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阀以及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064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向阀以及容器。根据一种实施例的单向阀用于安装到容器的缸体,所述缸体能够在内部容纳填充介质。该单向阀包括阀体和密封件。阀体具有围绕轴线的外表面、沿轴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将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的空腔,空腔在第一端处与缸体的内部连通,空腔具有颈部,颈部沿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第一方向缩窄。密封件位于空腔中,并能够在受到填充介质沿第一方向施加的力时与颈部配合,以防止填充介质从第二端漏出阀体。阀体具有围绕轴线的轴肩,轴肩的直径大于外表面在第二端处的直径。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容器避免了采用粘接方式,因此拆卸安装都很方便;其优选实施例还具有使用安全可靠以及机加工容易达到要求精度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单向阀以及使用该单向阀的容器,尤其是高压密闭容器。所述高压密闭容器例如是以弹性胶体或高粘度液压油作为阻尼介质的平衡装置、缓冲器、减振器、 液压缸。
技术介绍
高压密闭容器可以使用单向阀来进行密封,这种密封方法是高压密闭容器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近年来,以弹性胶体或高粘度液压油作为阻尼介质的平衡装置、缓冲器、减振器、液压缸等不断地发展,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于冶金、港口、船舶、交通运输等工业领域中。在这些高压密闭容器中常用单向阀来建立较高的初始压力和保持初始压强;单向阀的结构、性能、装配工艺等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寿命的重要因素。高压密闭容器产品的内部具有高压密闭空间。在产品组装完成后,可以通过单向阀向容器内添加内部填充介质(例如弹性胶体),建立需要的初始压力,以满足性能要求。目前市场上的单向阀多为阀芯加密封的结构形式,具有结构复杂、密封环节多、耐压低、易泄漏等缺点。还有一部分单向阀采用粘接方式或者外部旋入方式。其中,粘接方式存在凝固时间长、质量不稳定、对环境要求苛刻等问题,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外部旋入方式由于所有高压均由螺纹承担,所以对螺纹要求高,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图1示出了采用单向阀30的一种现有密闭容器的结构形式,该容器采用了粘接密封方式。具体而言,在单向阀30的螺纹S及与之相邻的A部分将单向阀30与缸体10用粘接剂进行粘连,防止弹性胶体20从单向阀30的外部泄露。图2示出了采用单向阀30'的另一种现有密闭容器的结构形式。具体而言,单向阀30'从缸体10'的外部沿向左方向旋入缸体10',并在缸体10'与单向阀30'之间的 B处装入静密封(例如垫圈),以防止弹性胶体20从单向阀30'泄露。对于上述两种结构,图1所示的粘接密封方式牢固性好,较为安全可靠。但是该结构形式对连接处清洁程度要求高;同时,粘接环节需要较长凝固时间,粘接工艺复杂;而且,该结构不容易拆卸,一旦发生泄漏则只能通过高温或破坏该结构来进行处理。图2所示的静密封方式便于安装拆卸。但是在该结构中,单向阀的螺纹直接承受高压作用,对螺纹强度要求高;同时,B处安装密封件的沟槽尺寸较小,机加工达到要求精度的难度较大,如果同心度或光洁度不够,该结构就只能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阀,用于安装到容器的缸体,所述缸体能够在内部容纳填充介质。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和密封件。其中,阀体具有围绕轴线的外表面、沿所述轴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在所述第一端处与所述缸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空腔具有颈部,所述颈部沿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方向缩窄。密封件位于所述空腔中,并能够在受到所述填充介质沿所述第一方向施加的力时与所述颈部配合,以防止所述填充介质从所述第二端漏出所述阀体。所述阀体具有围绕所述轴线的轴肩,所述轴肩的直径大于所述外表面在所述第二端处的直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缸体和单向阀,缸体能够在内部容纳填充介质并具有使其内部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其中,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和密封件。阀体具有围绕轴线的外表面、沿所述轴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在所述第一端处与所述缸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空腔具有颈部,所述颈部沿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方向缩窄。密封件位于所述空腔中,并能够在受到所述填充介质沿所述第一方向施加的力时与所述颈部配合,以防止所述填充介质从所述第二端漏出所述阀体。所述阀体具有围绕所述轴线的轴肩,所述轴肩的直径大于所述外表面在所述第二端处的直径。