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鲜茶叶细胞破壁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16577 阅读:6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鲜茶叶细胞破壁制作方法,是将鲜茶叶经预热、细胞破壁、初步脱水、二次脱水并控制含水量为60%~65%后再进行揉捻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使新鲜茶叶的细胞破壁,又可较好地保持茶叶有效成分和香气以及翠绿色泽,并且适用于所有品种新鲜茶叶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茶叶制作方法,无论是杀青还是揉捻,大都不能破坏茶叶的细胞壁组织,使得所制成的茶产品在冲泡过程中因内含物受细胞壁阻滞而难以快速溶于茶汤中。公开号为CN160271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瞬时气体压差膨化加工茶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瞬时气体压降,拉松茶叶组织结构,使茶叶组织体产生微观裂纹,并获得组织细胞甚至细胞器的破裂。但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茶叶加热不均匀,由于是在高压容器中对茶叶进行加热和加压,而空气的热传递比较差,容易造成对同一容器中茶叶加热时间和温度的不均匀,因为高温的高压容器壁会造成所接触茶叶的焦黄;二是使用高压容器对茶叶加热既不安全,又会使得茶叶受热的温度过高,对高压容器加热升压至7个大气压时茶叶温度将超过165°C,必然造成茶叶有效成分的大量损失;三是瞬间打开高压容器时,有大量含有茶香的热气(热能)排放,既浪费热能,增加生产成本,又使得茶叶的香气大量丧失;四是不能用于对高温有限制的茶叶产品如普洱茶的加工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可使新鲜茶叶的细胞破壁,又可较好地保持茶叶有效成分和香气以及翠绿色泽,并且适用于所有品种新鲜茶叶加工的新鲜茶叶细胞破壁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方法步骤如下(I)预热将鲜茶叶投入水温为50° C、5° C的旋流水箱中2 4分钟,鲜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1:1(Γ20,至茶叶均匀受热到50° C 95° C ;(2)细胞破壁将茶叶取出立即放入细胞破壁罐中,并将细胞破壁罐与体积为细胞破壁罐体积5(Γ100倍的真空罐连接,控制细胞破壁罐内部真空度在瞬间降至O. 06大气压以下,实现瞬时降压,促使茶叶细胞内水分子快速汽化而破碎茶叶细胞壁,并保持真空状态2^3分钟;(3)初步脱水将茶叶从细胞破壁罐取出放入脱水设备初步脱水;(4) 二次脱水并控制含水量将经初步脱水处理的茶叶放置于风式网带脱水机进行再次脱水处理,控制风式网带脱水机的前段网带热风温度为70°(T120°C、后段为冷风,脱水处理至含水量为60°/Γ65% ;(5)揉捻处理将茶叶进行揉捻处理,促使进一步破碎茶叶细胞壁和拉松茶叶细胞组织结构。在预热步骤,旋流水箱中的水温控制在80° (Γ95° C,对鲜茶叶进行杀青并钝化茶叶酶活性。在预热对高温有限制的鲜茶叶时,旋流水箱中的水温控制在50°C ^80oCo本专利技术在进行细胞破壁处理时,可在茶叶细胞破壁罐与真空罐之间安装提取茶香气的提香设备。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利用50°C、5°C的旋流热水对茶叶进行加热,能取到良好的对新鲜茶叶均匀加热效果。二是由于在O. 06大气压下就能使45°C的水沸腾气化,因此茶叶 在细胞破壁过程中受热的温度不超过90°C,可减小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损失;三是根据茶叶中的咖啡因在85°C水温中容易浸出的特点,采用最适宜的水温和浸泡时间来控制茶叶产品的咖啡因含量,可以生产得到低咖啡因含量的茶叶,丰富茶叶产品;四是用低压容器进行处理,能耗低,安全节能;五是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的温度,实现在50° (T90° C之间就能对茶叶细胞进行破壁处理,并控制茶叶受热时间,保证茶叶产品的品质。本专利技术将升温后的茶叶瞬时降压,利用茶叶细胞内水份的相变即汽化而产生的内应力,来破碎细胞壁和拉松茶叶组织结构,是茶叶加工行业的一种创新工艺。