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生物代谢产物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1738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海洋生物代谢产物收集器,包括发生室、第一分隔网、收集室和储集室,其中收集室的上部为筒体结构,下部为漏斗型结构并带有一筒状的漏斗口,发生室上下两端开口,其下部和第一分隔网座放在收集室上部的筒体结构内,第一分隔网位于发生室的底部并覆盖在收集室漏斗型结构的上口部,在发生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分隔网,在漏斗型结构的侧壁下部设置有一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一开关,储集室与筒状的漏斗口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携带的优点。适用于包括游泳生物、固着生物在内的多种海洋生物的野外暂养,和其代谢产物的收集。(*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集海水中沉降颗粒物质样品以及暂养海洋生物并收集其 代谢产物的装置,用于海洋物质通量测量和海洋监测的仪器设备。
技术介绍
海洋物质通量测量研究是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收集海水中沉降颗粒物质的 取样设备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研究工作要求取样设备在海水中通过采样瓶的自动转换 能定时、分步收集水中沉降颗粒物质样品。目前国内尚无这种取样设备,国外也只有少数国家使用了这类取样设备,但是国 外使用的这类取样设备在技术上仍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少数国家使用了这类取样设备有一 种是采用了微电机驱动采样瓶转换,其适用范围大都限于水深1000米以下,而在水深小于 200米的大陆架海域使用受到限制,因为浅海区海草及其它海洋生物体的缠绕会使采样瓶 的转换受阻,难以实现定时、分步收集水中沉降颗粒物质。还有一种是所采用的采样瓶自动 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分别安装在两个舱体内,它们之间主要靠特制的外接电缆和接插件相 连接,存在着海水渗漏的潜在因素。特别是在水深1000米至6000米的深海高压条件下使 用,现有的取样设备很容易出现高压海水渗漏的问题,影响取样设备的正常使用。还有就是少数国家使用了这类取样设备无法实现海洋游泳生物放在暂养区进行 暂养,以收集其代谢产物,进而测算相应的代谢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收集海水中沉降颗粒物质样品的装 置所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海洋生物代谢产物收集器,该海洋沉积物收集器一方 面可用于在海洋各水层海洋有机沉积物的收集,而有机沉降物在测算海洋新初级生产力和 海洋微食物环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可将本技术置于预定水层,实现海洋 游泳生物的暂养,暂养时,让本技术处于跟外界保持充分交流的环境中,一定时间,其 代谢产物通过分隔网,落到收集室,最后集中到储集区。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海洋生物代谢产物收集器,包括发生室、第一分隔网、收集室和储集室,其中 收集室的上部为筒体结构,下部为漏斗型结构并带有一筒状的漏斗口,所述发生室上下两 端开口,该发生室的下部和第一分隔网座放在收集室上部的筒体结构内,第一分隔网位于 发生室的底部并覆盖在收集室漏斗型结构的上口部,在发生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分隔网, 在漏斗型结构的侧壁下部设置有一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一开关,所述储集室与筒状的 漏斗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分隔网的网格大小为0. 5cmX0. 5cm。所述第二分隔网的网格大小为0. 3cmX0. 3cm。所述开关包括一接在出水管上的橡胶软管和夹在橡胶软管上的夹子构成。3所述储集室与筒状的漏斗口螺纹连接,其中在筒状的漏斗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 纹,储集室的上部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发生室的外室壁上设置有环状的加强筋。本技术的发生室、第一分隔网、收集室和储集室为透明结构。本技术发生室采用两端开口的结构,使其内部能与外界进行充分交流;同时, 在顶部设置第二分隔网既能防止游泳生物逃逸,又能阻止大型碎片或者垃圾的进入。收集 室下端采用漏斗状结构可以保证收集到的碎屑顺利进入到储集区,通过设置出水管和开 关,在收集器拉出水面后能够将收集室内水排出。