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富集冰川中痕量有机物的固相萃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03948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场富集冰川中痕量有机物的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是固相萃取柱是由装有大孔吸附树脂并带有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构成,大孔吸附树脂上下用玻璃棉固定。玻璃管上端穿过通孔与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二通的一端连接,二通的另一端连有聚四氟乙烯管,通孔上配有能卡住固相萃取柱上端的橡胶塞;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下部通过箱体的出口,固相萃取柱垂直于通孔和底部的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冰川中有机物具有取样量大、吸附效率高、适用范围广、能富集各种微量有机物的特点,特别适合冰川中痕量有机物的富集,尤其适合野外现场连续操作。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成本低廉、简化样品转移步骤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场富集冰川中痕量有机物的固相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研究表明,降雪能有效地从空气中清除气态和颗粒负载的有机物,因此,冰川是记录大气中有机物的重要载体。冰川中的有机物随冰川融水直接汇入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体中,对人类的饮用水源和农田供给水资源造成潜在的影响。因此研究冰川中有机物的含量水平对于评价该类污染物对人类和动物健康以及其它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冰川中有机物的组成十分复杂,含量极低,需采大量的样品,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提取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文献中关于冰川中有机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法是分析雪冰样品中有机物的传统前处理方法,它用有机溶剂从冰雪融水中一次或多次萃取有机物,浓缩、定容、分析,具有实验装置简单的优点。其缺点是需要大量使用价格昂贵、有毒性并在操作中易挥发而造成巨大浪费的有机溶剂,而且富集的微量组分峰在色谱图上易被溶剂主峰掩盖,影响检测质量。此外,乳化现象也是液-液萃取法中难于解决的一个问题。固相微萃取法具有样品用量少和省时的优点,但所用萃取头比较昂贵,在有机物富集方面不具备广谱性(选择性较强),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液-液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的这些缺点,固相萃取技术可能更适宜于雪冰中痕量有机化合物的富集。固相萃取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实质上是一个简化的液相色谱法。在固相萃取中,吸附剂作为固定相,样品溶液作为流动相。当流动相与固定相接触时,目标物保留在吸附剂表面,这时用少量的选择性溶剂洗脱,即可得到富集和纯化的目标物。现有的固相萃取装置有固相萃取小柱和辅件构成。其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结构复杂,价格较高,操作程序相对复杂;( 通过固相萃取小柱无法实现大体积冰川雪冰样品中有机化合物的富集,而小体积冰川雪冰样品则由于富集的有机物太少而无法检测到;由于固相萃取小柱的直径较小,限制了流量的增大,而且相对较脏的样品过柱时容易堵塞,使流量进一步减小,从而增加了处理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现场富集冰川中痕量有机物的固相萃取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场富集冰川中痕量有机物的固相萃取装置,包括箱体、固相萃取柱和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二通。箱体设有夹层,夹层上有通孔,底部有出口,固相萃取柱是由装有大孔吸附树脂并带有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构成,大孔吸附树脂上下用玻璃棉固定。玻璃管上端穿过通孔与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二通的一端连接,二通的另一端连有聚四氟乙烯管,通孔上配有能卡住固相萃取柱上端的橡胶塞;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下部通过箱体的出口,固相萃取柱垂直于通孔和底部的出口 ;在箱体底设有电热丝和灯泡,电热丝和灯泡通过导线分别与箱两侧的电源插座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冰川中有机物具有样品量大、吸附力强、富集倍数高,处理时间短,可再生、玷污少、操作简便、能在现场同时连续富集10个样品。并且适用范围广、能富集各种微量有机物。而且,大孔吸附树脂较键合硅胶类吸附剂性能稳定, 对有机物的回收率更高,成本较低、易推广。2、本技术在箱体的底部装有两套加热器,以防由于环境温度过低而使融化的冰雪样品再次冻结,使冰川融水流畅的通过大孔吸附柱,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效率,缩短吸附时间。