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7700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30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贴标装置,包括标签卷及放卷系统、伺服机构、贴标器、脱标器、上夹头和下夹头,标签卷及放卷系统与伺服机构相连,标签卷及放卷系统上的卷状通过滚轮通入脱标器内,脱标器旁设有贴标器、上夹头和下夹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自动完成了不干胶单元从标签衬纸上的剥离,不干胶标签单元对折,压紧在棉线上等功能。整个过程在机器上自动完成,极大的提高了生成效率,且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的机械产品领域,尤其是一种贴标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塔型袋泡茶袋,也叫锥形袋泡茶袋,因其袋形美观,造型独特, 同时携带方便,利于仓储、运输和上架销售,因而具有独特的市场需求。但是由于其造型的独特,目前该袋泡茶袋均为纯手工制作,没有相应的生产机器,在生成效率和产品品质的一致性上都有很大不足。茶袋上需要有贴标,贴标技术大量应用在包装容器的外表面上,但对于在棉线上贴标,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的技术和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自动化的贴标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贴标装置,包括标签卷及放卷系统、伺服机构、贴标器、脱标器、上夹头和下夹头,标签卷及放卷系统与伺服机构相连,标签卷及放卷系统上的卷状通过滚轮通入脱标器内,脱标器旁设有贴标器、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贴标器包括有定片和动片,定片与连杆I相连,动片与气缸相连。所述上夹头与连杆II相连,上夹头包括有夹片I和夹片II,夹片I和夹片II安装在气爪的左右两个臂上。所述脱标器包括有脱标板,脱标板上部边缘为圆弧型边。所述卷状包括不干胶标签单元和衬纸,若干个不干胶标签单元粘附在衬纸上。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自动完成了不干胶单元从标签衬纸上的剥离,不干胶标签单元对折,压紧在棉线上等功能。整个过程在机器上自动完成, 极大的提高了生成效率,且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茶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卷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夹头和下夹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脱标器局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脱标器局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不干胶标签1,棉线2,包装袋3,不干胶标签单元4,衬纸5,脱标器 6,下夹头7,滚轮8,伺服机构9,上夹头10,贴标器11,标签卷及放卷系统12,卷状13,支付电机14,气缸15,气爪16,连杆I 17,连杆II 18,动片19,定片20,脱标板21,圆弧型边22, 夹片I 23,夹片II 2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这种贴标装置,包括标签卷及放卷系统12、伺服机构9、贴标器11、脱标器6、上夹头10和下夹头7,标签卷及放卷系统12与伺服机构9相连,伺服机构9内设有伺服电机14。标签卷及放卷系统12上的卷状13通过滚轮8通入脱标器6内,卷状13包括不干胶标签单元4和衬纸5,若干个不干胶标签单元4粘附在衬纸5上,脱标器6旁设有贴标器11、上夹头10和下夹头7。脱标器6包括有脱标板21,脱标板21上部边缘为圆弧型边22。贴标器11包括有定片20和动片19,定片与连杆I 17相连,动片19与气缸15相连。上夹头10与连杆II 18相连,上夹头10包括有夹片I 23和夹片II 24,夹片I 23和夹片II 24安装在气爪16的左右两个臂上,当气爪闭合时,带动上夹头10的夹片I 23和夹片 II 24闭合或分开,从而将棉线夹持在两部分的中间。标签卷及放卷系统12通过伺服机构9的定长牵引,将卷状13上的不干胶标签单元4连同衬纸5 —起从脱标器6的上缘翻越,由于不干胶标签单元4的刚性,不干胶标签单元4从衬纸5上剥离,此时刚好棉线由上夹头10送入下夹头7内,在下夹头7和棉线上端都扶持住棉线段的情况下,由贴标器11将脱下来的不干胶标签单元4对折压紧在棉线上。当上夹头10夹住棉线时,在连杆II 18的推动下,上夹头10整体可以上下运动, 从而将棉线进行定长的移动,送入下夹头7里边。当下夹头7夹住棉线的时候,贴标器11 的动片19在气缸15的作用下移动,与贴标器的定片20闭合,从而完成标签折叠后的压实, 使不干胶标签单元4充分的粘在棉线一端上,折叠标签单元则是通过凸轮驱动连杆I 17带动固定在贴标器11的定片20的轴的回转来实现。当衬纸5连同不干胶单元4从脱标板21 的B面向上移动,翻过上边缘的圆弧型边22沿A面向下移动时,不干胶标签单元4从衬纸 5上剥离。成型的茶袋由包装袋1,棉线2以及不干胶标签3组成,棉线2的下端固定连接包装袋1,上端固定有不干胶标签3,包装袋1由滤袋成型系统和装置完成成型,棉线2内穿有铝丝,不干胶标签3为树叶造型。本技术通过机械化的生产过程,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人工成本,保证产品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贴标装置,包括标签卷及放卷系统(12)、伺服机构(9)、贴标器(11)、脱标器 (6)、上夹头(10)和下夹头(7),其特征是标签卷及放卷系统(12)与伺服机构(9)相连,标签卷及放卷系统(12 )上的卷状(13 )通过滚轮(8 )通入脱标器(6 )内,脱标器(6 )旁设有贴标器(11)、上夹头(10)和下夹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贴标器(11)包括有定片(20)和动片(19),定片与连杆I (17)相连,动片(19)与气缸(15)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夹头(10)与连杆II(18)相连, 上夹头(10)包括有夹片I (23)和夹片II (M),夹片I (23)和夹片II (24)安装在气爪(16) 的左右两个臂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脱标器(6)包括有脱标板(21),脱标板(21)上部边缘为圆弧型边(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卷状(13)包括不干胶标签单元 (4 )和衬纸(5 ),若干个不干胶标签单元(4 )粘附在衬纸(5 )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伺服机构(9)内设有伺服电机 (1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贴标装置,包括标签卷及放卷系统、伺服机构、贴标器、脱标器、上夹头和下夹头,标签卷及放卷系统与伺服机构相连,标签卷及放卷系统上的卷状通过滚轮通入脱标器内,脱标器旁设有贴标器、上夹头和下夹头。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自动完成了不干胶单元从标签衬纸上的剥离,不干胶标签单元对折,压紧在棉线上等功能。整个过程在机器上自动完成,极大的提高了生成效率,且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65C9/26GK202244321SQ20112035050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唐小林 申请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