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铸焊机前段辅助设备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6134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铸焊机前段辅助设备改进结构,电机连接工位分割器,工位分割器与工位分割器上方的转盘连接,所述转盘上平面沿转盘的周向等分设四个工位,所述机架在三号工位上方设有工件整理装置,所述机架在转盘侧面设有滑板装置,所述滑板装置下依次设有切耳装置、刷耳装置及沾液装置,所述机架在转盘及滑板装置上方架设有翻转输送装置将四号工位上的工件翻转并输送到滑板装置上,所述机架在所述沾液装置一侧设有喂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件将工件整理装置、切耳装置、刷耳装置、沾液装置及喂入装置集成在一台设备上,而且各个装置间的转移通过翻转输送装置及滑板装置实现,最终实现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隔板和极板组成的极板集群,极板集群置于夹具中组成工件,然后自动铸焊机对工件进行铸焊,但是工件在进入铸焊机前需要进行极板集群的整理、刷耳、切耳、沾液等工作,目前这些工作或者完全由人工完成,或者分别由自动化设备分别完成,不仅加工效率低,而且加工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就是一种自动铸焊机前段辅助设备改进结构,实现极板集群整理、刷耳、切耳、沾液的自动化和一体化,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自动铸焊机前段辅助设备改进结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下部设有电机,电机连接工位分割器,工位分割器与工位分割器上方的转盘连接,所述转盘上平面沿转盘的周向等分设有一号工位、二号工位、三号工位、四号工位共四个工位,其中,所述机架在三号工位上方设有工件整理装置, 所述机架在转盘侧面设有滑板装置,所述滑板装置下依次设有切耳装置、刷耳装置及沾液装置,滑板装置传输工件依次经过切耳装置、刷耳装置及沾液装置完成切耳、刷耳、沾液,所述机架在转盘及滑板装置上方架设有翻转输送装置将四号工位上的工件翻转并输送到滑板装置上,所述机架在所述沾液装置一侧设有喂入装置,所述喂入装置将沾液后工件输送至自动铸焊机。优选的,所述工件整理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且水平运动的第一进给气缸及连接于第一进给气缸上且垂直上下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下端连接一整理模板,所述第一进给气缸的对面设有两并排设置且水平运动的第二进给气缸和第三进给气缸,第二进给气缸和第三进给气缸上分别连接一垂直运动的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下端连接一扭力手。优选的,所述翻转输送装置包括机架上并列设置且水平运动的两个第一行走气缸,两个第一行走气缸间连接有一个随两第一行走气缸行走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下端面对面设置有一对第一摆动气缸,所述第一摆动气缸外端连接第一气爪,两个第一摆动气缸及第一气爪配合用于抓放工件。优选的,所述滑板装置包括水平运动的滑板,滑板上设有夹具夹紧工件,所述滑板由第二行走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行走气缸水平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滑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切耳、刷耳、沾液装置包括沿滑板行走方向依次设置的切耳辊、刷耳辊及沾液盒,所述切耳辊、刷耳辊分别由机架底部的切耳电机、刷耳电机带动,所述沾液盒设于第三气缸上并由第三气缸驱动垂直上下运动。优选的,所述喂入装置包括设于沾液装置上方的且机架上水平运动的第三行走气缸,所述第三行走气缸连接一垂直运动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下方连接第二摆动气缸, 所述第二摆动气缸第二气爪,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三行走气缸下方设有喂入气缸将工件喂入自动铸焊机。本技术工件将工件整理装置、切耳装置、刷耳装置、沾液装置及喂入装置集成在一台设备上,而且各个装置间的转移通过翻转输送装置及滑板装置实现,最终实现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未显示工件整理装置);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视图;图3为切耳装置、刷耳装置及沾液装置部分的俯视图;图4为转盘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自动铸焊机前段辅助设备改进结构的实施例,包括机架14,所述机架下部设有电机10,电机连接工位分割器11,工位分割器与工位分割器上方的转盘12连接,所述转盘上平面沿转盘的周向等分设有一号工位观、二号工位四、三号工位30、四号工位31共四个工位,其中,所述机架在三号工位上方设有工件整理装置,所述机架在转盘侧面设有滑板装置,所述滑板装置下依次设有切耳装置、刷耳装置及沾液装置,滑板装置传输工件13依次经过切耳装置、刷耳装置及沾液装置完成切耳、刷耳、沾液, 所述机架在转盘及滑板装置上方架设有翻转输送装置将四号工位上的工件翻转并输送到滑板装置上,所述机架在所述沾液装置一侧设有喂入装置,所述喂入装置将沾液后工件输送至自动铸焊机。