3、与现有的固相萃取装置相比,本技术不使用真空泵减压,因此减小了能源消耗和由于发电机发电而带来的人为污染。4、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成本低廉、简化了样品转移步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现场富集冰川中痕量有机物的固相萃取装置,包括箱体1、固相萃取柱2和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二通3。箱体1设有夹层,顶部有10个通孔4,底部有10 个出口 6。固相萃取柱2是由装有大孔吸附树脂并带有聚四氟乙烯旋塞的25mm*30cm的玻璃管构成。大孔吸附树脂上下用玻璃棉固定。玻璃管上端穿过夹层通孔4与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二通3的一端连接,二通3另一端连有聚四氟乙烯管7,通孔4上配有能卡住固相萃取柱2上端的橡胶塞5 ;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下部通过箱体的出口 6。固相萃取柱2 垂直于箱体1顶部的通孔4和底部的出口 6。在箱体1底设有电热丝8和四盏小灯泡9,电热丝8和灯泡9通过导线分别与箱两侧的电源插座10连接。将盛装冰川融水样品的容器置于箱体1的上方,打开与固相萃取柱2上端连接的二通3的聚四氟乙烯旋塞,由于固相萃取柱2进水位与出水位存在水位差并形成一封闭体系,因此融水就会由于虹吸现象从固相萃取柱2的上端进入,流过大孔吸附树脂(⑶X102和 ⑶X105的混合物或者XAD-2和XAD-8的混合物)并通过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下部从箱体1底部的出口 6流出。等一个样品所有的融水过完固相萃取柱之后,用洗耳球将树脂中残留的水压出,之后把吸附了一定量有机物的固相萃取柱2两端封住,用干净的锡箔纸包好,低温保存带回实验室。权利要求1. 一种现场富集冰川中痕量有机物的固相萃取装置,包括箱体、固相萃取柱( 和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二通(3),箱体(1)设有夹层,夹层上有通孔,底部有出口(6),固相萃取柱(2)是由装有大孔吸附树脂并带有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构成,大孔吸附树脂上下用玻璃棉固定;玻璃管上端穿过通孔与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二通C3)的一端连接,二通(3) 的另一端连有聚四氟乙烯管(7),通孔(4)上配有能卡住固相萃取柱上端的橡胶塞(5);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下部通过箱体的出口(6),固相萃取柱( 垂直于通孔(4)和底部的出口(6);在箱体底设有电热丝(8)和灯泡(9),电热丝(8)和灯泡(9)通过导线分别与箱两侧的电源插座(10)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现场富集冰川中痕量有机物的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是固相萃取柱是由装有大孔吸附树脂并带有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构成,大孔吸附树脂上下用玻璃棉固定。玻璃管上端穿过通孔与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二通的一端连接,二通的另一端连有聚四氟乙烯管,通孔上配有能卡住固相萃取柱上端的橡胶塞;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下部通过箱体的出口,固相萃取柱垂直于通孔和底部的出口;本技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冰川中有机物具有取样量大、吸附效率高、适用范围广、能富集各种微量有机物的特点,特别适合冰川中痕量有机物的富集,尤其适合野外现场连续操作。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成本低廉、简化样品转移步骤的优点。文档编号G01N30/08GK201993350SQ20112001159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全莲, 武小波, 王宁练, 蒲健辰, 贺建桥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场富集冰川中痕量有机物的固相萃取装置,包括箱体、固相萃取柱(2)和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二通(3),箱体(1)设有夹层,夹层上有通孔(4),底部有出口(6),固相萃取柱(2)是由装有大孔吸附树脂并带有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构成,大孔吸附树脂上下用玻璃棉固定;玻璃管上端穿过通孔与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二通(3)的一端连接,二通(3)的另一端连有聚四氟乙烯管(7),通孔(4)上配有能卡住固相萃取柱上端的橡胶塞(5);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玻璃管下部通过箱体的出口(6),固相萃取柱(2)垂直于通孔(4)和底部的出口(6);在箱体底设有电热丝(8)和灯泡(9),电热丝(8)和灯泡(9)通过导线分别与箱两侧的电源插座(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莲王宁练武小波蒲健辰贺建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