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膜元件以及安装有该膜元件的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46683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膜元件以及安装有该膜元件的过滤系统,其中新型膜元件包括至少两组由膜丝构成的膜丝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丝组对称环设在中心产水收集管外壁上,所述膜丝组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旁通配水通道,所述中心产水收集管上与膜丝组底部接触处设置有渗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膜元件以及安装有该膜元件的过滤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配水均匀、过滤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水处理厂中使用的过滤系统中的膜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膜元件。本技术还涉及安装有上述该膜元件的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膜过滤系统均是由膜壳、位于膜壳内的依次连接的膜元件和密闭膜壳的端盖构成,进水口位于膜壳两端,而膜壳中央设置贯通膜壳的中心产水收集管,而中心产水收集管贯穿各膜元件中央,在中心产水收集管外周环设有多个旁通配水管,各膜元件包括由无数膜丝组1成的扇形膜丝组1,多个扇形膜丝组1环设在旁通配水管11外侧,膜丝组1边缘设置产水支管4,产水支管4与中心产水收集管3导通。这样,污水由膜壳两端的进水口进入膜壳内由两端的膜元件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净水沿产水支管4流入中心产水收集管3中流出,而其余的污水由旁通配水管11输送至与端部膜元件连接的下一膜元件中进行过滤, 然后是下一膜元件,产生的净水由各膜元件内的产水支管4导至中心产水收集管3内排出。 这样可以保证膜壳内各个膜元件均可以将污水进行过滤,并通过膜元件中心的中心产水收集管3到出水口排放。但是,由于多个旁通配水管11均是环绕中心产水收集管3设置,而膜丝组1设置在旁通配水管11外部,因此,污水进入旁通配水管11后在下一膜元件处从在该膜元件表面由中心向四周散开,配水不均勻,膜元件中间处污水比较多,而膜元件的圆周处比较少,降低过滤效率。而且由于旁通配水管11的关系,使得膜元件的直径比较大。而安装了上述现有技术的过滤系统的缺点就是过滤效率不高,整体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配水均勻、过滤效率高的新型膜元件。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膜元件,包括至少两组由膜丝构成的膜丝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丝组对称环设在中心产水收集管外壁上,所述膜丝组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旁通配水通道,所述中心产水收集管上与膜丝组底部接触处设置有渗水孔。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膜元件还可以是所述旁通配水通道的高度与所述膜丝组的高度一致。所述旁通配水通道为波纹形外壁。所述旁通配水通道对称设置,所述旁通配水通道至少为四个。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膜元件,由于其所述膜丝组对称环设在中心产水收集管外壁上,所述膜丝组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旁通配水通道,所述中心产水收集管上与膜丝组底部接触处设置有渗水孔。这样,渗水孔的设置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产水支管,而在膜丝组之间设置旁通配水通道,则使得未进入膜元件的污水由这些旁通配水通道内流过并到达下一膜元件的表面,而且通过旁通配水通道的污水直接均勻分配到下一膜元件的平面上,提高了过滤效率。本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结构简单、成本低、配水均勻、 过滤效率高的新型膜元件的过滤系统。本技术的过滤系统,包括膜壳和位于膜壳内的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膜元件, 所述膜壳内穿设有中心产水收集管,所述膜壳端部设有端盖,所述膜壳两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膜元件底部与所述中心产水收集管固定,所述膜元件为上述所述膜元件。本技术的一种安装有上述该新型膜元件的过滤系统,由于其包括膜壳和位于膜壳内的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膜元件,所述膜壳内穿设有中心产水收集管,所述膜壳端部设有端盖,所述膜壳两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膜元件底部与所述中心产水收集管固定。这样, 膜元件的渗水孔的设置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产水支管,而在膜丝组之间设置旁通配水通道,则使得未进入膜元件的污水由这些旁通配水通道内流过并到达下一膜元件的表面,通过旁通配水通道的污水直接均勻分配到下一膜元件的平面上,提高了整体过滤系统的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膜元件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膜元件具体实施例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膜元件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安装有新型膜元件的过滤系统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图号说明L···膜丝组 2…旁通配水通道3…中心产水收集管4…产水支管 5…膜元件11…旁通配水管6…膜壳7…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4对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膜元件以及安装有该膜元件的过滤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膜元件,请参考图1至图4,包括至少两组由膜丝构成的膜丝组1,所述膜丝组1对称环设在中心产水收集管3外壁上,所述膜丝组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旁通配水通道2,所述中心产水收集管3上与膜丝组1底部接触处设置有渗水孔。这样从进水口进入的污水进入膜元件5中,膜丝过滤后的干净水位于膜丝外,通过渗水孔收集入中心产水收集管3内,而未过滤的污水会通过旁通配水管进入下一膜元件5表面进行过滤。这样,渗水孔的设置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产水支管,而在膜丝组1之间设置旁通配水通道2,则使得未进入膜元件5的污水由这些旁通配水通道2内流过并到达下一膜元件5的表面,因此,通过旁通配水通道2的污水直接均勻分配到下一膜元件5的平面上,提高了过滤效率。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膜元件,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旁通配水通道2的高度与所述膜丝组1的高度一致。这样的旁通配水通道2使得通过旁通配水通道2的污水直接均勻分配到下一膜元件5的平面上,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率。还可以是所述旁通配水通道2为波纹形外壁。波纹形的外壁,增加了产水的流通性, 使得旁通配水通道2外的膜丝组1内过滤的水可以很容易流下旁通配水通道2进而渗入中心产水收集管3内。还可以是旁通配水通道2为对称设置,而旁通配水通道2的数量至少为四个。这样配水更见均勻,过滤效率更高。本技术的一种安装有上述新型膜元件的过滤系统,请参考图4,包括膜壳和位于膜壳6内的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膜元件5,所述膜壳6内穿设有中心产水收集管3,所述膜壳6端部设有端盖7,所述膜壳6两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膜元件5底部与所述中心产水收集管3固定。由于采用新型的膜元件5,而新型膜元件5的渗水孔的设置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产水支管,而在膜丝组1之间设置旁通配水通道2,则使得未进入膜元件5的污水由这些旁通配水通道2内流过并到达下一膜元件5的表面,通过旁通配水通道2的污水直接均勻分配到下一膜元件5的平面上,提高了整体过滤系统的过滤效率。上述仅对本技术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膜元件,包括至少两组由膜丝构成的膜丝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丝组对称环设在中心产水收集管外壁上,所述膜丝组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旁通配水通道,所述中心产水收集管上与膜丝组底部接触处设置有渗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膜元件,包括至少两组由膜丝构成的膜丝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丝组对称环设在中心产水收集管外壁上,所述膜丝组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旁通配水通道,所述中心产水收集管上与膜丝组底部接触处设置有渗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配水通道的高度与所述膜丝组的高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春
申请(专利权)人:金科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