm)配以附图标记12。RPSl至RPS3在对应的交接点上被螺纹固紧。图5以透视图的形式示出了底板3以及其上安置的多个承重柱。一个RPS4(支撑直径为25mm,能够借助底板中的多个凹陷而运动,以便在扭矩测量时大致定位在框架中) 配以附图标记8。图6示出了图5的底板在另一方向上的透视图。5个支撑片(标准件)都配以附图标记9。图7以透视图的形式示出了图1和图2的结构,该结构加装了一个左撑脚安排10 和一个右撑脚安排。这些撑脚Si、S2用于稳定这种固定。在一个第一测量期间,在RPSl至RPS3上进行螺纹固紧。进行一种第二测量,除了在对撑脚Si、S2加以螺纹固紧这一点以外,其余均与第一测量一样。为使该结构能够用于第一测量,撑脚Si、S2的螺纹固紧是可以拆卸的。RPS3和RPS4是可互换的。图8中示出的绘图包括带有所标出的三角形的承重框架的底部视图以及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补充信息区。本专利技术所讨论的方面在于,一方面是在无应力的状态下对该承重框架进行测量, 另一方面是以不同的基底进行两次分析。借助于本专利技术,尽管车辆中存在张紧,但在上部的多个连接点处由该承重框架所造成的公差还是得到了限制。这样,无需进行进一步的测量,而只需进行附加的分析,即可实现批量检验。权利要求1.用于测量一个部件( 的几何形状和/或结构的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该部件(2) 通过一个测量记录设备(1)的固定装置以无应力的方式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分别以不同的基底对测量进行多次分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量中获得的测量数据和/或分析结果至少部分地用于优化该部件(2)装入到车辆承重结构时的适配精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于对比的目的,在该部件(2)处于刚性张紧和/或螺纹拧紧状态下,对该部件( 进行对比测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对比测量中,额外地利用至少一个支撑体(S1,S》对该部件( 进行支撑,该支撑体自身支撑在一个受力的承重结构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角度误差是利用该承重框架的全部连接点的公差信息和/或利用该支撑体的一个连接点的公差信息来获得的。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角度误差是利用该承重框架的至少一个连接点的公差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测量一个部件(2)的几何形状和/或结构的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该部件(2)通过一个测量记录设备(1)的固定装置以无应力的方式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分别以不同的基底对测量进行多次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J·施密特
申请(专利权)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