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加速操作中的期望扭矩变换器离合器滑差反馈恢复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96646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急加速操作的期望扭矩变换器离合器滑差反馈恢复算法。紧随发动机扭矩命令的迅速增加之后,通过以下方式控制扭矩变换器滑差:在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后监测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基于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确定因发动机扭矩命令的迅速增加导致的最大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确定要将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到的目标值;确定用以将扭矩变换器滑差从所述最大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为该目标值的恢复曲线;以及利用恢复曲线可控地减小扭矩控制器滑差。确定所述恢复曲线命令通过所述曲线将滑差降低到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该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被选择为防止扭矩变换器滑差变为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加速操作中的期望扭矩变换器离合器滑差反馈恢复算法的制作方法急加速操作中的期望扭矩变换器离合器滑差反馈恢复算法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设定车辆扭矩变换器内的滑差的系统和方法。技术背景本部分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采用自动变速器的内燃发动机车辆通常包括定位在车辆的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 的扭矩变换器。扭矩变换器为流体联接设备,其通常包括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联接的叶 轮和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联接的涡轮。扭矩变换器利用液压流体将转动能从叶轮传递到涡 轮。在扭矩变换器内,叶轮相对于涡轮的旋转速度通常是不同的,使得它们之间存 在变换器滑差。由于发动机输出与变速器输入之间大的滑差显著影响车辆的燃料经济 性,所以一些车辆采用扭矩变换器离合器(TCC)来控制或减小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滑 差。TCC还可将处于发动机的输出处的叶轮机械地锁止在处于变速器的输入处的涡轮 上,使得发动机和变速器以相同速度旋转。受各种因素制约,一般仅在有限的情形中将 叶轮锁止在涡轮上。因而,TCC通常具有三种模式。即如此前所述的完全锁止模式、完全释放模式 以及受控滑差模式。当TCC被完全释放时,扭矩变换器的叶轮与涡轮之间的滑差仅通过 它们之间的液压流体控制。在滑差模式下,通过控制TCC内液压流体的压力设定扭矩变 换器叶轮与涡轮之间的滑差以便其不超出预定量。节气门请求的迅速改变导致发动机速 度和施加在扭矩变换器上的扭矩迅速改变。发动机速度和/或扭矩的迅速增加会导致扭 矩滑差从受控值变为过大值,该过大值必须被控制而回到受控值。
技术实现思路
动力系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扭矩变换器。紧随发 动机扭矩命令的迅速增加之后,通过如下方式控制扭矩变换器滑差监测在发动机扭矩 命令的迅速增加之后的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基于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确定由发动 机扭矩命令的迅速增加导致的最大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确定要将扭矩变换器滑差 减小到的目标值;确定用以将扭矩变换器滑差从最大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至目标 值的恢复曲线;以及利用该恢复曲线可控地减小扭矩控制器滑差。确定恢复曲线命令通 过曲线将滑差降低到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所述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被选择为 防止扭矩变换器滑差变为零。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 一种用于在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后控制动力系中的扭矩变换 器滑差的方法,所述动力系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位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 扭矩变换器,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后监测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基于所述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确定因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导致的最 大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确定要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到的目标值;确定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从所述最大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为所述目标 值的恢复曲线;以及利用所述恢复曲线可控地减小所述扭矩控制器滑差,并且其中,确定所述恢复曲线命令通过所述曲线将滑差降低到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 差值,所述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被选择为防止扭矩变换器滑差变为零。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的 迅速增加是急加速节气门要求。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要将所述扭矩变换 器滑差减小到的目标值包括在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前监测期望的扭矩变换器滑差;以及将所述目标值设定为在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间所监测的最后的期望扭矩变换器滑差值。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和括监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确定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变化率;将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变化率与临界变化率进行比较;以及基于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变化率超过所述临界变化率而指示所述发动机扭 矩命令的迅速增加。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恢复曲线以便可控 地减小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包括利用数学表达式减小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技术方案6.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表达式包括利用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的线性减小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为所述目标值。技术方案7.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表达式包括利用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的指数衰减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为所述目标值。技术方案8.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表达式包括利用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的二次方程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为所述目标值。