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菌质水提物的制药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0555 阅读:5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槐耳菌质水提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肿瘤选自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前列腺癌、腮腺癌、甲状腺癌、唾液腺癌、皮肤癌、鼻咽癌、舌癌、口腔癌、喉癌、脑瘤、胆囊癌、肾癌、牙龈癌、睾丸癌、阴茎癌、多发骨髓瘤、和/或恶性黑色素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提取物领域,尤其涉及槐耳菌质水提物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槐耳颗粒是由药材槐耳菌质(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00108)经水提取 制备而成的颗粒剂(冲剂)。槐耳颗粒具有扶正固本,活血消癥的功效,主要 用于肝癌的治疗,另有在胃肠癌、乳腺癌、肺癌、胰腺癌治疗方面的应用报道, 但对于在治疗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前列腺癌、腮腺癌、甲 状腺癌、唾液腺癌、皮肤癌、鼻咽癌、舌癌、口腔癌、喉癌、脑瘤、胆囊癌、 肾癌、牙龈癌、睾丸癌、阴茎癌、多发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的应用方面未见 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槐耳菌质水提物在治疗肿瘤方面的新用途。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槐耳菌质水提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肿瘤选自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前 列腺癌、腮腺癌、甲状腺癌、唾液腺癌、皮肤癌、鼻咽癌、舌癌、口腔癌、喉 癌、脑瘤、胆囊癌、肾癌、牙龈癌、睾丸癌、阴茎癌、多发骨髓瘤、和/或恶 性黑色素瘤。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肿瘤选自子宫内膜癌、外阴癌、腮腺癌、甲状腺 癌、唾液腺癌、舌癌、口腔癌、喉癌、脑瘤、胆囊癌、肾癌、牙龈癌、睾丸癌、 阴茎癌、和/或多发骨髓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含有槐耳菌质水提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治 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肿瘤选自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外阴癌、前列腺癌、腮腺癌、甲状腺癌、唾液腺癌、皮肤癌、鼻咽癌、舌癌、口腔癌、喉癌、脑瘤、胆囊癌、肾癌、牙龈癌、睾丸癌、阴茎癌、多发骨髓瘤、 和/或恶性黑色素瘤,其中,所述的组合物含有以下成分0. l—99重量份数槐耳菌质水提物;和1一99重量份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含有10 — 40重量份数槐耳菌质水提物;和30 — 70重量份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是散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片剂、 或胶囊剂。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槐耳菌质水提物用水提法得到。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水提法包括将槐耳菌质和2—12倍水混合煮沸1 一6次,每次煮沸3 — 9小时,得到槐耳菌质水提物。在另一优选例中,将槐耳菌质和水混合煮沸2 — 4次,每次煮沸5 — 7小时, 得到槐耳菌质水提物。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槐耳菌质水提物由下述步骤获得(a) 将槐耳菌质和3—12倍量水混合煮沸3 — 9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提取 液和第一次滤渣;(b) 将第一次滤渣和2 — 10倍量水混合煮沸3 — 9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提 取液和第二次滤渣;(c) 将第二次滤渣和2 — 10倍量水混合煮沸3 — 9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提取液;(d) 将三次提取液合并得到槐耳菌质水提物。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获得槐耳菌质水提物的步骤(d)后还包括步骤 (e):将步骤(d)得到的槐耳菌质水提物浓縮为相对密度为1.2—1.6 (55°C)的清膏。据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槐耳菌质水提物在治疗肿瘤方面的新用途。具体实施例方式专利技术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意外地发现槐耳菌质水提物可用于治疗宫5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前列腺癌、腮腺癌、甲状腺癌、唾液腺 癌、皮肤癌、鼻咽癌、舌癌、口腔癌、喉癌、脑瘤、胆囊癌、肾癌、牙龈癌、 睾丸癌、阴茎癌、多发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等肿瘤。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人提出本专利技术用途可能的机理。