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051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进料斗与进料输送带的输入端相配合连接,进料输送带的输出端通过立式提升机与贮青机的贮青机进料斗相配合连接,贮青机的连接斗与出料输送带的输入端相配合连接,出料输送带的输出端一路通过立式提升机与贮青机的进料斗相配合连接,出料输送带的输出端另一路通过斜输送带、品质调控机、中间输送带与进料输送带的输入端相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解决了茶鲜叶品质调控的技术难题,并大大提高了茶叶产品质量;2、数百年来首次实现了乌龙茶和红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目的;3、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4、提高了茶叶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茶叶行业存在着两大关键性的技术难题,一是茶鲜叶品质的保持和提升十分困难。由于茶鲜叶是有生命的物质,它被采摘后仍能继续呼吸,生理活动并未停止。如果处理稍有不当,就会引起发红、发暗、干枯,甚至发黑、发酸和发臭,将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可见,能否保持和提升茶鲜叶品质,关系到茶叶产品质量的优劣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是茶鲜叶的处理以手工为主,效率很低,无法满足大生产的需要。由于茶叶生产季节性强、时间紧,一般而言,当天采摘和收购的茶鲜叶,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部加工为成品茶, 特别是生产高峰时期;所以必须对茶鲜叶进行高效处理,以平衡后期的加工能力。但至今为止,除个别特定绿茶品种的加工作业外,尚无适用于红茶、乌龙茶、大宗绿茶等茶叶加工作业的高效率处理茶鲜叶的自动化设备。与本专利技术创造最接近的同类现有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为(一 )传统茶鲜叶保鲜技术目前,生产中普遍采用的传统的茶鲜叶保鲜方式主要有三种1、将茶鲜叶直接摊放在水泥地、塑料布、竹匾或篾垫等物体上。摊放厚度一般为 5cm 40cm ;每过一段时间,用手工翻动叶层一次,防止叶温上升而引起茶鲜叶变质。2、搭建多层式架子(钢或竹木结构),再放上竹匾、竹篮、托盘等盛器。将茶鲜叶均勻摊放在盛器中,每过一段时间,用手工翻动叶层一次,防止茶鲜叶变质。3、建造茶鲜叶专用摊青房,在地面下开挖若干条通风地槽,上面盖有冲孔槽板。将茶鲜叶均勻摊放在冲孔槽板上面,用轴流风机向地槽内鼓风,防止茶鲜叶变质。以上三种传统的茶鲜叶处理技术,均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①处理茶鲜叶所需的场地很大,在生产高峰期,往往场地不够,难以满足生产需要。②茶鲜叶在搬运、翻动、上料和下料等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人手、器具等物体,造成二次污染,卫生状况不符合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③茶鲜叶品质难以保证,在生产中茶鲜叶变质现象时有发生,经常会造成很大浪费。④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 二)茶鲜叶“晒青十做青”品质提升技术在乌龙茶生产中,为了提升茶鲜叶的品质,目前普遍采用“晒青十做青”的品质提升技术1、晒青。将茶鲜叶放在太阳下晒20min 90min左右时间,待茶鲜叶散发部分水分,使嫩芽、嫩叶稍有萎软后,立即移入室内摊晾。2、做青。晒青后的茶鲜叶,经一段时间的摊晾后,按以下步骤进行做青①碰青 (用手轻轻拍打茶鲜叶)或摇青(将茶鲜叶装入摇青机中滚动)1 3分钟后,将茶鲜叶移到晾青架上,晾青1 3小时。②再次碰青或摇青2 4分钟后,将茶鲜叶移到晾青架上, 晾青2 4小时。③第三次碰青或摇青3 5分钟后,将茶鲜叶移到晾青架上,晾青3 5小时。依次循环往复,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每次碰青或摇青时间,以及随后的晾青时间,均根据茶鲜叶的老嫩度、生产季节、茶鲜叶品质变化等因素确定。这种“晒青十做青”的茶鲜叶品质提升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①处理茶鲜叶所需的场地很大,必须有足够的厂房。②茶鲜叶卫生状况难以保证,容易造成二次污染。③茶鲜叶品质提升效果不稳定,存在时好时坏的现象。④对工人要求比较高,只有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能完成此项作业。⑤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三)茶鲜叶贮青机、摊青机、摊放机等设备茶鲜叶贮青机、摊青机、摊放机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实都一样,它们都是茶鲜叶处理设备,其功能只有一个——C藏和保鲜。这些贮藏保鲜设备,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① 摊叶架(主机)分单层式和多层式等多种类型,用于摊放茶鲜叶;②输送机械分提升机、 平输机、斜输机等类型,用于输送茶鲜叶;③送风装置用鼓风机将空气吹入机体内,保持茶鲜叶通气,防止叶温上升。