根据本技术,容器避免了采用粘接方式,因此拆卸安装都很方便。同时,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由于轴肩的作用,外表面处的螺纹并不承受(或不完全承受)缸体内部的填充介质的高压作用,因此使用安全可靠。而且由于轴肩与第二轴肩之间具有用于安装静密封的沟槽,因此有足够的空间,机加工容易达到要求精度。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采用单向阀的一种现有密闭容器的结构形式。图2示出了采用单向阀的另一种现有密闭容器的结构形式。图3A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容器的结构形式,图:3B是其局部放大图。图4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单向阀的剖视结构图,图4B是该单向阀沿图3B中的C方向的视图。图5A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容器的结构形式,图5B是其局部放大图。图6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单向阀的剖视结构图,图6B是该单向阀沿图5B中的C方向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注意,图中的上、 下、左、右等方向仅仅是示意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的限制。图3A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容器的结构形式,图:3B是其局部放大图。如图3A所示,该容器100包括缸体110和单向阀130,缸体110能够在内部容纳填充介质120,并具有大致由标号115表示的第一开口。容器100可以是高压密闭容器(例如,内部压强在250MPa以上),例如以填充介质120作为阻尼介质的平衡装置、 缓冲器、减振器、液压缸等。填充介质120例如可以是弹性胶体或液压油,尤其是粘度在 IX IO5HiPa · s 20 X IO6HiPa · s以上的高粘度液压油。图4A示出了单向阀130的剖视结构图,图4B是单向阀130沿图;3B中的C方向的视图。如图4A所示,单向阀130包括阀体140和密封件150。阀体140具有围绕轴线(由虚线示出)的外表面141,并具有沿着该轴线的第一端142和第二端143。阀体140内的空腔144将第一端142和第二端143连通。当单向阀130安装在缸体110上时,空腔144在第一端142处与缸体110的内部连通(参见图3A和图;3B)。空腔144具有颈部144a,颈部 14 沿着图;3B所示的C方向(该方向是从第一端142朝向第二端143的方向)缩窄。密封件150位于空腔144中。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150是钢球,而颈部14 是圆锥面。当单向阀130安装在缸体110中、密封件150受到填充介质120沿着图中的C方向所施加的力时,密封件150与颈部14 形成配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填充介质120沿着空腔144 从第二端143处漏出阀体140。如图4A所示,阀体140具有围绕上述轴线的轴肩145,轴肩145的直径大于外表面 141在第二端143处的直径。应当注意,在第二端143处的外表面141受到工艺处理(例如倒角等)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所称“外表面在第二端处的直径”指的是假定外表面141未受到该处理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直径。单向阀130可以包括用于防止密封件150从第一端142脱落的机构。本实施例中,该机构由弹性圆柱销160来实现。在单向阀130未安装到缸体110上时,或者当填充介质120未对单向阀130沿图;3B所示的C方向施加足够的力时,圆柱销160能够防止密封件 150从阀体140的第一端142脱落。阀体140可以具有螺纹,用于将单向阀130安装到缸体110。如图4A所示,该螺纹可以形成在轴肩145至第二端143之间的外表面141 (或该位置处的外表面141的至少一部分)上。阀体140还可以具有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阀(130、230),用于安装到容器(100、200)的缸体(110、210),所述缸体能够在内部容纳填充介质(120),所述单向阀的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40、240),所述阀体具有围绕轴线的外表面(141、241)、沿所述轴线的第一端(142)和第二端(143)、以及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通的空腔(144),所述空腔在所述第一端处与所述缸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空腔具有颈部(144a),所述颈部沿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方向(C)缩窄;以及密封件(150),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空腔中,并能够在受到所述填充介质沿所述第一方向施加的力时与所述颈部配合,以防止所述填充介质从所述第二端漏出所述阀体,其中,所述阀体具有围绕所述轴线的轴肩(145、245),所述轴肩的直径大于所述外表面在所述第二端处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庆王庆于龙赵鹏郑召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自天和缓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