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热设备的蒸馏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976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加热设备的蒸馏釜,包括全封闭结构的釜体和釜体外表面包裹的隔热保温层(2),釜体包括直筒段(1),直筒段(1)的上端为顶盖(12),下端为锥体段(11),在直筒段(1)的下部安装有液位计(8),顶盖(12)上设置有加料口(a)、蒸发口(b)、回流口(c)、测压计(4)和温度计(6),锥体段(11)的底部设置有浆液出口(d),在顶盖(12)上安装有加热器(5),每三个加热器(5)为一组,均匀分布在顶盖(12)上,加热器(5)一头延伸到直筒段(1)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加热设备的蒸馏釜,特别是海绵钛生产工艺过程中精四氯化钛制取工序中的一种高功率蒸馏釜,属于蒸馏加热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采用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的工艺过程中,四氯化钛中的杂质去除主要采 用物理蒸馏法,利用杂质与四氯化钛的沸点(沸点TiCl4 :135. 8°C, SiCl4 :56. 6。C和FeCl3 : 315°C )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离,所以工艺上必须要求将四氯化钛液体加热到135 140°C 使其气化,进入蒸馏塔和精馏塔,通过控制塔体顶部、中部、底部不同段的温度来实现杂质 分离,这样整个系统循环中,蒸馏釜中四氯化钛液体加热至气化及蒸馏塔和精馏塔热量供 给全部依靠蒸馏釜来提供,因此蒸馏釜的加热功率要求很大,根据海绵钛不同产量大约有 600KW 1200KW不等,而蒸馏釜的容积大小是根据最大生产能力和加热面积来确定,这对 加热器的数量和体积大小必须有严格要求,而目前的加热器的电效率较低,热交换欠充分, 加热不均匀等各种问题。针对以上情况,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高功率蒸馏釜,以解决现有技术 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加热设备的蒸馏釜,该蒸馏釜的加热 功率大(360KW 1200KW),加热均匀,电效率高,热交换充分,控制灵活,使用寿命长,后期 维护方便,维修量少,不停顿,能连续生产,节能,环保,以解决现有工艺存在的不足。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带加热设备的蒸馏釜,包括全封闭结构的釜体和釜体外表面 包裹的隔热保温层,釜体包括直筒段,直筒段的上端为顶盖,下端为椎体段,在直筒段的下 部安装有液位计,顶盖上设置有加料口 、蒸发口 、回流口 、测压计和温度计,椎体段的底部设 置有浆液出口 ,在顶盖上安装有加热器,每三个加热器为一组,均匀分布在顶盖上,加热器 一头延伸到直筒段的下部。 所述的加热器的组数为3的倍数,采用在同心的2 3个圆周上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每一组加热器的电气控制方式按照星形或Y形接法接入总电源,加热器总的加热功率电气控制上采用整体调压来实现功率的调整。 所述的每一组加热器的功率为15-40kw。 优选的,所述的每一组加热器的功率为15-30kw。 所述的加热器采用核反应堆用电加热器与核反应堆用电加热器相同直径和长度 的普通电加热器直接插入液体中加热。 所述的加料口为l-3个,分散分布在顶盖上,加料口和回流口的接管延伸至釜体 的中下部。 直筒段上安装有3-6个支座,蒸馏釜通过支座安装在设备基础上。 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人孔。 蒸馏釜所有接管的法兰连接密封形式采用榫槽密封;釜体顶部的周圈设置有防护 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直接电加热方式,大大提高了电效率,生产运行成本 低,而采用的核反应堆用电加热器可连续运行10年左右,因此维修和更换少,同时减少了 因维修和更换造成四氯化钛外泄生成HC1气体的可能,环保功能增强。总的来说,该蒸馏 釜的加热功率大(360KW 1200KW),加热均匀,电效率高,热交换充分,控制灵活,使用寿命 长,后期维护方便,维修量少,不停顿,能连续生产,节能,环保。