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型加工机的刀具夹持装置,所述刀具夹持装置是设置于加工机的基座的承载台上,所述刀具夹持装置是包含有夹持钳、刀具套环以及刀具,其夹持钳是具有一U型开口,及在U型开口边缘形成有凸缘,刀具套环其具有刀具孔,及在外部形成有环形凹槽,通过刀具插置于刀具套环的刀具孔内,及刀具套环于置入夹持钳的U型开口内,以刀具套环的环形凹槽与夹持钳U型开口边缘的凸缘对接,以将刀具套环定位于夹持钳的U型开口内,以便于快速更换刀具套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加工机的刀具夹持装置,尤指利用夹持钳U型开口边缘的凸缘与刀具套环外部的环形凹槽对接,以达到快速定位的刀具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成型加工机的刀具座,是由刀套、弹簧、刀套环体、多条弹性元件、扣环及防尘盖所组成,所述刀套环体顶部容置槽内缘面上等角度设置多组凹入槽,所述凹入槽中可供弹性元件穿置定位,由此刀套的凸环穿套于刀套环体容置槽中可与弹性元件相互抵触,在换刀时,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使刀具插套后保持稳定的中心位置,由于上述刀具座是分别于多组凹入槽中穿置弹性元件,因此在组装时步骤较为繁琐,倘若刀具或是弹性元件产生损耗时,由于上述的繁琐步骤进而使得使用者无法快速地对其进行更换。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成型加工机的刀具夹持装置,其利用夹持钳U型开口边缘的凸缘,使其与形状相对于上述凸缘的刀具套环的环形凹槽相互对接,以达到可快速使刀具套环定位。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型加工机的刀具夹持装置,所述刀具夹持装置是设置于加工机的基座的承载台上,其包含有夹持钳,其是具有一 U型开口,及在所述U型开口边缘形成有凸缘;刀具套环,其具有刀具孔,及在外部形成有环形凹槽;通过刀具插置于所述刀具套环的刀具孔内,及所述刀具套环于置入所述夹持钳的 U型开口内,使所述刀具套环的环形凹槽与所述夹持钳U型开口边缘的凸缘对接,以将所述刀具套环定位。较佳的,所述夹持钳包含有二片钳体,所述二片钳体间留有一间隙,所述各个钳体分别具有相对的半U型开口,所述二片钳体均轴接于加工机的基座的承载台上,及在相对于所述U型开口的另一端埋设有一压缩弹簧,通过所述压缩弹簧的弹力而使位于U型开口边缘的凸缘向内夹紧,且在所述刀具套环于置入所述夹持钳的U型开口时得以先向外张开,再将已置于内的刀具套环予以夹紧。较佳的,所述夹持钳U型开口的凸缘与刀具套环的环形凹槽相互呈相对应的凸凹形状。较佳的,所述夹持钳U型开口的凸缘是呈V型,所述刀具套环的环形凹槽呈凹入V 形状。较佳的,所述夹持钳的U型开口外端具有渐扩的导入部。本技术是利用夹持钳U型开口边缘的凸缘,使其与形状相对于上述凸缘的刀具套环的环形凹槽相互对接,以达到可快速使刀具套环定位,使刀具不易松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位的局部立体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夹持钳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夹持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刀具与刀具套环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刀具套环与夹持装置的对接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刀具与夹持装置的对接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承载台;111-穿孔;12-弹性元件;13-柱轨;131-套筒;2-夹持钳;21-钳体;211-半U型开口 ;212-容置孔;213-通孔;22-U型开口;221-凸缘;23-压缩弹簧;24-固定件;25-导入部;26-间隙;3-刀具套环;31-刀具孔;32-环形凹槽;4-刀具。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所述刀具夹持装置是设置于加工机的基座1的承载台11上,所述刀具夹持装置是包含有夹持钳2、刀具套环3以及刀具4,其中所述加工机的基座1上方侧是设置有承载台11,所述承载台11具有多个穿孔 111,且承载台11下方侧设置有多个弹性元件12,并在承载台11下方,且在多个弹性元件 12 二端设置有柱轨13,所述柱轨13与承载台11连接侧设置有套筒131。