④增湿装置将水蒸汽送入机体内,防止茶鲜叶因长时间被吹风而干枯。这类设备均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①功能单一,只能保鲜,不能提升茶鲜叶品质; ②茶鲜叶在主机内处于静止状况,不能翻动;当叶层较厚时,处于下层的茶鲜叶不但易于损伤,而且很容易产生高温,使叶片变红变黑。③如果用鼓风机吹风来降低叶层温度,则位于底层的许多茶鲜叶很快就会干枯,而造成很大的浪费。④如果同时使用增湿器来防止茶鲜叶干枯,就会降低茶鲜叶品质,使制成的成品茶的香气和滋味大大下降。⑤这些设备只能用于绿茶加工,不适用于乌龙茶和红茶等茶类的加工。总之,这类贮藏保鲜设备,虽然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但制成的成品茶,品质普遍不佳;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本机组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实现茶叶自动化、机械化生产,促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和稳定茶叶产品质量,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保鲜不保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进料斗与进料输送带的输入端相配合连接,进料输送带的输出端通过立式提升机与贮青机的贮青机进料斗相配合连接,贮青机的连接斗与出料输送带的输入端相配合连接,出料输送带的输出端一路通过立式提升机与贮青机的进料斗相配合连接,出料输送带的输出端另一路通过斜输送带、品质调控机、中间输送带与进料输送带的输入端相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贮青机包括贮青机进料斗、机架和一组摊叶网带,摊叶网带的上方设置有灯架,灯架上相互交错排列设置有萎凋灯和去湿灯,贮青机进料斗与最上层的摊叶网带相配合,摊叶网带呈相互交错、上下排列的多层式结构,最下层的摊叶网带与能实现双向运动的双向摊叶网带相配合连接,双向摊叶网带的左侧与连接斗配合连接,双向摊叶网带的右侧与出料斗配合连接。作为优选,萎凋灯的光源一般为近红外线等;去湿灯的光源一般为远红外线等。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解决了茶鲜叶品质调控的技术难题,并大大提高了茶叶产品质量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茶叶企业,都凭技术工人的经验制作茶叶,难以生产出质量稳定的茶叶产品。而现有的茶鲜叶贮青(保鲜)设备,虽有一定的保鲜功能,但保鲜后的茶鲜叶制成成品茶后,其香气和滋味均不佳。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去湿、萎凋、振动和循环翻动等自动控制措施,使茶鲜叶在贮青过程中的失水速率、含水量、光照量、细胞损伤度和渗透性等各项技术指标得到任意调控;所以,本设备不但能保鲜,还能提升茶鲜叶品质,确保茶鲜叶的色、香、味等品质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茶叶产品的质量。2、数百年来首次实现了乌龙茶和红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目的目前,我国茶叶加工中,除个别特定绿茶能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外,红茶、乌龙茶和大部分绿茶加工都处在半手工、半机械化阶段,自动化水平还很低。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下三项首创技术,使数百年来,首次实现了乌龙茶和红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目的一是首创灯光萎凋法,以替代传统的日光萎凋法;二是首创品质调控机,以替代传统的手工碰青和摇青机摇青;三是通过循环往复运动的方式,实现茶鲜叶翻动、萎凋、去湿和摇青等加工作业的完全自动调控。3、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在我国茶叶加工过程中,生产工人每天要进行高强度的工作,非常辛苦。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很低,每个工人一天只能加工数十斤的名优茶。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同时具有贮青、萎凋、去湿、翻堆和摇青等多种功能,能完成其中任何一种或几种组合的加工作业,实现一机多用;更重要的是,该设备能快速、高效处理各种茶鲜叶,利用率极高,产量很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其特征是:进料斗(1)与进料输送带(2)的输入端相配合连接,进料输送带(2)的输出端通过立式提升机(3)与贮青机(4)的贮青机进料斗(4-1)相配合连接,贮青机(4)的连接斗(4-7)与出料输送带(5)的输入端相配合连接,出料输送带(5)的输出端一路通过立式提升机(3)与贮青机(4)的进料斗(4-1)相配合连接,出料输送带(5)的输出端另一路通过斜输送带(6)、品质调控机(7)、中间输送带(8)与进料输送带(2)的输入端相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建陈积霞黄皓李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