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世明专利>正文

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760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包括一散热基座、以及多个鳍片;其中,散热基座上设有多个间距排列的嵌槽,并于任意两个所述嵌槽间设有一迫入槽,而各鳍片则均具有一分别嵌入嵌槽中的嵌缘,且各鳍片的嵌缘上设有迫入部,所述迫入部乃形成于各鳍片上而呈凹入状;以通过对各迫入槽施以迫压,以令各嵌槽内侧壁朝向所述迫入部处变形而咬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有关,尤其涉及一种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将鳍片先插设于散热基座上,再利用工具对基座迫压以使其产生变形,藉以迫紧鳍片的相关技术,犹如中国台湾第1234255号“散热器、其的制造方法以及按压夹具” 专利技术专利一案所示,即利用沟部向内的夹置力以将鳍片固设于如基板等散热基座上。然而,一般鳍片多是以如铜或铝等金属制成,且其表面往往较为光滑而不粗糙,故依上述制法与其结构,虽可达到一定程度的固持力,但在效果上仍不尽理想,往往会因为鳍片与基板间的摩擦力不足,而导致鳍片容易脱落、或甚至无法夹置鳍片等问题,以致制造上的不良率较高、成品的耐用性也欠佳,实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主要是于鳍片与散热基座相结合的部位上,设有可供散热基座产生咬合力的凹入结构,以通过变形后产生的咬合作用而使鳍片可被更紧密地夹置于散热基座上,并达到固设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包括一散热基座,设有多个间距排列的嵌槽,并于任意两个所述嵌槽间设有一迫入槽; 以及多个鳍片,均具有一分别嵌入各该嵌槽中的嵌缘,且各该鳍片的嵌缘上设有迫入部,所述迫入部为形成于各该鳍片上而呈凹入状;其中,各该嵌槽内侧壁通过变形而咬合于所述迫入部内。上述的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中,该散热基座呈一板状体,而该多个鳍片即竖立插置于该散热基座顶面上。上述的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中,该散热基座呈一柱状体,而该多个嵌槽及该多个迫入槽则环围于该散热基座侧面,并使该多个鳍片呈环状地插置于该散热基座侧面上。上述的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中,该散热基座为中空的柱状体。上述的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中,该散热基座为实心的柱状体。上述的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中,该散热基座的迫入槽呈由宽渐窄的型态。上述的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中,该迫入槽为一 V字形。上述的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中,该多个鳍片的迫入部为贯孔。上述的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中,该多个鳍片的迫入部为盲孔。上述的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中,该多个鳍片的迫入部为多个地沿着该嵌缘排列。本技术的功效在于,本技术通过在鳍片与散热基座相结合的部位上,设有可供散热基座产生咬合力的凹入结构,以使变形后产生的咬合作用而使鳍片可被更紧密地夹置于散热基座上,并达到固设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分放大详图;图3本技术供工具迫入前的动作示意图;图4本技术供工具迫入前的局部放大详图;图5本技术供工具迫入后的局部放大详图;图6本技术供工具迫紧完成的局部放大详图;图7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供工具迫入前的动作示意图;图8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供工具迫紧完成的局部放大详图;图9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0为图9的A部分放大详图。其中,附图标记散热基座 1嵌槽 10内侧壁100迫入槽 11鳍片2嵌缘20迫入部21工具3迫入片 30迫入端3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图1的A部分放大详图。本技术提供一种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包括一散热基座1、以及多个鳍片2 ; 其中该散热基座1通常为导热性良好的材质所制成,如铝或铜等,其是用以配置于欲散热的发热源(图略)上,如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或其它的电子发热元件等等。在本技术所举的实施例中,该散热基座1呈一板状体,其底面如同前述乃用以与发热源相贴合,而顶面则供上述鳍片2竖立插置于其上。如图2所示,该散热基座1上主要是设有多个间距排列的嵌槽10,并于任意两个嵌槽10间设有一迫入槽11,所述迫入槽11可呈由宽渐窄的型态,如呈一“V”字型,以便通过一工具3 (如图3所示)迫入后使嵌槽10内侧壁可受到挤压而变形。再请参阅图1所示,该多个鳍片2也可由如铝或铜等散热性良好的材质所制成,并呈片状地间隔排列而分别对应上述散热基座1的各嵌槽10,且各鳍片2的一侧缘具有一嵌缘20,以通过嵌缘20嵌入嵌槽10中而使鳍片2能竖立插置于散热基座1上。本技术主要是于各鳍片2的嵌缘20上设有至少一迫入部21,所述迫入部21乃形成于鳍片2上而呈凹入状,例如贯孔或盲孔;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迫入部21是为贯孔且呈多个地沿着嵌缘20排列。据此,如图3及图4所示,当欲将各鳍片2固设于该散热基座1上时,是通过一工具3迫入成型;该工具3主要是具有多个可伸入各鳍片2间的迫入片30,各迫入片30末端配合迫入槽11而具有呈尖锥状的迫入端31,且迫入端31的尖锥角度乃大于迫入槽11的槽内夹角。此时,由于各鳍片2的嵌缘20是已嵌入嵌槽10中,故各鳍片2的迫入部21是位于嵌槽10内的侧壁间;当工具3的迫入片30插入迫入槽11后,嵌槽10内侧壁100因受到挤压而朝向各鳍片2的迫入部21处变形(即如图5所示),变形后的嵌槽10即通过其内侧壁100与迫入部21产生咬合作用,而令鳍片2被紧密夹置于嵌槽10内达到固设的目的 (即如图6所示)。此外,如图7及图8所示,上述各鳍片2的迫入部21也可为盲孔,并也可仅利用嵌槽10内相对的单一内侧壁100产生变形,以产生前述的咬合效果而达到供鳍片2能被固设于散热基座1上的目的。再者,如图9及图10所示,该散热基座1也可呈一中空或实心(图略)的柱状体, 所述嵌槽10及迫入槽11则环围于该散热基座1的侧面,并使各鳍片2呈环状地插置于其上。所以,通过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技术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基座,设有多个间距排列的嵌槽,并于任意两个所述嵌槽间设有一迫入槽;以及多个鳍片,均具有一分别嵌入各该嵌槽中的嵌缘,且各该鳍片的嵌缘上设有迫入部,所述迫入部为形成于各该鳍片上而呈凹入状;其中,各该嵌槽内侧壁通过变形而咬合于所述迫入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基座,设有多个间距排列的嵌槽,并于任意两个所述嵌槽间设有一迫入槽;以及多个鳍片,均具有一分别嵌入各该嵌槽中的嵌缘,且各该鳍片的嵌缘上设有迫入部,所述迫入部为形成于各该鳍片上而呈凹入状;其中,各该嵌槽内侧壁通过变形而咬合于所述迫入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基座呈一板状体,而该多个鳍片即竖立插置于该散热基座顶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鳍片与散热基座的成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基座呈一柱状体,而该多个嵌槽及该多个迫入槽则环围于该散热基座侧面,并使该多个鳍片呈环状地插置于该散热基座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鳍片与散热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世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