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灶松专利>正文

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00384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部设置有烘干箱,烘干箱内横置有活动托升架,活动托升架将烘干箱内部分隔成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内容置有排烟管,排烟管的进烟端与炉体的出烟口连通,排烟管的出烟端伸出下箱体外;上箱体左、右侧壁之间安装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固定有摇臂,摇臂上位于转轴的前、后部位分别为上扬端和下垂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在杀青制茶温度的同时进行烘干,这需简单操作就能进行层次烘焙,大大降低制茶时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茶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技术背景目前,我国现有茶叶机械加工设备繁多,但单机制茶茶型单一,附带茶叶烘干设备 造价较高,普通茶农家庭难已配套购置成套产品,目前茶叶生产区已在茶叶烘干工序上都 采用原始木炭手工操作烘干,因此对高档茶叶烘干很难保证色质要求,还有一些附带百叶 茶叶烘干机,它靠翻扳变换层次、为茶叶定型造成困难。而且高档牙尖容易插入百叶孔内、 底层不易清理,使高档茶有牙无尖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 它克服了现有小型制茶机械配套及烘干系统的不足,利用炉体排出的热烟作为热能对茶叶 进行烘干。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底部设置有炉体,炉体上设置有炒 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烘干箱,烘干箱内横置有活动托升架,所述活动托升 架将烘干箱内部分隔成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有供烟气流动的排烟管,排烟 管的进烟端通过管路与炉体的出烟口连通,排烟管的出烟端伸出下箱体外;所述上箱体左、 右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活动三角定位块;所述上箱体顶部的左、右侧壁间转动安装有转 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固定有摇臂,所述摇臂的重心均位于转轴的前侧,所述摇臂上位于转 轴前、后的两个部位分别为上扬端和下垂端;所述摇臂的上扬端分别吊装有三角提升架; 三角提升架下端与活动托升架两端活动连接;包括有操纵杆,操纵杆下端铰接在烘干箱一 侧的侧壁上,所述烘干箱的侧壁上与摇臂板自动下垂端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半圆轮,操纵杆 上系有拉筋,所述拉筋绕过半圆轮并穿入上箱体内且其端部固定于摇臂的下垂端。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的出烟端套有烟囱弯 头套。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和烘干箱的侧壁上开有烟道清污口。所述烘干箱内横置的活动托升架通过操纵杆能在设定范围内上下活动,活动托升 架设置有控制平筛送入口,所述平筛送入口以两件角钢侧面为控制与活动提升架的元钢焊 制成固定框架成整体活动托升架。当平筛送入活动托升架内,通过操纵杆操纵,以平筛两侧上沿托翻活动三角定位 块致高点使活动三角定位块自动回位,松放操纵杆使活动托升架自动回位而平筛停留在活 动三角定位块上。本技术的炒茶过程为本技术以炉体内的柴灶为传热主体,炉体炉面释放热温,通过活动支撑和固 定炒锅,所述炒锅采用不锈钢平筛炒锅,即平筛。在传动臂的牵引下,使炒锅循环摆动,不锈 钢平筛炒锅依靠炒锅定位螺栓固定,变换槽形炒锅时,拆下炒锅定位螺栓即可。本技术的烘干原理为炉体在炒茶过程中,炉体会产生大量的热烟,所述热烟经管道流入排烟管内,最终 从烟 弯头套中流出。所述热烟在排烟管的流动过程中,热烟带有的热量透过排烟管外壁 传入上箱体内。烘干操作前,将盛有茶叶的平筛通过进筛口送入活动托升架内,对其进行初烘,此 时平筛位于活动托升架内,待第二出锅茶叶需烘时,将操纵杆的活动端向下扳动,此时,通 过拉筋的拉动作用,拉动摇臂的下垂端向下侧移动,迫使摇臂的上扬端向上侧移动。由于两 个摇臂与转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以,当其中一个摇臂借助外力转动时,通过转轴的作用, 带动另一个摇臂同步转动,即两个摇臂的上扬端同时通过三角提升架拉动对应的活动托升 架,使活动托升架带着平筛向上侧移动。当平筛越过活动三角定位块后,松开操纵杆,使平 筛落在三角定位块上。而活动托升架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回位,此时可将第二锅需烘干茶叶 送入活动托升架内,充分利用排烟管外壁散发出的热量对其进行烘干,依次操作,既简单又 省时。本技术,在杀青理条过程中的转动形式上设计摇杆式弧形摆动,这样有助于 茶叶生草在高温炒锅内随弧形摆动产生离芯作用而形成抛炒,使适应茶叶杀青时需要散气 快的要求。本技术,在原理条锅的基础上,还另配备一套不锈钢平筛炒锅,以便根据茶形 需求变换。本技术采用摇杆成弧形摆动形式,利用理条炒锅杀青,色绿条索紧成针形,为 后序加工名特茶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变换不锈钢平筛炒锅杀青色绿于同生叶,条索均勻, 芽尖省耗少,再通过烘干系统烘干,解决了现有设备很难保证杀青出锅时的条形和名优高 档茶芽尖省耗大的难题。