由于采用的是在常温状态下的细胞破壁,可以保持茶叶的翠绿色泽,有效防止茶叶红变、黑变和闷黄,大幅度提高茶叶品质及有效成分的浸提率,并可充分保留茶叶中容易受到高温破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为实现凉水冲泡茶叶奠定了组织结构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实施例一(I)预热将鲜茶叶投入水温保持在50°C、5°C的旋流水箱中2 4分钟,鲜茶叶与水重量比为1:1(Γ20,使得茶叶受热均匀,然后快速取出放入稍大于鲜茶叶体积的细胞破壁罐中。其目的是使茶叶均匀受热至50° (Γ95° C,如果将茶叶均匀加热至80° (T95° C还可以完成传统茶叶加工中的杀青工序,钝化茶叶酶活性,并确保茶叶的翠绿色泽。(2)细胞破壁将茶叶细胞破壁罐与体积是其5(Γ100倍的真空罐连接,使茶叶细胞破壁罐内部瞬间处于真空状态(真空度在O. 06大气压以下),以达到瞬时降压,从而使茶叶细胞内水分子快速汽化而破碎茶叶细胞壁,保持真空状态2 3分钟,在茶叶细胞破壁罐与真空罐之间安装茶叶提香设备还可以有效提取茶香气;(3)初步脱水将茶叶从细胞破壁罐中取出放入脱水设备,进行I分钟的初步脱水处理;(4) 二次脱水并控制含水量将经过初步脱水处理的茶叶应用风式网带脱水机再次进行脱水处理,处理到含水量60%—65%。茶叶在风式网带脱水机中时,控制前段网带热风在70°(T120°C之间,后段网带为冷风。本处理阶段的目的是防止茶叶红变、黑变和闷黄,保持茶叶的翠绿色泽,并有利于后续的茶叶揉捻加工的处理。(5)揉捻处理将茶叶进行揉捻处理,其目的是进一步破碎茶叶细胞壁和拉松茶叶细胞组织结构,减少茶叶有效成分浸出的传递阻力,使有效成分浸出率提高;之后,即可按照各类茶叶的后续工序进行加工得到所需的各类茶叶产品。本专利技术可将预热到50°C ^80°C的茶叶直接进行细胞破壁处理,适用于对高温有限制的茶叶产品如普洱茶的加工生产;也可以将茶叶加热至80°(T95°C,进行杀青并钝化茶叶酶活性后再进行细胞破壁处理。实施例二,步骤如下(I)预热将鲜茶叶投入水温为50° C ^80° C的旋流水箱中4分钟,鲜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I: 20,至茶叶均匀受热到50° C ^80° C ;(2)细胞破壁将茶叶取出立即放入细胞破壁罐中,并将细胞破壁罐与体积为细胞破壁罐体积100倍的真空罐连接,控制细胞破壁罐内部真空度在瞬间降至O. 06大气压以下,实现瞬时降压,促使茶叶细胞内水分子快速汽化而破碎茶叶细胞壁,并保持真空状态2分钟; (3)初步脱水将茶叶从细胞破壁罐取出放入离心脱水设备初步脱水;(4) 二次脱水并控制含水量将经初步脱水处理的茶叶放置于风式网带脱水机进行再次脱水处理,控制风式网带脱水机的前段网带热风温度为90°(T100°C、后段为冷风,脱水处理至含水量为60°/Γ62% ;(5)揉捻处理将茶叶进行揉捻处理,促使进一步破碎茶叶细胞壁和拉松茶叶细胞组织结构。实施例三,步骤如下(I)预热将鲜茶叶投入水温为80° C、5° C的旋流水箱中2分钟,鲜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1:15,至茶叶均匀受热到80°C、5°C,进行杀青并钝化茶叶酶活性;(2)细胞破壁将茶叶取出立即放入细胞破壁罐中,并将细胞破壁罐与体积为细胞破壁罐体积50倍的真空罐连接,控制细胞破壁罐内部真空度在瞬间降至O. 06大气压以下,实现瞬时降压,促使茶叶细胞内水分子快速汽化而破碎茶叶细胞壁,并保持真空状态2分30秒;(3)初步脱水将茶叶从细胞破壁罐取出放入离心机初步脱水;(4) 二次脱水并控制含水量将经初步脱水处理的茶叶放置于风式网带脱水机进行再次脱水处理,控制风式网带脱水机的前段网带热风温度为70°(T80°C、后段为冷风,脱水处理至含水量为62% 65% ;(5)揉捻处理将茶叶进行揉捻处理,促使进一步破碎茶叶细胞壁和拉松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鲜茶叶细胞破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1)预热:将鲜茶叶投入水温为50oC ~95oC 的旋流水箱中2~4分钟,鲜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1:10~20,至茶叶均匀受热到50oC ~95oC;(2)细胞破壁:将茶叶取出立即放入细胞破壁罐中,并将细胞破壁罐与体积为细胞破壁罐体积50~100倍的真空罐连接,控制细胞破壁罐内部真空度在瞬间降至0.06大气压以下,实现瞬时降压,促使茶叶细胞内水分子快速汽化而破碎茶叶细胞壁,并保持真空状态2~3分钟;(3)初步脱水:将茶叶从细胞破壁罐取出放入脱水设备初步脱水;(4)二次脱水并控制含水量:将经初步脱水处理的茶叶放置于风式网带脱水机进行再次脱水处理,控制风式网带脱水机的前段网带热风温度为70oC~120oC、后段为冷风,脱水处理至含水量为60%~65%;(5)揉捻处理:将茶叶进行揉捻处理,促使进一步破碎茶叶细胞壁和拉松茶叶细胞组织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