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起动机拨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460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4:45
一种车用起动机拨叉结构,解决了现有起动机拨叉下部易磨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一个拨叉本体,其特殊之处是,拨叉本体下端两侧的工作面为平面,工作面与其他部分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拨叉下端的工作面采用平面,增大了与单向器的接触面积,其接触处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大大减少了拨叉因单向器旋转而造成的磨损,延长了拨叉的工作寿命,从而提高了起动机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起动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车用起动机拨叉结构
技术介绍
拨叉是车用起动机的一个部件,在起动机起动的过程中,拨叉起着使起动机小齿轮弹出和回位的作用,而拨叉的结构对起动机的正常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现有的起动机拨叉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分体式,采用金属制作,它由两个拨片对焊构成,这种拨叉在使用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拨叉开焊及扭曲变形等现象,影响起动机的正常运行。另一种为整体式,采用尼龙树脂制作,这种起动机拨叉的下端为圆形结构,拨叉下端的圆形部分与单向器的接触为点接触,初期磨损较快,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拨叉磨损的增大,其使用功能会受到影响,会使起动机单向器的弹出位置发生变化,不利于单向器的弹出,甚至导致单向器无法弹出,影响起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起动机拨叉下端易磨损的问题,改变起动机拨叉下端的形状,提供一种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的车用起动机拨叉结构。本技术有一个拨叉本体,其特殊之处是,拨叉本体下端两侧的工作面为平面,工作面与其他部分圆弧过渡。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拨叉下端的工作面采用平面,增大了与单向器的接触面积,其接触处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大大减少了拨叉因单向器旋转而造成的磨损,延长了拨叉的工作寿命,从而提高了起动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图4是本技术与单向器相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有一个拨叉本体1,拨叉本体1采用尼龙树脂制作,拨叉本体1为整体式结构,其上部和中部均与现有技术中的拨叉相同,拨叉本体1下端两侧的工作面1a和工作面1b为平面,以增大与单向器的接触面积,工作面1a及工作面1b与其他部分圆弧过渡,以便于使单向器运行顺畅。本技术与单向器的配合如图3和图4所示,工作面1a与单向器的拨叉套相配合,工作面1b与单向器的滑动套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起动机拨叉结构,它有一个拨叉本体,其特征在于,拨叉本体下端两侧的工作面为平面,工作面与其他部分圆弧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起动机拨叉结构,它有一个拨叉本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立国杨亮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