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可以保证在杀青制茶温度的同时进行烘干,这需简单操作就能进行层 次烘焙,大大降低制茶时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为操纵杆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托升架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包括有机架1,机架1底部设置有炉体2,炉体2上设 置有炒锅3,所述机架1上部设置有烘干箱,烘干箱内横置有活动托升架4,活动托升架4将烘干箱内部分隔成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内容置有供烟气流动的排烟管5,排烟管5 的进烟端通过管路与炉体2的出烟口连通,排烟管5的出烟端伸出下箱体外;所述排烟管5 的出烟端套有烟 弯头套15。所述上箱体上设有进筛口,所述上箱体底部的左、右侧壁分别 设有活动三角定位块6 ;所述上箱体顶部的左、右侧壁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7,所述转轴7两 端分别固定套有位于上箱体外壁的摇臂8,所述摇臂8的重心位于转轴7前侧位置,所述摇 臂8上位于转轴7的前、后部位分别为上扬端10和下垂端9,所述摇臂8的上扬端10分别 吊装有三角提升架11 ;包括有操纵杆12,所述操纵杆12—端活动定位在烘干箱一侧的侧壁 上,所述烘干箱的侧壁上与摇臂8下垂端9对应的位置有拉杆装配端头孔13,操纵杆12上 系有拉筋14,所述拉筋14另一端部套装于操纵杆12中部定位孔内,在扳动操纵杆12,拉筋 14将下垂端9往下拉动,在转轴7作用下将上扬端10往上提升钢丝绳,将放置在活动托升 架4上的平筛提升到固定的位置上。所述炉体2和烘干箱的侧壁上开有烟道清污口 16,操 作时,平筛17位于上箱体内。权利要求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底部设置有炉体,炉体上设置有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烘干箱,烘干箱内横置有活动托升架,所述活动托升架将烘干箱内部分隔成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有供烟气流动的排烟管,排烟管的进烟端通过管路与炉体的出烟口连通,排烟管的出烟端伸出下箱体外;所述上箱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活动三角定位块;所述上箱体顶部的左、右侧壁间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固定有摇臂,所述摇臂的重心均位于转轴的前侧,所述摇臂上位于转轴前、后的两个部位分别为上扬端和下垂端;所述摇臂的上扬端分别吊装有三角提升架;三角提升架下端与活动托升架两端活动连接;包括有操纵杆,操纵杆下端铰接在烘干箱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烘干箱的侧壁上与摇臂板自动下垂端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半圆轮,操纵杆上系有拉筋,所述拉筋绕过半圆轮并穿入上箱体内且其端部固定于摇臂的下垂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的出烟 端套有烟 弯头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和烘干箱 的侧壁上开有烟道清污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部设置有烘干箱,烘干箱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烘、炒一体化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底部设置有炉体,炉体上设置有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烘干箱,烘干箱内横置有活动托升架,所述活动托升架将烘干箱内部分隔成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有供烟气流动的排烟管,排烟管的进烟端通过管路与炉体的出烟口连通,排烟管的出烟端伸出下箱体外;所述上箱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活动三角定位块;所述上箱体顶部的左、右侧壁间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固定有摇臂,所述摇臂的重心均位于转轴的前侧,所述摇臂上位于转轴前、后的两个部位分别为上扬端和下垂端;所述摇臂的上扬端分别吊装有三角提升架;三角提升架下端与活动托升架两端活动连接;包括有操纵杆,操纵杆下端铰接在烘干箱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烘干箱的侧壁上与摇臂板自动下垂端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半圆轮,操纵杆上系有拉筋,所述拉筋绕过半圆轮并穿入上箱体内且其端部固定于摇臂的下垂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灶松
申请(专利权)人:李灶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