分隔网将发生室和收集区分开,防止生物 对收集室和储集室造成扰动,同时又能保证产生的有机碎屑能够顺利进入收集室。储集室 用于暂时储存收集到的沉积物,同时由于它与收集室螺纹连接的便利,可以待收集室内水 排空后,拧开螺纹,取出沉积物。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携带。2. — 器双用,即可收集海洋沉积物,又可以收集特定海洋生物的代谢产物。3.适用于包括游泳生 物在内的多种生物的野外暂养,和其代谢产物的收集。4.收集室和储集室的分离式设计,以 及收集室下方的出水管,均对收回该设备时减少对已收集沉积物的扰动。5.发生室、第一分 隔网、收集室和储集室采用透明结构,保证了与外界正常的光照度一致。6.海洋各水层均适 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生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分隔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储集室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见图1,本技术海洋沉积物收集器的发生室100、第一分隔网400、收集室 200和储集室300均采用有机玻璃制成,使它们成为透明结构,以保证与外界正常的光照度一致。发生室100上下两端开口,外室壁上设置有环状的加强筋110,起到一个加强强度 的作用。在发生室100的外室壁上端均勻密集分布着径向的通透小孔120,每通透小孔120 的间距0. 3cm,通透小孔120内穿尼龙线,形成具有经纬线的网状结构,即形成本技术 的第二分隔网130,第二分隔网130的网格大小为0. 3cmX0. 3cm。收集室200的上部为圆筒210,下部为漏斗型结构220并带有一筒状的漏斗口 230,下部为漏斗型结构220可以保证收集到的碎屑顺利进入到储集室300。在漏斗型结构220的侧壁下部设置有一出水管240,出水管240上套一橡胶软管250,橡胶软管250 —端用 夹子260夹住,在收集室200拉出水面后能够将收集室200内水排出。在漏斗口 230的内 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出),以便于与储集室300连接。第一分隔网400由一扁圆环410构成,在扁圆环410的环面上均勻密集分布着径 向的通透小孔420,每通透小孔420间距0. 5cm,通透小孔420内穿尼龙线430,形成网状结 构。第一分隔网400的网格大小为0. 5cmX0. 5cm。储集室300系一杯状容器,口沿外侧有外螺纹310。组装时,首先将第一分隔网400放置在收集室200的上部为圆筒210内并覆盖在 收集室200的漏斗型结构220的上口部,然后将发生室100的下部放在收集室200上部的 筒体结构210内,发生室100位于第一分隔网400上部,储集室300上的外螺纹310旋入收 集室200的漏斗口 230的内螺纹内,使储集室300与漏斗口 230连接即可。将海洋生物放 在本技术的发生室,让其处于跟外界保持充分交流的环境中,一定时间,其代谢产物通 过第一分隔网400,落到收集室200内,最后集中到储集室300内。定时取出本技术海 洋沉积物收集器,即可从储集室中得到其代谢产物。另直接将收集室和储集室组装,置于海 洋各水层,一定时间后取出,即可收集到海洋各水层海洋沉积物。权利要求一种海洋生物代谢产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室、第一分隔网、收集室和储集室,其中收集室的上部为筒体结构,下部为漏斗型结构并带有一筒状的漏斗口,所述发生室上下两端开口,该发生室的下部和第一分隔网座放在收集室上部的筒体结构内,第一分隔网位于发生室的底部并覆盖在收集室漏斗型结构的上口部,在发生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分隔网,在漏斗型结构的侧壁下部设置有一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一开关,所述储集室与筒状的漏斗口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生物代谢产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洋生物代谢产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室、第一分隔网、收集室和储集室,其中收集室的上部为筒体结构,下部为漏斗型结构并带有一筒状的漏斗口,所述发生室上下两端开口,该发生室的下部和第一分隔网座放在收集室上部的筒体结构内,第一分隔网位于发生室的底部并覆盖在收集室漏斗型结构的上口部,在发生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分隔网,在漏斗型结构的侧壁下部设置有一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一开关,所述储集室与筒状的漏斗口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满章守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