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立体摄影导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98884 阅读:1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摄影导轨系统,包括导轨、基座、拍摄平台和步进电机,其中导轨上有弧形槽,导轨中央处内嵌气泡水平仪,拍摄平台包括云台和滑块,相机固定在云台上,随滑块通过步进电机的驱动,在基座上沿着弧形槽移动;导轨两端通过两个三脚架支撑;还包括芯片、螺旋调速钮和限位开关,控制滑块的启动、停止和运动速度;还包括为步进电机供电的交流电插孔和锂电池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立体摄影导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自检和精确调节水平,并且更加稳定和智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摄影导轨系统,用于立体摄影拍摄。
技术介绍
人们在观察物体时,之所以能很自然地产生立体感,是因为人的双眼在观察物体时,两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与物体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左右两眼所看到的物体会产生视差,这种视差所构成的图像反映到大脑中,便产生了空间立体感。理论上讲,只要能制造一个场景,使人的左眼只看到左眼视图,右眼只看到右眼视图,就可以在大脑中产生立体感受。立体摄影中通过两幅图像得到的立体图像的细节不够丰富,过渡也欠缺自然。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专用的立体摄影导轨系统一次性拍摄多张平面照片,然后使用大众化软件如W1OtOShOP来合成光栅图像,打印在光栅板上制得立体图像。而在整个过程中,立体摄影导轨系统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获取的平面照片的质量。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立体摄影导轨品种较单一、价格较昂贵、制造较粗糙,精度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无法检测导轨本身是否处于水平位置,导致在后续的图像处理中,需要反复调整各图像,使之处于水平位置,从而带来了很多麻烦;此外现有导轨本身也不够稳定, 在拍摄过程中,相机很容易晃动,影响成像的质量。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立体摄影导轨的应用和推广,同时也限制了立体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针对这一现状,本专利提出了一种较为科学的解决方案,从导轨的结构、性能、使用方式等方面对现有的立体摄影导轨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优化了导轨的性能、提高了导轨的精度、降低了导轨的使用难度,使立体摄影导轨系统能更好地服务于普通的立体摄影爱好者,进而达到推广和普及立体摄影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检和调节水平的立体摄影导轨系统。—种立体摄影导轨系统,包括导轨、基座、拍摄平台和步进电机,其中导轨上有弧形槽,导轨中央处内嵌气泡水平仪,拍摄平台包括云台和滑块,相机固定在云台上,随滑块通过步进电机的驱动,在基座上沿着弧形槽移动;导轨两端通过两个三脚架支撑;还包括芯片、螺旋调速钮和限位开关,控制滑块的启动、停止和运动速度;还包括为步进电机供电的交流电插孔和锂电池插槽。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在导轨与三角架两者之间,同时安装了粗调装置和微调装置。其中粗调装置与一个齿距较大的齿轮相连接,微调装置与一个齿距较小的齿轮相连接,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实现各自的精准调节。使导轨趋于水平更加简单易行,从而减少了后续图像处理过程中,调整图像位置使之保持水平的麻烦。三脚架下端的三只脚上,标有刻度,这样有利于清晰地同时伸长或缩短三只脚的长度,避免了调节的盲目性。有利于导轨始终保持水平。在三脚架的架脚处安装金属的架脚套,使整体的重心下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所述弧形槽的槽边标有刻度,便于清晰地看到每隔多大的间距拍摄一张照片。所述的立体摄影导轨系统,还包括电源指示灯。本专利技术优化了导轨系统的结构,在现有导轨上增加了气泡水平仪和带刻度的三脚架以及粗、微调装置,使导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自检和精确调节水平,并且更加稳定和智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新型立体摄影导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刻度的弧形槽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粗调装置和微调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1中1交流电插孔,2螺旋调速钮,3导轨,4气泡水平仪,5弧形槽,6云台,7滑块,8基座,9限位开关,10步进电机,11粗调装置,12微调装置,13锂电池插槽,14芯片, 15电源指示灯,16三脚架,17三脚架架脚套。