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807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清茶、分茶、烘干与缓苏、换向、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批次的对茶叶进行烘干,设置缓苏机制,使茶叶内部湿度分布均匀,防止干裂,提高茶叶品质,而且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High temperature initial drying process for tea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ea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high temperature tea first drying process;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ea, tea, drying and tempering, reversing, cooling, the invention by batches for drying the tea set, tempering mechanism, so that the internal humidity of tea distribution, prevent dr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 but also save energy,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
技术介绍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是一种营养保健饮品。在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干燥除湿是制造各类茶必不可少的工序,对茶叶品质的优劣关系影响很大。它的主要目的:一是促使茶叶发生各种程度的生化变化,使之符合人们的不同口味的要求和饮用习惯;二是将茶叶含水率降至不易发生质变的要求,以便贮存、运输和保管。茶叶的干燥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当今传统茶叶烘干机热能利用率普遍较低也无法做到清洁化生产。因此茶叶的干燥技术已从传统的干燥技术发展到热泵烘干技术。由于茶叶烘干机理,需要在茶叶烘干过程中引入缓苏机制,缓苏意思是茶叶干燥后贮存一段时间,使茶叶间或者茶叶的内部进行湿热交换使其湿度均化的过程。而当前的烘干工艺均是采用高温热机直接对茶叶进行烘干,连续的烘干并没有给以茶叶缓苏的时间,导致茶叶内部出现湿度分化不均匀的现象,部分茶叶甚至出现干裂的现象,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然而,单纯的茶叶静置的缓苏的时间跨度相当长,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分批次的对茶叶进行烘干,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清茶——通过除杂设备对需要进行烘干的茶叶进行筛分,分别进行三次筛分,去除杂质,取出茶叶叶宽5‑20mm、茶叶长度25‑40mm的茶叶备用;分茶——将上一步中选出的茶叶进行分堆,均匀分为a斗、b斗、c斗、d斗;烘干与缓苏——控制烘干设备对上一步骤中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设备分别对a斗茶叶进行35‑42℃高温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对a斗茶叶进行30摄氏度烘干同时对b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30min,之后将a斗和b都茶叶进行混合缓苏60min;与此同时,将对c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清茶——通过除杂设备对需要进行烘干的茶叶进行筛分,分别进行三次筛分,去除杂质,取出茶叶叶宽5-20mm、茶叶长度25-40mm的茶叶备用;分茶——将上一步中选出的茶叶进行分堆,均匀分为a斗、b斗、c斗、d斗;烘干与缓苏——控制烘干设备对上一步骤中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设备分别对a斗茶叶进行35-42℃高温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对a斗茶叶进行30摄氏度烘干同时对b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30min,之后将a斗和b都茶叶进行混合缓苏60min;与此同时,将对c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将c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随后再将d斗茶叶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深高周连美
申请(专利权)人:正安县金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