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921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设置在炒茶机的炒锅上方,包括管体及驱动管体转动的电机,管体的一端封闭并连接电机,另一端开口并设有塞子,管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孔,管体的封闭端设置在活动座上,活动座与炒茶机的机架铰接。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扁形茶炒制机上缺少茶油添加机构,茶叶炒制过程中的汁液容易粘锅,从而导致茶叶起结,使茶叶颜色发黑的问题,也解决了扁形茶炒制过程中人工添加茶油随意性大,从而影响茶叶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自动、定量地为扁形茶炒制机添加茶油,保证了茶叶的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自动定量添加茶油的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
技术介绍
扁形茶是绿茶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茶叶产品中有着重要的 地位。扁形茶外形扁平光滑,长短、大小均勻整齐,色泽翠绿、香气高雅、鲜亮清幽,深受广大 群众的欢迎。扁形茶在炒制过程中需要添加茶油,茶油在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是茶叶制作过 程中容许添加的一种辅助添加剂。茶叶在炒制过程中流出的汁液容易粘锅,从而导致茶叶 起结,颜色发黑,茶油则起到润滑锅子的作用,有利于防止茶叶发黑,使茶叶具有较好的色 泽及光亮度。现有技术的扁形茶炒制机上缺少茶油添加机构,茶叶制作过程中通常是人工 凭经验添加茶油,随意性较大,而茶油过少容易导致茶叶起结、茶叶颜色发黑,茶油过多则 影响口感,因此茶叶质量无法保证。公开日为2009年7月15日、公开号为CN 201270747Y 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自动连续式龙井扁形茶机,它包括机架、气缸加压机构、电机、传动 机构、控制系统、出茶斗,机架的一侧设有出茶斗,机架下方设有电机,所述的机架上设有 若干个炒锅,炒锅上方设有抄板抄手组件,抄板抄手组件连接自动加压机构,炒锅的锅底 上设有自动开门机构。气缸加压机构连接空心轴,空心轴一侧连接加压炒板,空心轴另一 侧连接炒手,空心轴上设有喷气孔。这种自动连续式龙井扁形茶机野没有设置茶油自动添 加机构,茶叶炒制过程中的汁液容易粘锅,从而导致茶叶起结,使茶叶颜色发黑,影响了茶 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扁形茶炒制机上缺少茶油添加机构,茶叶炒制过程 中的汁液容易粘锅,从而导致茶叶起结,使茶叶颜色发黑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自动添加茶 油的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扁形茶炒制过程中人工添加茶油随 意性大,从而影响茶叶质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定量添加茶油的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本技术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炒茶机自动加茶 油机构,设置在炒茶机的炒锅上方,包括管体及驱动管体转动的电机,管体的一端封闭并连 接电机,另一端开口并设有塞子,管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孔,管体的封闭端设置在活动座上, 活动座与炒茶机的机架铰接。在炒茶机的炒锅上方设置可以转动的管体,管体内空腔存放 粉末状的茶油,管体的其中一侧设有出料孔,管体由电机驱动,电机由炒茶机上的控制系统 控制,每锅茶叶开始炒制时,控制系统通过电机将管体转动,使管体的部分茶油通过出料孔 洒落到炒茶锅内,从而完成茶油的自动添加工作。茶油的添加量与出料孔的出料截面大小、 管体的转动速度及转动周数相关,通过简单试验即可得到相应的数据。通常管体只转动完 整的一周,这样可以保证自动加茶油机构不工作时,其管体上的出料孔处于管体的上侧位置。开口端用于添加茶油,设置活动座的目的,是在添加茶油时可以将管体竖起,使管体的 开口朝上,方便茶油的加入。作为优选,管体水平设置,管体的长度方向与炒锅的长度方向一致。水平设置的管 体有利于茶油在管体的空腔内的均勻分布,保证茶油的均勻洒落。作为优选,出料孔为一排,在管体的轴向上等间距直线排列。由于茶油的添加量较 少,一排小孔就可以满足要求,孔的等间距直线排列可以保证茶油的均勻添加。作为优选,管体横截面呈圆形结构。管体横截面也可以采用正多边形结构,采用正 多边形结构时,出料孔设置在正多边形结构棱角处。这种结构利用管体的棱角斜面,可以促 使管体内茶油的顺利流出。作为优选,活动座为L形结构,管体与电机分设在L形结构竖边的两侧,活动座上 的铰接点设置在L形结构横边的末端。