技术方案9.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数学表达式包 括利用滤波器使所述确定的恢复曲线平滑。技术方案10.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数学表达式包 括利用样条来形成所述确定的恢复曲线。技术方案11.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用于减小所述扭矩 变换器滑差的所述恢复曲线包括基于设定的过渡时间限定所述恢复曲线,所述过渡时间开始于确定所述最大测 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的时间并结束于所述恢复曲线达到所述目标值时。技术方案12.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测发动机负载;以及监测变速器挡位;并且其中基于所述监测的发动机负载和所述监测的变速器挡位选择所述设定的过渡 时间。技术方案13.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测发动机负载;以及监测变速器挡位;并且其中以如下方式选择所述设定的过渡时间基于所述监测的发动机负载和所述监测的变速器挡位确定临时设定的过渡时 间;基于所述临时设定的过渡时间确定所得到的临时恢复曲线的倾斜度;将所述得到的倾斜度与最大倾斜度进行比较;以及如果所述得到的倾斜度大于所述最大倾斜度,则基于延长所述临时设定的过渡 时间选择所述设定的过渡时间。技术方案14.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用于减小所述扭矩 变换器滑差的所述恢复曲线包括基于每单位时间量度的期望滑差限定所述恢复曲线。技术方案15.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后,冻结对扭矩变换器离合器的基于滑差的 反馈压力命令,直到利用所述恢复曲线为止。技术方案16. —种用于控制动力系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的方法,所述动力系包括发 动机、变速器和位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扭矩变换器,所述方法包括监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基于所述监测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急加速节气门要求;在检测到急加速节气门要求之后监测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在所述急加速节气门要求之后暂时冻结对扭矩变换器离合器的压力命令;基于所述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确定由所述急加速节气门要求导致的最大测定 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确定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的目标值,所述目标值包括在所述急加速节气门要求 之前测定的期望扭矩变换器滑差;确定用以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从所述最大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为所述 目标值的恢复曲线;解冻对所述扭矩变换器离合器的压力命令;以及利用所述恢复曲线可控地减小所述扭矩控制器滑差,并且其中,确定所述恢复曲线通过所述曲线将滑差降低到一每单位时间的滑差变化 率,所述每单位时间的滑差变化率被选择为防止扭矩变换器滑差过调至零滑差。技术方案17. —种用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后控制动力系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的方法,所述动力系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位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扭矩变换器,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后监测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基于所述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确定因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的迅速增加导致的最大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确定要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到的目标值;确定用以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从所述最大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为所述目标值的恢复曲线;以及利用所述恢复曲线可控地减小所述扭矩控制器滑差;并且其中,确定所述恢复曲线命令通过所述曲线将滑差降低到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所述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被选择为防止扭矩变换器滑差变为零。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9-9-9 12/5558671.一种用于在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后控制动力系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的方法, 所述动力系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位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扭矩变换器,所 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后监测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基于所述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确定因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的迅速增加导致的最大 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确定要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到的目标值;确定用以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从所述最大测定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为所述目标 值的恢复曲线;以及利用所述恢复曲线可控地减小所述扭矩控制器滑差;并且其中,确定所述恢复曲线命令通过所述曲线将滑差降低到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 值,所述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值被选择为防止扭矩变换器滑差变为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要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到的 目标值包括在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前监测期望扭矩变换器滑差;以及将所述目标值设定为在所述发动机扭矩命令迅速增加之前所监测的最后的期望扭矩变换器滑差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确定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变化率;将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变化率与临界变化率进行比较;以及基于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变化率超过所述临界变化率来指示所述发动机扭矩命 令的迅速增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恢复曲线以可控地减小所述扭矩变 换器滑差包括利用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的线性减小将所述扭矩变换器滑差减小为所述目标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恢复曲线以可控地减小所述扭矩变 换器滑差包括利用命令的扭矩变换器滑差的指数衰减将所述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G奥塔内斯CJ李F萨米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