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运芝专利>正文

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22556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其结构是在摩托车汽缸头所连接的排气管上设置有外套管,外套管和排气管之间构成介质壳程,摩托车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护膝蜗壳,护膝蜗壳内壁设置有蜗壳介质散热腔,摩托车的手把套内壁设置有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摩托车上方设置的介质储存箱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排气管下游的介质壳程内,排气管上游的介质壳程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蜗壳介质散热腔内,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最后连通到介质储存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下进上出,错流换热,换热系数高,加强了热量利用率,降低了排气管交换器的热量,又延长了排气管交换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摩托车驾驶员在长途的骑行中多采用佩带厚重的护膝和手把套以及厚手套,来避免长时间冷风吹引起的关节风湿症的发生,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有效,但是在长时间的冷环境下,护膝和手把套无法保证驾驶员膝关节和手部的保温,依旧对驾驶员造成身体上的健康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其结构是在摩托车汽缸头所连接的排气管上设置有外套管,外套管和排气管之间密封设置,外套管和排气管之间的密封空间构成介质壳程,摩托车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护膝蜗壳,护膝蜗壳内壁设置有蜗壳介质散热腔,摩托车的手把套内壁设置有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摩托车上方设置有介质储存箱,介质储存箱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排气管下游的介质壳程内,排气管上游的介质壳程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蜗壳介质散热腔内,蜗壳介质散热腔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最后经介质输送管连通到介质储存箱内;左右两侧的护膝蜗壳通过护膝调节支架连接在车体上。排气管上游的介质壳程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蜗壳介质散热腔内的下部,蜗壳介质散热腔上部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手把套介质散热腔。蜗壳介质散热腔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手把套介质散热腔的底部,手把套介质散热腔的上部经介质输送管连通到介质储存箱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采用介质在排气管外围的介质壳程内,与气缸排出的高温气体形成错流换热,错流换热的热交换效率高,热量利用率大,换热后的介质由于热动力自行上流,经蜗壳介质散热腔把热量带给驾驶员膝部,继续上流经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把热量带给驾驶员手部,回流到介质储存箱的介质会继续自行下流至介质壳程内继续换热,如此反复循环流动,无需动力,有效的把摩托车运行产生的热量供给驾驶员使用,其对膝关节和手部的加热能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身体不受风寒,避免风湿症的发生。该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节能环保、废热利用、防寒保健、经济实惠、安装方便、美观大方,降低了排气管交换器的热量,又延长了排气管交换器的使用寿命。该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套管换热,下进上出,错流换热,换热系数高,加强了热量利用率。该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3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汽缸头,2、排气管,3、外套管,4、介质壳程,5、护膝蜗壳,6、蜗壳介质散热腔,7、 手把套,8、手把套介质散热腔,9、介质储存箱,10、介质输送管,11、护膝调节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其结构是在摩托车汽缸头1 所连接的排气管2上设置有外套管3,外套管3和排气管2之间密封设置,外套管3和排气管2之间的密封空间构成介质壳程4,摩托车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护膝蜗壳5,护膝蜗壳5 内壁设置有蜗壳介质散热腔6,摩托车的手把套7内壁设置有手把套介质散热腔8 ;摩托车上方设置有介质储存箱9,介质储存箱9通过介质输送管10连通到排气管2下游的介质壳程4内,排气管2上游的介质壳程4再通过介质输送管10连通到蜗壳介质散热腔6内的下部,蜗壳介质散热腔6的上部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手把套介质散热腔8的底部,手把套介质散热腔8的上部最后经介质输送管连通到介质储存箱9内;左右两侧的护膝蜗壳5通过护膝调节支架11连接在车体上。权利要求1.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摩托车汽缸头所连接的排气管上设置有外套管,外套管和排气管之间密封设置,外套管和排气管之间的密封空间构成介质壳程,摩托车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护膝蜗壳,护膝蜗壳内壁设置有蜗壳介质散热腔,摩托车的手把套内壁设置有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摩托车上方设置有介质储存箱,介质储存箱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排气管下游的介质壳程内,排气管上游的介质壳程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蜗壳介质散热腔内,蜗壳介质散热腔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最后经介质输送管连通到介质储存箱内;左右两侧的护膝蜗壳通过护膝调节支架连接在车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管上游的介质壳程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蜗壳介质散热腔内的下部,蜗壳介质散热腔上部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手把套介质散热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蜗壳介质散热腔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手把套介质散热腔的底部,手把套介质散热腔的上部经介质输送管连通到介质储存箱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属于交通工具
,其结构是在摩托车汽缸头所连接的排气管上设置有外套管,外套管和排气管之间构成介质壳程,摩托车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护膝蜗壳,护膝蜗壳内壁设置有蜗壳介质散热腔,摩托车的手把套内壁设置有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摩托车上方设置的介质储存箱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排气管下游的介质壳程内,排气管上游的介质壳程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蜗壳介质散热腔内,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最后连通到介质储存箱内。本技术采用下进上出,错流换热,换热系数高,加强了热量利用率,降低了排气管交换器的热量,又延长了排气管交换器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2J37/00GK201980344SQ20112003955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运芝 申请人:李运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摩托车热循环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摩托车汽缸头所连接的排气管上设置有外套管,外套管和排气管之间密封设置,外套管和排气管之间的密封空间构成介质壳程,摩托车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护膝蜗壳,护膝蜗壳内壁设置有蜗壳介质散热腔,摩托车的手把套内壁设置有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摩托车上方设置有介质储存箱,介质储存箱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排气管下游的介质壳程内,排气管上游的介质壳程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蜗壳介质散热腔内,蜗壳介质散热腔再通过介质输送管连通到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手把套介质散热腔最后经介质输送管连通到介质储存箱内;左右两侧的护膝蜗壳通过护膝调节支架连接在车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芝
申请(专利权)人:李运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