L形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材料,管体与电机分设 在L形结构竖边的两侧是为了减少铰接处的拉力,铰接处位于L形活动座靠近炒茶机机架 的外侧,这样才能使管体顺利竖起。作为优选,炒茶机的机架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U形缺口,管体的开口端设 置在U形缺口内。由于扁形茶炒制机一般采用槽状的炒锅,对于较长的炒锅,由于管体较 长,单座结构很难支撑,因此在管体的开口端的炒茶机机架上设置固定座,并在固定座上设 置U形缺口用以放置管体,这样既满足了管体的支撑要求,也不妨碍管体的转动与添加茶 油时管体的竖起。也可以采用下面的结构炒茶机的机架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U形缺口,塞子远离管体的一端设有 支撑轴,支撑轴与管体的转动轴同轴,支撑轴设置在U形缺口内。这种结构的工作原理与上 面的结构一样,但这种结构管体不会磨损,对管体的要求较低,比如管体可以采用薄壁不锈 钢管或塑料管,而支撑轴设置在塞子上,磨损后更换相对简单。作为优选,支撑轴的末端设有球状结构的把手。作为优选,管体的封闭端一端设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包括活动部与固定部, 活动部固定在管体上,固定部固定在活动座上。虽然炒茶机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电机 的转动角度来控制管体的转动,但通过在管体的封闭端一侧设置位置传感器来确定管体的 位置,可以使管体的定位更加精确,另外,这样简化控制方式、降低对电机的要求,节约成 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扁形茶炒制机上缺少茶油 添加机构,茶叶炒制过程中的汁液容易粘锅,从而导致茶叶起结,使茶叶颜色发黑的问题, 也解决了扁形茶炒制过程中人工添加茶油随意性大,从而影响茶叶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 型结构简单、可以自动、定量地为扁形茶炒制机添加茶油,保证了茶叶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 说明。实施例1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设置在炒茶机的炒锅15 上方(见图4),包括管体1及驱动管体转动的电机2,管体水平设置,管体的长度方向与炒锅 的长度方向一致,管体横截面呈圆形结构,管体的一端封闭并连接电机,另一端开口并设有 塞子3,管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孔4,管体的封闭端设置在活动座5上,活动座与炒茶机的机架 6铰接,活动座为L形结构,管体与电机分设在L形结构竖边的两侧,活动座上的铰接点14 设置在L形结构横边的末端,铰接点位于L形活动座靠近炒茶机机架的外侧。实施例2实施例2的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如图2所示,炒茶机的机架上设有固定座7,固 定座上设有U形缺口 8,管体的开口端设置在U形缺口内,管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孔,出料孔为 一排,在管体的轴向上等间距直线排列,其余和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实施例3的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如图3所示,管体横截面呈正四边形结构,出料 孔设置在正四边形结构的棱角处,炒茶机的机架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U形缺口,塞 子远离管体的一端设有支撑轴9,支撑轴与管体的转动轴同轴,支撑轴设置在U形缺口内, 支撑轴的末端设有球状结构的把手10,管体的封闭端一端设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包 括活动部11与固定部12,活动部固定在管体上,固定部固定在活动座上,其余和实施例2相 同。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工作时,管体内空腔13存放粉末状的茶油,管体的其中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炒茶机自动加茶油机构,设置在炒茶机的炒锅上方,其特征是:包括管体(1)及驱动管体转动的电机(2),管体的一端封闭并连接电机,另一端开口并设有塞子(3),管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孔(4),管体的封闭端设置在活动座(5)上,活动座与炒茶机的机架(6)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和生洪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