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电控阀的传输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5898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无电控阀的传输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道传输系统领域,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应用在医院、银行、办公楼、超市、生产车间、实验室等每日需要有大量物品传送的场所。可以传送病历、诊断书、药品、化验单、票据、现金、文件等任何适当体积的物品。但在长距离的两个传输站点的情况下,连接通长的管道,很不方便;还有电控阀门易受电磁干扰。带来诸多不利。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包括门,设在传输管道的两端的端口敞开口处;用于接收时密封传输管道的两端的端口敞开口;发送时供气装置供气;包括供气装置,设置在传输管道的两端的端口敞开口处,用于发送时供气或控制门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传输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是现代化的快速物流传输工具。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应用在医 院、银行、办公楼、超市、生产车间、实验室等每日需要有大量物品传送的场所。可以传送病 历、诊断书、药品、化验单、票据、现金、文件等任何适当体积的物品。物品在传输时置入传输 载体中,如专用的传输筒,传输筒保证物品在传送的过程中不受损坏。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在 管道中将物品从一个工作站传送到另外一个工作站,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传送物品的安全, 而且能够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缺点 在长距离的两个传输站点的情况下,连接通长的管道,很不方便;还有若使用电控阀门易受电磁干扰。带来诸多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无电控阀的传输系统, 包括门,设在传输管道的两端的端口敞开口处;用于接收时密封传输管道的两端 的端口敞开口 ;发送时供气装置供气;包括供气装置,设置在传输管道的两端的端口敞开 口处,用于发送时供气或控制门开启。 优选地 所述供气装置,包括风机,安装在传输管道的端口的敞开口处与门对应的地方,用 于发送时控制门的开启,以实现负压传送管道发送的功能。 优选地 所述门为向外开启的枢接门,或所述门为上下插拔式,或所述门为向内开启的枢 接门时;此时气控装置为正压风机或控制门的开启装置;且门大于敞开口的边框。 优选地 包括至少一个负压风机设在传输管道上,用于将负压加入传输管道。 优选地 所述门为向内开启的枢接门时;此时端口处的供气系统可以变为传送传输器的传 送动力机。且门大于敞开口的边框,在供气时是密封的。 优选地 所述传输管道上设有排气孔。 优选地 所述排气孔设在水平处,便于发送时打开提高传输速度;接收时关闭减缓下落速度。 无电控阀的传输方法, 1在两端口处安装风机,为传输器提供动力; 2放入传输器,风机起动; 3待传输器进入接收端时风机停。 进一步地 无电控阀的传输方法 1在两端口处安装风机,为传输器提供动力,风机电控部分安装有延时闭合电路; 且安装有门; 2放入传输器,风机起动; 3风机延时停,且传输器可以自由落体进入接收端口 。 进一步地 无电控阀的传输方法 1在两端口处安装风机,为传输器提供动力,风机电控部分安装有延时闭合电路; 且安装有门; 2放入传输器,风机起动; 3风机延时停,且传输器靠自重落处。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气源的利用率;减少了部件,如进气阀等,减少了传感器, 使摩擦静电侵袭减少;故障率减少。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气源发生装置的排除气流的全部利用。将 进气阀用排气管代替,省掉了进气阀及其控制部分,因此省掉很多故障。使得所述传输系统 变得更为简单;同时减少了控制时间。省掉了传感器,因为静电对传感器造成了工作稳定性 的破坏;且为了防静电,需要较大的开支,如把塑料管换成钢管等;还有在长距离的两个传 输站点的情况下,连接通长的管道,很不方便,在工作端安装一风源更易控制,且结构简单, 有一电源延时控制装置即可;还有电控阀门易受电磁干扰。带来诸多不利。因此本专利技术有 更多的适应性,节省开支。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2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吹风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2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传输管道上只设有阀门的示意图。 图6为水平接收控制箱的下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门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下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15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例1 如图l-2所示 1、31为吹风管道,4、6吹风机,5抽风机,21为门与管道壁的连接轴,22为门,开口向夕卜,门大于开口 ;2、12为发送、接收工作端,为敞开口和门及风机组成。 