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嘴和点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6145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胶嘴,包括出胶管,所述出胶管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入胶口和点胶口,所述入胶口的内径和外径对应大于所述点胶口的内径和外径,所述出胶管的中部具有沿所述入胶口至点胶口的方向由粗变细的加强部;通过加强部的设置,提高了出胶管的强度,使其不易变形,尤其是靠近点胶口的部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点胶嘴及采用所述点胶嘴的点胶机。
技术介绍
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或打胶机等,是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 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现有技术中,点胶机应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比如,在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其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步骤包括采用点胶机将由环氧胶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配置的胶水通过点胶机的点胶嘴均勻地滴入电池盖胶槽内。上述工艺步骤中所涉及的点胶嘴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出胶管,出胶管由相互导通的一碗形部11和一细长管部22组成,在碗形部11的开口处(也就是点胶嘴的前端) 设置有入胶口 3,点胶机通过该入胶口 3将胶水注放到点胶嘴中;在细长管部22的未端(也就是点胶嘴的后端)设置有点胶口 4,注入点胶嘴中的胶水通过点胶口 4滴入或涂覆到预定位置上,完成点胶过程。上述结构的点胶嘴,碗形部11和细长管部22之间的交界处,碗形部11的内径和外径突变为细长管部22的内径和外径,导致点胶嘴,尤其是细长管部22的强度不够。并且, 在实际点胶中,细长管部22的未端(也就是点胶口 4)通常会与点胶对象之间频繁的接触, 进一步使得细长管部22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强度变低,实际表现为细长管部22的变形。 如果在电池盖的点胶时,采用上述细长管部22变形的点胶嘴进行点胶,实际点胶后的电池盖胶槽将出现缺胶或少胶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点胶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点胶嘴,包括出胶管,所述出胶管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入胶口和点胶口,所述入胶口的内径和外径对应大于所述点胶口的内径和外径,所述出胶管的中部具有沿所述入胶口至点胶口的方向由粗变细的加强部。所述出胶管上位于所述入胶口与加强部之间部分的外径相等,位于所述加强部与点胶口之间的部分外径也相等。所述点胶口的内径为1 2mm。所述点胶口的内径为1. 5mm。 所述点胶口的外径为2 4mm。所述入胶口的内径为3. 5 5. 5mm。所述入胶口的内径为4. 5mm。所述入胶口的外径为6. 5 9_。所述点胶嘴的钢制点胶嘴。一种点胶机,包括点胶机本体和固定在点胶机本体上的点胶嘴,所述点胶嘴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点胶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出胶管的中部设置由粗变细的加强部,提高了出胶管的整体强度。使得点胶嘴在点胶时,即使频繁地与点胶对象摩擦和触碰,也不容易出现出胶管的变形,保证了点胶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点胶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点胶嘴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点胶嘴,包括出胶管6,在出胶管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入胶口 3和点胶口 4,入胶口 3的内径和外径均大于点胶口 4的内径和外径。点胶时,点胶机将胶水从入胶口 3注入到出胶管6中,注入出胶管6的胶水通过点胶口 4滴入或涂覆到点胶对象上,完成点胶。在出胶管6的中部设置为沿入胶口 3至点胶口 4的方向由粗变细的加强部5,加强部5设置有位置可以是在自出胶管6的中间向下靠近点胶口 4,也可以是自出胶管6的中间向上靠近入胶口 3。通过加强部5,使得出胶管6的整体强度得到提高,在长期使用中,不易发生变形,尤其是出胶管6中靠近点胶口 4的部分,该部分的强度直接关系到点胶的质量。在出胶管6中,自加强部5和入胶口之间的入胶部分1的内径和外径均相等,其内径可以是3. 5 5. 5mm,比如4. 5mm ;其外径可以是6. 5 9mm。自加强部5和入胶口之间的出胶部分2的内径和外径均相等,其内径可以是1 2mm,比如1. 5mm,外径可以是2 4mm。 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点胶嘴相比,本技术与图1中细长管部起相同作用的出胶部分2的内径和外径均有所提高,内径的提高可以防止出胶管6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清洁不当或胶水固化形成的颗粒的堆积造成的出胶管6堵塞现象。增大入胶部分1和出胶部分2的内径和外径的差值,提高了出胶管6的强度,如果配合采用钢材料制造出胶管6,将大大提高出胶管6的强度,使其不易破损或发生弯曲等形变。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点胶机,包括点胶机本体和固定在点胶机本体上点胶嘴,所述点胶嘴采用上述结构的点胶嘴。在点胶时,点胶机本体将胶水以一定的速度注入点胶嘴中,并通过带动点胶嘴在预定的轨道以一定的速度移动,完成点胶。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胶嘴,包括出胶管,所述出胶管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入胶口和点胶口,所述入胶口的内径和外径对应大于所述点胶口的内径和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管的中部具有沿所述入胶口至点胶口的方向由粗变细的加强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胶嘴,包括出胶管,所述出胶管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入胶口和点胶口,所述入胶口的内径和外径对应大于所述点胶口的内径和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管的中部具有沿所述入胶口至点胶口的方向由粗变细的加强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管上位于所述入胶口与加强部之间部分的外径相等,位于所述加强部与点胶口之间的部分外径也相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口的内径为1 2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口的内径为1.5mm。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正林路俊斗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