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 :该带加热设备的蒸馏釜,结构如图1、2、3所示,包括全封闭结 构的釜体和釜体外表面包裹的隔热保温层2,釜体包括直筒段1,直筒段1的上端为顶盖12, 下端为椎体段ll,在直筒段1的下部安装有液位计8,顶盖12上设置有加料口 a、蒸发口 b、 回流口 c、测压计4、温度计6和便于工人检修的人孔9,椎体段11的底部设置有浆液出口 d,在顶盖12上安装有加热器5,该加热器5为核反应堆用电加热器(直径小于22mm,发热 段可达到3000mm)与核反应堆用电加热器相同直径和长度的普通电加热器。每三个加热器 5为一组,组数为3的倍数,采用在同心的2 3个圆周上周向均匀分布在顶盖12上,加热 器5—头延伸到直筒段1的下部,蒸馏釜工艺上通过控制四氯化钛液体的入口流量,严格设 置有最高液位(保证液面上有足够的气相空间,便于气、液分离)和最低液位(保证加热器 5的发热段完全浸入液体中)海一组加热器5的电气控制方式按照星形或Y形接法 接入总电源,加热器5总的加热功率电气控制上采用整体调压来实现功率的调整,以保证 釜体的温度控制在135 14(TC单组的功率采用15-30kw,最好不超过40kw。 加料口 a为l-3个,分散分布在顶盖12上,加料口 a和回流口 c的接管延伸至釜 体的中下部,以插入液体中。直筒段1上安装有3-6个支座3,蒸馏釜通过支座3安装在设 备基础10上。蒸馏釜所有接管的法兰连接密封形式采用榫槽密封;釜体顶部的周圈设置有 防护网7。 本专利技术的蒸馏釜的制作首先将带有各种功能接口和人孔9的釜体制作好后,与支 座3按图1焊接,用螺栓安装在设备基础10上,其次在整个釜体的外表面敷设隔热保温层 2,完毕将测压计4、加热器5、温度计6、液位计8安装在釜体相应的接管上,并将电源线及控 制信号线接入电气控制系统,然后在设备的加料口 a、蒸发口 b、回流口 c、浆液出口 d接入相 应的工艺管道,最后在釜体的顶部装上防护网即成。 由于四氯化钛液体的物理特性为不导电,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冒白烟,生成HC1 气体,这给加热器损坏后的维修和更换带来一定困难,环保上也不允许,而使用核反应堆用 电加热器,可连续运行10年左右,因此维修和更换少,同时减少了因维修和更换造成四氯 化钛外泄生成HC1气体的可能,环保功能增强。 本专利技术包括该设备不采用支座方式,而采用直接安装在地面上的方式,只是后者 须考虑釜体改成直筒,在设备本体与基础间增设隔热保温砖以防止釜体热量损失即可。 本设备可推广应用于其它行业同种工况需要加热的设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加热设备的蒸馏釜,包括全封闭结构的釜体和釜体外表面包裹的隔热保温层(2),釜体包括直筒段(1),直筒段(1)的上端为顶盖(12),下端为椎体段(11),在直筒段(1)的下部安装有液位计(8),顶盖(12)上设置有加料口(a)、蒸发口(b)、回流口(c)、测压计(4)和温度计(6),椎体段(11)的底部设置有浆液出口(d),其特征在于:在顶盖(12)上安装有加热器(5),每三个加热器(5)为一组,均匀分布在顶盖(12)上,加热器(5)一头延伸到直筒段(1)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带加热设备的蒸馏釜,包括全封闭结构的釜体和釜体外表面包裹的隔热保温层(2),釜体包括直筒段(1),直筒段(1)的上端为顶盖(12),下端为椎体段(11),在直筒段(1)的下部安装有液位计(8),顶盖(12)上设置有加料口(a)、蒸发口(b)、回流口(c)、测压计(4)和温度计(6),椎体段(11)的底部设置有浆液出口(d),其特征在于在顶盖(12)上安装有加热器(5),每三个加热器(5)为一组,均匀分布在顶盖(12)上,加热器(5)一头延伸到直筒段(1)的下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加热设备的蒸馏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5)的组 数为3的倍数,采用在同心的2 3个圆周上周向均匀分布。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加热设备的蒸馏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组加热 器(5)的电气控制方式按照星形或Y形接法接入总电源,加热器(5)总的加热功率电 气控制上采用整体调压来实现功率的调整。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加热设备的蒸馏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兰刘长利孔丽珍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