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车辆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774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在以往的驱动电路中测定裸芯片状态的发光元件的Vf特性来分等级选择的效率非常低而且困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型光源由不需要事先选择Vf特性地随机地安装在基板(3)上的裸芯片状态的四个发光片(41~44)构成。在基板(3)上安装有电阻(R1~R7)。电阻并联配置有开放用电阻(R2、R4、R6)和微调用电阻(R1、R3、R5),与四个发光片串联连接。调整电阻的值使对于四个发光片可靠地成为规定的设定电流值或光束值。其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基板(3)有效且简单地安装四个发光元件(41~44)和电阻(R1~R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半导体型光源为光源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以半导体型光源为光源的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这种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以往就有(例如专利文献1)。以下对以往的驱动电路进行说明。以往的驱动电路具备多个发光元件(LED);向多个发光元件供给驱动电流的直流电源;以及设有表示不同的电阻值的多个连接端的连接器,多个发光元件经过按照其电特性选择的连接端而接受直流电源的供给。然而,以往的驱动电路使用SMD等的封装品作为发光元件(LED),封装后测定发光元件的Vf特性,使用以四至五个等级程度分等级选择的封装品的发光元件。并且,以往的驱动电路在制作基板时,详细地对每一个分等级选择的封装品的发光元件组,以成为所定的设定电流的方式与封装品的发光元件串联地连接电阻,对每个分等级选择的封装品的发光元件组设定电阻常数来制造。其结果,以往的驱动电路为了实现小型且廉价的半导体型光源,在不使用SMD等封装品而使用裸芯片发光元件作为发光元件的情况下,测定裸芯片状态的发光元件的Vf特性来分等级选择的效率非常低而且困难。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47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以往的光源单元中,测定裸芯片状态的发光元件的Vf特性来分等级选择的效率非常低而且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半导体型光源由安装在基板上的多个发光片构成,在基板上安装有向多个发光片供给设定的规定值的电流(驱动电流)的电阻,电阻至少并联配置有开放用电阻和微调用电阻。即,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专利技术)不需要事先选择Vf特性地将裸芯片状态的发光片(LED)随机地安装在基板,调整安装在基板的发光元件和串联连接的电阻的值,对于安装在基板的发光片可靠地成为规定的设定电流值或光束值。另外,本专利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开放用电阻的电力容量比微调用电阻的电力容量小。并且,本专利技术(方案三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开放用电阻以及微调用电阻由薄膜电阻或厚膜电阻构成,开放用电阻的面积比微调用电阻的面积小。再有,本专利技术(方案四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划分灯室的灯壳体及灯透镜;配置在灯室内而且以由多个发光片构成的半导体型光源为光源的光源单元;以及光源单元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是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在基板上安-->装多个发光片和电阻,为了向多个发光片供给设定的规定值的电流而调整电阻的值。其结果,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能够在基板上简单且廉价而且小型地安装多个发光片和电阻。在这里,在半导体型光源的发光片(尤其是裸芯片)的制造过程中,在晶片上以某种不均的宽度制造Vf不同的发光片。因此,如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那样,在将多个发光片安装在基板上来使用的情况下,在晶片上一个一个地分别测定发光片的Vf,而且使每个某种宽度的Vf组化,将该组化的发光片安装在多个基板上,效率非常低而且困难,并且成本高。因此,以某种不均宽度将Vf不同的发光片随机安装在多个基板上,然后,为了以额定的输入条件实现设定的电流值或光束值,需要将与多个发光片串联连接的电阻值调整到与多个发光片的合成Vf平衡的值。在这里,在要求小型、低成本的厚膜或薄膜工序中一连串地形成电阻、导体、发光片安装衬垫等的情况下,在将多个发光片安装在基板上之后,形成与多个发光片的合成Vf平衡的电阻值是困难的,而且是不合理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在厚膜或薄膜工序中一连串形成电阻、导体、发光片安装衬垫等的基板上安装多个发光片,然后将与多个发光片串联连接的电阻的值调整成与多个发光片的合成Vf平衡的值,这种方法是合理的。特别是串联连接多个发光片的情况,由于各发光片的Vf的不均被加上(扩大),因此为了向多个发光片供给设定的规定电流而设定的(串联安装的)电阻的值的调整幅度也需要增大到例如大约200~300%。因此,在仅简单地微调与多个发光片串联连接的电阻的方法中,难以确保所需要的调整幅度。因此,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为了扩大所需要的调整幅度,作为电阻,并联连接进行微调的电阻(微调用电阻)和进行开放的电阻(开放用电阻)以扩大调整幅度。而且,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由于电阻至少并联配置有开放用电阻和微调用电阻,因此在调整电阻值时,向多个发光元件供给适当的电流(对多个发光元件不施加应力的程度的值的电流)并读取多个发光元件的合成Vf,首先,判断是否将开放用电阻开放,基于该判断,将开放用电阻开放,或使其保持原状态,接着,判断是否对微调用电阻进行微调,基于该判断,调整微调用电阻的值,或使其保持原状态。这样,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效率非常高且合理,而且成本低廉。另外,本专利技术(方案二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能够使开放用电阻的电力容量(电阻容量)比微调用电阻的电力容量(电阻容量)小。即、本专利技术(方案二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由于并联连接开放用电阻和微调用电阻,因此电流分流到开放用电阻和微调用电阻。因此,在并联连接相同程度的电阻值的情况下,电阻的电损失为R×I×I,因此进行开放的电阻(开放用电阻)的电力容量(电阻容量)为进行微调的电阻(微调用电阻)的电力容量(电阻容量)的1/4即可。此外,微调用电阻的值由于微调后增加,因此流到开放用电阻中的电流增加其相应的量,比1/4的电力容量(电阻容量)稍微增加。这样,本专利技术(方案二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能够使开放用电阻的电力容量(电阻容量)比微调用电阻的电力容量(电阻容量)小,因此能够廉价地进行制造。并且,本专利技术(方案三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在开放用电阻以及微调用电阻由薄膜电阻或厚膜电阻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开放用电阻的面积比微调用电阻的面积小,因此能够使开放用电阻效率良好地进行开放,另一方面,能够使微调用电阻效率良好地调整电阻值。再有,本专利技术(方案四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通过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措施,能够实现与上述方案一至三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同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的实施例的电路图。图2是表示发光片及电阻等的配置状态的俯视图(从上方观察)。图3是表示调整电阻值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将电阻值调整到与多个发光片的合成Vf平衡的值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光源部和插座部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光源部和插座部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实施例的纵剖视图(垂直剖视图)。图8是表示尾灯功能的亮灯状态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停车灯功能的亮灯状态的说明图。图中:1-光源单元,10-光源部,11-插座部,12-罩部,13-连接器部,14-连接器,141-第一阴终端,142-第二阴终端,43-第三阴终端,144、145、146-电线束,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是以半导体型光源为光源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性光源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由安装在基板上的多个发光片构成,在上述基板上安装有向上述多个发光片供给设定的规定值的电流的电阻,上述电阻至少并联配置有开放用电阻和微调用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1.27 JP 2010-0159261.一种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是以半导体型光源为光源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性光源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由安装在基板上的多个发光片构成,在上述基板上安装有向上述多个发光片供给设定的规定值的电流的电阻,上述电阻至少并联配置有开放用电阻和微调用电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半导体型光源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开放用电阻的电力容量比上述微调用电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胜昭林政辉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