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一种立体摄影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3)、基座(8)、拍摄平台和步进电机(10),其中导轨上有弧形槽(5),导轨中央处内嵌气泡水平仪,拍摄平台包括云台(6)和滑块(7),相机固定在云台(6)上,随滑块通过步进电机(10)的驱动,在基座(8) 上沿着弧形槽( 移动;导轨两端通过两个三脚架(16)支撑;还包括芯片(14)、螺旋调速钮⑵和限位开关(9),控制滑块(7)的启动、停止和运动速度;还包括为步进电机(10)供电的交流电插孔(1)和锂电池插槽(1 。另外,还有一个给芯片发出信号的遥控器(未在图中画出)。如图3所示,在导轨与三角架两者之间,同时安装了粗调装置(11)和微调装置 (12)。其中粗调装置与一个齿距较大的齿轮相连接,微调装置与一个齿距较小的齿轮相连接,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实现各自的精准调节。使导轨趋于水平更加简单易行,从而减少了后续图像处理过程中,调整图像位置使之保持水平的麻烦。本技术使用过程如下1.选定好拍摄场景后,操作者首先需要把本新型立体摄影导轨置放在被摄物正前方,然后把相机稳定地安装在云台(6)上,根据被摄物的高度和地面状况,目测适当调节两端三脚架(16)的高度。2.打开电源开关(室内选择(1),室外选择(13)),电源指示灯(15)亮了之后,按动遥控器使相机随滑块(7)在步进电机(10)的驱动下,在基座(8)上沿着弧形槽(5)(其中 弧形槽(5)的槽边标有刻度,便于清晰地看到每隔多大的间距拍摄一张照片,如图2所示。) 运动到中央处,通过取景器观看被摄物,如果被摄物能完全进入取景器,则不需要调节相机的高度,否则就需要同时调节两端的三脚架(16)的高度,直到被摄物能够完全进入取景器为止。3.观察气泡水平仪(4),如果气泡居中,则表明导轨(3)处于水平位置;如果气泡不居中,则需要对左右两端的粗调装置(11)和微调装置(12)进行调节,首先调节粗调装置 (11),等到气泡偏离气泡水平仪(4)中央很少时,调节微调装置(12),直到气泡水平仪(4) 中气泡居中为止。4.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拍摄参数,如光圈,焦距,所需拍摄的照片张数,拍摄间距等,然后按动遥控器使相机回到弧形槽(5)左端。5.调节螺旋调速钮(2),给滑块(7)设定合适的运行速度,确保云台(7)上的相机能够稳定地拍摄而且能够得到先前设定的拍摄照片张数。按动遥控器,相机随滑块(7)开始在基座(8)上沿着弧形槽(5)移动,通过芯片(14)的控制,相机每移动一个设定的拍摄间距,由限位开关(9)控制,自动拍摄一张照片,直到完成预先设定的拍摄任务为止。当在同一地点需要拍摄其他被摄物,如从拍摄一个大人换成拍摄一个小孩,此时需要同等地降低两端三脚架(16)的高度,这时,可以依据三脚架(16)上标注的刻度,同时降低一个数值,已达到导轨(3)继续保持水平,避免了调节的盲目性,也减少了从新调节很多调节装置所带来的繁琐。本技术同时配备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方便在室内和室外进行拍摄,其中直流电采用锂电池作为供电电源,能量高且生态环保。照相机主要选用数码相机,方便后续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的驱动,在基座(8)上沿着弧形槽(5)移动;导轨两端通过两个三脚架(16)支撑;还包括芯片(14)、螺旋调速钮(2)和限位开关(9),控制滑块(7)的启动、停止和运动速度;还包括为步进电机(10)供电的交流电插孔(1)和锂电池插槽(13)1.一种立体摄影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3)、基座(8)、拍摄平台和步进电机(10),其中导轨上有弧形槽(5),导轨中央处内嵌气泡水平仪(4),拍摄平台包括云台(6)和滑块(7),相机固定在云台(6)上,随滑块(7)通过步进电机(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摄影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3)、基座(8)、拍摄平台和步进电机 (10),其中导轨上有弧形槽(5),导轨中央处内嵌气泡水平仪(4),拍摄平台包括云台(6)和滑块(7),相机固定在云台(6)上,随滑块(7)通过步进电机(10)的驱动,在基座(8)上沿着弧形槽( 移动;导轨两端通过两个三脚架(16)支撑;还包括芯片(14)、螺旋调速钮(2) 和限位开关(9),控制滑块(7)的启动、停止和运动速度;还包括为步进电机(10)供电的交流电插孔(1)和锂电池插槽(13)。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克龚莉陈龙张文菡陆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