所述工件整理装置包括设于机架14上且水平运动的第一进给气缸5及连接于第一进给气缸上且垂直上下运动的第二气缸2,所述第二气缸下端连接一整理模板 3,所述第一进给气缸的对面设有两并排设置且水平运动的第二进给气缸51和第三进给气缸,第二进给气缸和第三进给气缸上分别连接一垂直运动的夹紧气缸4,所述夹紧气缸下端连接一扭力手9。所述翻转输送装置包括机架上并列设置且水平运动的两个第一行走气缸 8,两个第一行走气缸间连接有一个随两第一行走气缸行走的第一气缸1,所述第一气缸下端面对面设置有一对第一摆动气缸7,所述第一摆动气缸外端连接第一气爪6,两个第一摆动气缸及第一气爪配合用于抓放工件。所述滑板装置包括水平运动的滑板对,滑板上设有夹具夹紧工件,所述滑板由第二行走气缸23驱动,所述第二行走气缸23水平安装于所述机架14上并与滑板连接。所述切耳、刷耳、沾液装置包括沿滑板行走方向依次设置的切耳辊25、刷耳辊沈及沾液盒27,所述切耳辊、刷耳辊分别由机架底部的切耳电机21、刷耳电机22带动,所述沾液盒设于第三气缸20上并由第三气缸驱动垂直上下运动。所述喂入装置包括设于沾液装置上方的且机架上水平运动的第三行走气缸18,所述第三行走气缸连接一垂直运动的第四气缸15,所述第四气缸下方连接第二摆动气缸16,所述第二摆动气缸第二气爪17,所述机架14在所述第三行走气缸下方设有喂入气缸19将工件喂入自动铸焊机。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一号工位观由外部置入夹具,二号工位四将极板集群置入夹具组成工件13,置入方式可选择机械手置入,也可由人工置入。在三号工位30,第一进给气缸5给进,第二气缸2带着整理模板3对工件进行整理(模板定位),动作完成后,第二气缸2回程,第一进给气缸5回程,完成一个整理动作,第二进给气缸51及第三进给气缸同步给进给进,夹紧气缸4连同扭力手动作9对工件进行夹紧,动作完成后,第二进给气缸51及第三进给气缸同步回程,夹紧气缸4复位。 在四号工位31,第一气缸1给进,第一气爪6夹紧取工件,第一气缸1回程,第一摆动气缸7翻转,第一行走气缸8给进至滑板M定位处,第一气缸1给进,第一气爪6放松, 第一气缸1回程,第一摆动气缸7复位,第一行走气缸8回程至四号工位上方处。四号工位上方设有光电探头,当检测有工件存在时,第一气缸1 (初始位置在四号工位上方)便下来抓取工件。当接到信号后,第二行走气缸23带着滑板24(工件已在滑板M上)给进,同时, 切耳电机21、切耳电机22转动,通过皮带分别带动切耳辊25、刷耳辊沈转动,通过各自的运动完成切耳、刷耳工作。当第二行走气缸23运动至给定位置时,第三气缸20带着沾液盒 27接到指令给进上升,完成沾液动作。接下来第三气缸20、第二行走气缸23复位,切耳电机21、切耳电机22停转,等待下一个指令。当接到指令,第四气缸15给进,第二气爪17夹紧取工件,第四气缸15回程,第二摆动气缸16转角90度,第三行走气缸18给进至定位点,第四气缸15给进,第二气爪17放松,第四气缸15回程,第二摆动气缸16及第三行走气缸18复位。当接到喂入指令时,喂入气缸19即动作,把工件喂入。其中,以上动作过程中,工件是否进至定位点由传感器检测然后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铸焊机前段辅助设备改进结构,包括机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下部设有电机(10),电机连接工位分割器(11),工位分割器与工位分割器上方的转盘(12)连接,所述转盘上平面沿转盘的周向等分设有一号工位(28)、二号工位(29)、三号工位(30)、四号工位(31)共四个工位,其中,所述机架在三号工位上方设有工件整理装置,所述机架在转盘侧面设有滑板装置,所述滑板装置下依次设有切耳装置、刷耳装置及沾液装置,滑板装置传输工件(13)依次经过切耳装置、刷耳装置及沾液装置完成切耳、刷耳、沾液,所述机架在转盘及滑板装置上方架设有翻转输送装置将四号工位上的工件翻转并输送到滑板装置上,所述机架在所述沾液装置一侧设有喂入装置,所述喂入装置将沾液后工件输送至自动铸焊机。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铸焊机前段辅助设备改进结构,包括机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下部设有电机(10),电机连接工位分割器(11),工位分割器与工位分割器上方的转盘(12)连接, 所述转盘上平面沿转盘的周向等分设有一号工位( )、二号工位( )、三号工位(30)、四号工位(31)共四个工位,其中,所述机架在三号工位上方设有工件整理装置,所述机架在转盘侧面设有滑板装置,所述滑板装置下依次设有切耳装置、刷耳装置及沾液装置,滑板装置传输工件(1 依次经过切耳装置、刷耳装置及沾液装置完成切耳、刷耳、沾液,所述机架在转盘及滑板装置上方架设有翻转输送装置将四号工位上的工件翻转并输送到滑板装置上,所述机架在所述沾液装置一侧设有喂入装置,所述喂入装置将沾液后工件输送至自动铸焊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铸焊机前段辅助设备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整理装置包括设于机架(14)上且水平运动的第一进给气缸( 及连接于第一进给气缸上且垂直上下运动的第二气缸O),所述第二气缸下端连接一整理模板(3),所述第一进给气缸的对面设有两并排设置且水平运动的第二进给气缸(51)和第三进给气缸,第二进给气缸和第三进给气缸上分别连接一垂直运动的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下端连接一扭力手(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铸焊机前段辅助设备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勇石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欧德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