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小林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防治血吸虫的水面自扩散型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53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防治血吸虫的水面自扩散型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药物活性组分1.0-30.0wt%,液态载体材料60.0-95.0wt%,水面扩散剂0.1-10.0wt%,扩散助剂0.1-5.0wt%,稳定剂0.1-5.0wt%,在10-50℃搅拌均匀,形成稳定的均匀体系,经调节水分含量、pH值、表面张力后,即可制得该水面自扩散型药物制剂。这种均匀体系一经滴入水面即可快速在水面自动扩散,并形成一层致密的药物分子薄膜。这种药物分子薄膜可以长时间浮在水面,随波飘荡,可以大面积施药,快速、有效地杀灭血吸虫。(*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布一种用于防治血吸虫的水面自扩散型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施药时只需按用量将药剂滴入水面,药物分子即可迅速在水面自动扩散并形成纳米级的药物分子薄膜。这种药物分子薄膜一经形成,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即可长时间漂浮在水面。这种药物制剂既适合人工施药,也适合大面积飞机撒药,尤其适合于深水区域或洪水泛滥时血吸虫的防治。在传统的血吸虫防治中,人们常用可湿性粉剂、粉剂、颗粒剂、悬浮剂等药物制剂进行浸杀、喷洒消毒。对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则采取撒粉法、喷洒消毒、浸杀法、热温度法等进行杀灭。由于血吸虫尾蚴98%以上是以静态方式漂浮在水面,且可随波飘荡,故采用常规药剂很难进行防治。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通常也栖息在近水面地带,采用常规方法施药,很难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为了采用少量的药物,准确、高效地杀灭血吸虫,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高效防治血吸虫的水面自扩散型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这种用于防治血吸虫的水面自扩散型药物制剂,主要是由药物活性组分1.0-30.0wt%,液态载体材料60.0-95.0wt%,水面扩散剂0.1-10.0wt%,扩散助剂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治血吸虫的水面自扩散型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制剂主要是由药物活性组分1.0-30.0wt%,液态载体材料60.0-95.0wt%,水面扩散剂0.1-10.0wt%,扩散助剂0.1-5.0wt%,稳定剂0.1-5.0wt%等成份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血吸虫的水面自扩散型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制剂主要是由药物活性组分1.0-30.0wt%,液态载体材料60.0-95.0wt%,水面扩散剂0.1-10.0wt%,扩散助剂0.1-5.0wt%,稳定剂0.1-5.0wt%等成份组成。2.一种用于防治血吸虫的水面自扩散型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将各组分加入反应器中,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搅拌速度下分散均匀,以形成稳定的均匀体系,经调节水分含量、PH值、表面张力后,即可制得该水面自扩散型药物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活性组分是指用于杀灭血吸虫尾蚴和中间宿主钉螺的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载体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载体材料是指烷烃、芳香烃、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等难溶性液态有机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扩散剂,其特征在于能有效降低液态载体材料表面张力,并使载体材料和药物分子快速在水面上自动扩散的化合物。确切地说,是指亲水亲油平衡值在5-30之间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小林龚子方范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范小林龚子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