多个夹持钳2是间隔设置于承载台11上方侧,所述夹持钳2包含有二片钳体21, 各个钳体21分别具有相对的半U型开口 211,以及贯穿所述钳体21的通孔213,并在各钳体21相对于半U型开口 211的另一端形成有相对的容置孔212,二钳体21相对的容置孔 212内埋设有一压缩弹簧23,且二片钳体21是通过固定件M穿设于通孔213与穿孔111 并固设于承载台11上,使所述夹持钳2形成一 U型开口 22,所述夹持钳2U型开口 22的凸缘221是呈V型,且所述夹持钳2的U型开口 22外端具有渐扩的导入部25,并通过压缩弹簧23的弹性收缩能力而使位于U型开口 22边缘的凸缘221向内夹紧,使二片钳体21间朝远离U型开口 22侧形成有一渐扩的间隙26。请参阅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刀具套环3,其具有刀具孔31,及在外部形成有环形凹槽32,刀具套环3的环形凹槽32为相对于夹持钳2U型开口 22的凸缘221,且所述环形凹槽32为呈凹入V形状。请参阅图4至图7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在组构时是将刀具4插置于刀具套环3的刀具孔31内,并将刀具套环3由夹持钳2的U型开口 22外端呈渐扩的导入部25置入,让夹持钳2的U型开口 22通过压缩弹簧23的弹力略为扩张,使二片钳体21 间渐扩的间隙26密合,让刀具套环3的环形凹槽32与夹持钳2U型开口 22边缘的凸缘221 对接,使插置有刀具4的刀具套环3定位于夹持钳2的U型开口 22内,即完成本技术的组构。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的夹持钳2是通过二片分别具有相对的半U型开口 211的钳体21以固定件M轴接于加工机的基座1的承载台11上,并在各钳体21相对于半U 型开口 211的另一端形成的容置孔212内埋设有一压缩弹簧23,使所述夹持钳2形成一 U 型开口 22,且所述U型开口 22的凸缘221是呈V型,并将刀具套环3通过具有相对于夹持钳2U型开口 22凸缘221的环形凹槽32与夹持钳2的U型开口 22对接,因此当本技术的刀具4发生磨损时,仅需将刀具套环3由夹持钳2的U型开口 22抽出,即可快速地将刀具4更新并通过夹持钳2U型开口 22外端的导入部25,将刀具套环3置入夹持钳2内,进而改善现有技术中更换刀具时的繁琐步骤,而加速作业程序并增加工作效率。再者,由于所述夹持钳2U型开口 22的凸缘221是呈V型,且刀具套环3环形凹槽 32的形状为呈相对于夹持钳2U型开口 22凸缘221的凹入V形,并在环形凹槽32凹入V形末端处与刀具4间具有厚度较薄的接触面,因此当刀具套环3通过环形凹槽32与夹持钳2U 型开口 22的凸缘221对接使用时,夹持钳2U型开口 22的凸缘221尖端处为会抵持于环形凹槽32凹入V形末端处,以让刀具套环3为会更加紧密地夹持刀具4,并与刀具4间产生迫紧配合,使刀具4不易松脱。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 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成型加工机的刀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夹持装置是设置于加工机的基座的承载台上,其包含有夹持钳,其是具有一 U型开口,及在所述U型开口边缘形成有凸缘;刀具套环,其具有刀具孔,及在外部形成有环形凹槽;通过刀具插置于所述刀具套环的刀具孔内,及所述刀具套环于置入所述夹持钳的U型开口内,使所述刀具套环的环形凹槽与所述夹持钳U型开口边缘的凸缘对接,以将所述刀具套环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加工机的刀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钳包含有二片钳体,所述二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加工机的刀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夹持装置是设置于加工机的基座的承载台上,其包含有:夹持钳,其是具有一U型开口,及在所述U型开口边缘形成有凸缘;刀具套环,其具有刀具孔,及在外部形成有环形凹槽;通过刀具插置于所述刀具套环的刀具孔内,及所述刀具套环于置入所述夹持钳的U型开口内,使所述刀具套环的环形凹槽与所述夹持钳U型开口边缘的凸缘对接,以将所述刀具套环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大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