应指出的是, 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受该机理的任何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机理如下-中医学认为,正虚与邪实是癌症发病的原因,如《医宗必读*积聚篇》所 指出"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正是由于素体虚弱,为邪所 患,气滞、痰凝、淤血、邪毒郁久,阻遏经络,日久成症,伤气耗血,阻遏气 机,并可循经致邪外窜,而为病深重。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前列腺癌、腮腺癌、甲状腺癌、 唾液腺癌、皮肤癌、鼻咽癌、舌癌、口腔癌、喉癌、脑瘤、胆囊癌、肾癌、牙 龈癌、睾丸癌、阴茎癌、多发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也 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系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一种消耗性疾病,扶正固本 是治疗的根本大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瘕、扶正固本入手,攻而不伤正,消积 化瘤,使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及消失。槐耳颗粒具有扶正固本,活血消癥的功效, 补气而不留瘀,破血而不伤气,从而达到扶正固本,破血消瘤标本兼治的目的, 适用于上述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如本文所用,槐耳(槐蛾)是药用真菌,学名为 7>3/wete57"o^i/ yo/ / ii3Murr., 它4又生长于老龄中国槐5^/ / oraj'a/ 。/j/ca树干 上。按Ai謂orth等1973年分类系统,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多孔菌 禾斗Polyporaceae,栓菌属。如本文所用,槐耳菌质是天然槐耳人工培养物。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指用于治疗剂给药的载体,包 括各种赋形剂、稳定剂、助流剂和稀释剂。该术语指这样一些药剂载体它们 本身并不是必要的活性成分,且施用后没有过分的毒性。合适的载体是本领域 普 通 技 术 人 员 所 熟 知 的 。 在 Remington' sPharmaceuticalSciences (MackPub. Co. , N. J. 1991)中可找至U关于 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充分讨论。在组合物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含有液 体,如水、盐水、甘油和乙醇。另外,这些载体中还可能存在辅助性的物质,如润湿剂或乳化剂、pH缓冲物质等。其他非必要成分(例如其他辅助性药材), 也包括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定义中。本专利技术使用槐耳颗粒治疗肿瘤,所述的槐耳颗粒是一种组合物,其中含有 0. 1 — 99重量份数槐耳菌质水提物;和1一99重量份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槐耳菌质水提物可以将槐耳菌质和水的混合物煮沸、过滤而 得到。本专利技术使用槐耳颗粒治疗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前列腺 癌、腮腺癌、甲状腺癌、唾液腺癌、皮肤癌、鼻咽癌、舌癌、口腔癌、喉癌、 脑瘤、胆囊癌、肾癌、牙龈癌、睾丸癌、阴茎癌、多发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 可用常规方式施用,例如口服。在使用槐耳颗粒时,按槐耳菌质水提物的总重 量计,通常每天给药量为至少约15克/60千克体重,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超 过约150克/60千克体重,较佳地该剂量是约30克/60千克体重-约90克/60 千克体重;分l-3次口服,连服20-40天。当然,具体剂量还应考虑给药途径、 病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这些都是熟练医师技能范围之内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槐耳颗粒治疗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前列 腺癌、腮腺癌、甲状腺癌、唾液腺癌、皮肤癌、鼻咽癌、舌癌、口腔癌、喉癌、 脑瘤、胆囊癌、肾癌、牙龈癌、睾丸癌、阴茎癌、多发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 具有疗效显著,患者病情稳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体重,提高患 者的免疫功能,用药安全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案说明书所 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任何 可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 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槐耳菌质水提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肿瘤选自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前列腺癌、腮腺癌、甲状腺癌、唾液腺癌、皮肤癌、鼻咽癌、舌癌、口腔癌、喉癌、脑瘤、胆囊癌、肾癌、牙龈癌、睾丸癌、阴茎癌、多发骨髓瘤、和/或恶性黑色素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无为陆正鑫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盖天力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