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自动连续发酵机供温供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6567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自动连续发酵机供温供湿系统,包括机架、传动装置、观察梯装置,所述的机架上依次设有发酵机发酵底层、发酵机发酵中层、发酵机发酵上层,在该机架内与发酵机发酵底层间设有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与位于发酵机发酵中层的过桥轴部件、位于发酵机发酵上层的张紧部件相连;在该发酵机发酵底层、发酵机发酵中层、发酵机发酵上层内分别设有温湿度传感器部件,并通过进口管道与供温供湿系统相连,与该发酵机的供温供湿系统侧所对应的设有观察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紧凑,工作可靠;2)温、湿度可控可调,可有效解决进口管道凝水问题;3)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自动连续发酵机供温供湿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酵机和茶叶领域,主要是一种茶叶自动连续发酵机供温供湿系统。
技术介绍
在某型红茶自动连续发酵机研制中,加温方式利用锅炉蒸汽发生器产生热蒸汽,将热蒸汽通过抗高温塑料管道直接接入发酵机机体内,加湿方式利用超声波雾化器将纯净水雾化,通过另一管道接入发酵机机体内。考虑到加温方式易造成水蒸气凝结,压力、温度不易控制及两种方式分开进行不易操作,有必要对这两种方式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保证茶叶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的精准控制以及减少管道中凝结水的问题,以此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的茶叶自动连续发酵机供温供湿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机架、传动装置、观察梯装置,所述的机架上依次设有发酵机发酵底层、发酵机发酵中层、发酵机发酵上层,在该机架内与发酵机发酵底层间设有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与位于发酵机发酵中层的过桥轴部件、位于发酵机发酵上层的张紧部件相连,该传动装置、过桥轴部件、张紧部件的外围设置有防护罩,发酵机发酵上层设置有顶罩;在该发酵机发酵底层、发酵机发酵中层、发酵机发酵上层内分别设有温湿度传感器部件,并通过进口管道与供温供湿系统相连,与该发酵机的供温供湿系统侧所对应的设有观察梯装置,该观察梯装置内设置有观察梯与动力装置;所述的供温供湿系统由超声波加湿器、蒸汽筒、电磁阀、蒸汽锅炉及连接管路组成,所述的蒸汽锅炉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连接管路进入蒸汽筒,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汽筒顶端连接的连接管路、并由连接管路上的三通口进入进口管道;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所产生的雾化湿气通过连接管路上的三通口进入进口管道。作为优选,所述的蒸汽锅炉与蒸汽筒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用于调压的电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紧凑,工作可靠;2)、温、湿度可控可调,可有效解决进口管道凝水问题;3)、进一步提闻茶叶品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供温供湿系统及整机相关组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观察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供温供湿系统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供温供湿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机架;2、发酵机发酵底层;3、发酵机发酵中层;4、发酵机发酵上层;5、传动装置;6、防护罩;7、过桥轴部件;8、张紧部件;9、温湿度传感器部件;10、顶罩;11、观察梯;12、供温供湿系统;13、进口管道;14、动力装置;15、观察梯装置;121、超声波加湿器;122、蒸汽筒;123、电磁阀;124、蒸汽锅炉;125、连接管路;126、三通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机架1、传动装置5、观察梯装置15,所述的机架I上依次设有发酵机发酵底层2、发酵机发酵中层3、发酵机发酵上层4,在该机架I内与发酵机发酵底层2间设有传动装置5,该传动装置5与位于发酵机发酵中层3的过桥轴部件7、位于发酵机发酵上层4的张紧部件8相连,该传动装置5、过桥轴部件7、张紧部件8的外围设置有防护罩6,发酵机发酵上层4设置有顶罩10 ;在该发酵机发酵底层2、发酵机发酵中层3、发酵机发酵上层4内分别设有温湿度传感器部件9,并通过进口管道13与供温供湿系统12相连,与该发酵机的供温供湿系统12侧所对应的设有观察梯装置15,该观察梯装置15内设置有观察梯11与动力装置14。如附图3、4所示,所述的供温供湿系统12由超声波加湿器121、蒸汽筒122、电磁阀123、蒸汽锅炉124及连接管路125组成,所述的蒸汽锅炉124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连接管路125进入蒸汽筒122,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汽筒122顶端连接的连接管路125、并由连接管路125上的三通口 126进入进口管道13 ;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121所产生的雾化湿气通过连接管路125上的三通口 126进入进口管道13。所述的蒸汽锅炉124与蒸汽筒122间的连接管路125上设有用于调压的电磁阀123。工作时,开启传动装置5,带动过桥轴部件7与张紧部件8将揉捻叶通过输送带均匀平铺到发酵机发酵底层2、发酵机发酵中层3、发酵机发酵上层4,根据机体内的发酵情况,适时开启供温供湿系统12,通过进口管道13改善发酵情况,实现茶叶品质的稳定和提升。如图3、4所示,系统运行时,超声波加湿器121和蒸汽锅炉124同时开启。蒸汽锅炉124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连接管路125进入蒸汽筒122,与蒸汽筒122内的盘管连接,蒸汽筒122内装有常温纯净自来水。盘管除出气口外,其余部分可浸入水中。水蒸气通过盘管出口进入与蒸汽筒122顶端连接的连接管路125,由连接管路125上的三通口 126进入如图1所示的进口管道13,对机体内的茶叶进行加温。超声波加湿器121所产生的雾化湿气通过连接管路125上的三通口 126同时也进入如图1所示的进口管道13,对机体内的茶叶进行加湿。此种结构的目的和优势在于:蒸汽锅炉124所产生的蒸汽可通过电磁阀123进行调压,对蒸汽筒122内水位的高低设置及对筒内自来水循环速度快慢的调节可时时控制机体内发酵的温度,同时对热蒸汽的冷却可降低进口管道13内的水蒸气凝结问题。供湿供温通过同一管道进入机体内,同时作用,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红茶的品质。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自动连续发酵机供温供湿系统,包括机架(I)、传动装置(5)、观察梯装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I)上依次设有发酵机发酵底层(2)、发酵机发酵中层(3)、发酵机发酵上层(4),在该机架(I)内与发酵机发酵底层(2)间设有传动装置(5),该传动装置(5)与位于发酵机发酵中层(3)的过桥轴部件(7)、位于发酵机发酵上层(4)的张紧部件(8)相连,该传动装置(5)、过桥轴部件(7)、张紧部件(8)的外围设置有防护罩(6),发酵机发酵上层(4)设置有顶罩(10);在该发酵机发酵底层(2)、发酵机发酵中层(3)、发酵机发酵上层(4)内分别设有温湿度传感器部件(9),并通过进口管道(13)与供温供湿系统(12)相连,与该发酵机的供温供湿系统(12)侧所对应的设有观察梯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林范起业任广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