参考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传输管道及运行于所述传输管道内部的传输载体11,所述传输管道包括固定设置在各收发工作站处工作端2、12,工作端如图2所示,有门22,也可为侧抽拉门或上下抽拉门,转轴21和传输管道3组成;门向外开也,或抽拉启、闭;于工作端的末梢连接气源管1、 12 ;风机连在气源管上。当5为负压气源时,6为正压气源管;即当2为发送端时,1为正压气源管时,5为负压气源。 当传输器11放入发送、接收工作端2时,开通抽风机5和吹风机4,使管道形成循 环气流,传输器11在气流的作用下沿管道上行,当传输器到达5处时抽风机停,传输器靠惯 性和重力到达另一端管道开口的部位,接收端阀门在接收过程中始终处于关闭状态,以便 形成负压腔;反之同样工作过程。 门在待机时是关闭状态,贴靠在管道开口处,此时管道开口被关闭。 实例2 图3-5 : 1、31为吹风管道,4、6吹风机,15为抽风机,21为门与管道壁的连接轴,22为门,开 口向内,门大于开口 ;2、12为发送、接收工作端,为敞开口和门及风机组成。 将传输器通过门放入工作端,门关闭,吹风机启动,门受到管道内气流的推动作 用,使门贴靠在管道开口处内壁上更紧,管道开口被密封,此时可以允许传输器正常通行, 当传输器,运动到接收端时,吹风机停止,风机本身在待机时具有小量排气性能。15为阀门, 便于在传输器向其运行时在此阀处于排气状态,在运动过后,此门关闭,传输器下行,在管 道内形成气垫,减速慢行。如图10所示17为门,与管道壁枢接,16为轴,连接管道壁与门, 18为在管道上的、门的下侧开的空。门靠自重关闭该气孔。图4中,22为向内开的门沐发 明将风机连接在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里了,省掉了进气阀门;使故障率得到了降低。 当11从2处向12处发送时,风机启动,4为正压气源,11在2处受向上的正压,从 而向上传送直到12处,从12中取出,2、12均安装有密封门,为手动。2、12的门设在管道壁 上,或管道壁外,铰轴连接或导轨推拉;(图中未画出)。省掉了管道中段上的阀门及相关阀 门控制电器部分。 实施例3 图6-8所示 3管道,22盖门,11传输器,4配重块,21为轴,6为风机 4配重块通过轴和盖门连接,轴安装在管道的开口处,由于配重块的重力比较大, 故通常状况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盖门沿轴向转动将管道开口关闭,如图7所示。当接通 风机,在风机的抽气作用下,传输器通过气流作用传输到达管道开口处被拦截后时,在传输 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撞开下门,盖门受力随轴转动将门打开,传输器从管道开口落出,如 图8所示,当传输器脱离管道开口处后,由于配重块的重力比较大,带动盖门绕轴上转,将 管道开口关闭,此时状态如图7所示。 还包括风机电源;延时继电器;继电器溜控开关;电连接一起;用于实现操控开 关启动后,延时定时后停。 在上述实例中,所有发送、接收工作端均安装有向外开的枢接门。 这样,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上述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 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 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风机启动控制方式很多,只要启动将启动时间调整为将传输器 运送到接收工位即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无电控阀的传输系统,其特点在于:  包括门,设在传输管道的两端的端口敞开口处;用于接收时密封传输管道的两端的端口敞开口;发送时供气装置供气;包括供气装置,设置在传输管道的两端的端口敞开口处,用于发送时供气或控制门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无电控阀的传输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门,设在传输管道的两端的端口敞开口处;用于接收时密封传输管道的两端的端口敞开口;发送时供气装置供气;包括供气装置,设置在传输管道的两端的端口敞开口处,用于发送时供气或控制门开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风机,安装在传输管道 的端口的敞开口处与门对应的地方,用于发送时控制门的开启,以实现负压传送管道发送 的功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为向外开启的枢接门,或所述门为上下插拔式,或所述门为向内开启的枢接门 时;此时气控装置为正压风机或控制门的开启装置;且门大于敞开口的边框。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负压风机设在传输管道上, 用于将负压加入传输管道。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为向内开启的枢接门时;此时端口处的供气系统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洪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