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芯线圈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9368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铁芯线圈组,包含基板、多个U形导线、第一接脚、第二接脚以及铁芯组件。其中,基板具有一沟槽,且沟槽可区分为一绕线区与一非绕线区;多个U形导线则彼此间隔设置于绕线区,且每一U形导线均具有一开口与一凹部;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则分别设于开口的二端,且凹部位在沟槽内;而铁芯组件则是设置在沟槽内,并且通过每一U形导线的凹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创作提供一种铁芯线圈组,特别是一种在基板上设置沟槽以及U形导线,并 将铁芯组件埋入沟槽所构成的铁芯线圈组。
技术介绍
铁芯线圈组常用来制作电感、变压器、以及共模扼流线圈(common mode choke)等电子组件或装置上。传统制作铁芯线圈组的过程将外表镀有绝缘层的导线(例如漆包 线)缠绕于铁芯组件上的特定绕线区域。为了减少漏电感以及磁通损失,在多数情况下 必须采用封闭式(环形)的铁芯组件,此举除了可解决前述漏电感以及磁通损失的问题, 也可以避免外界的磁力线进入铁芯组件中造成干扰。然而,封闭式的铁芯组件也同时大 幅增加于其表面缠绕导线的困难度。此外,传统用来将导线(漆包线)缠绕在铁芯组件表面的绕线机所能使用的漆包 线有其直径限制,过细的漆包线容易在绕线过程中断裂。在漆包线的直径无法进一步减 少的情况下,铁芯线圈组的尺寸也因此受限而难以进一步小型化。为了解决封闭式铁芯所具有的绕线不易的问题,公知技术利用组合式铁芯,亦 即将铁芯一分为二或者多个区段,待绕线完成后再将各个铁芯的区段予以接合。然而此 种方法同样必须利用人工或机器的方式将漆包线逐圈缠绕在铁芯组件的绕线区上,不仅 徒增制程时间,同时铁芯接合所形成的非均质面(接合面)也会造成整个铁芯线圈组的电 感值下降。因此,公知的铁芯线圈组具有绕线困难以及难以进一步小型化等问题,亟待相 关从业人员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公知技术所具有的种种问题,本创作提出一种铁芯线圈组,包含基 板、多个U形导线、第一接脚、第二接脚以及铁芯组件。其中,基板包含一沟槽,该沟 槽可区分为一绕线区与一非绕线区;而多个U形导线则是彼此间隔设置于绕线区,每一 U形导线均具有一开口与一凹部,且凹部位在沟槽内;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分别设于开 口的两端;而铁芯组件则是设置在沟槽内,并且通过每一U形导线的凹部。因此,依据所需电感值的大小,事先将一定数量的U形导线以开口朝上的方式 插置(或者模内成型)于沟槽的至少一绕线区内,然后再将具有封闭磁回路的铁芯组件置 于沟槽中,使其通过每一U形导线的凹部,如此一来即可改善公知技术必须逐圈缠绕铁 芯组件所造成的不便。此外,由于不需使用绕线机器,因此铁芯线圈组的尺寸无需牵就绕线机器而可 以进一步小型化。综上所述,本创作解决了公知技术所具有的绕线困难以及难以进一步小型化等 问题。有关本创作的实施例及其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1)。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2)。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示意图(1)。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示意图(2)。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示意图(1)。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示意图(2)。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图(1)。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图(2)。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连接部示意图(1)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连接部示意图(2)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分解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图(1)。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图(2)。符号说明1铁芯线圈组11基板111沟槽112绕线区113非绕线区12U形导线121第一接脚122第二接脚123 开口124凹部13铁芯组件14连接部141第一脚位142第二脚位143第一信号接点144第二信号接点145第三信号接点146第四信号接点15第一线路18中间抽头19印刷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3,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组合图(1)与组合图(2), 包含基板11、多个U形导线12以及铁芯组件13。其中,基板11具有一沟槽111,且沟 槽111可区分为绕线区112与非绕线区113 ;而每一 U形导线12彼此以一固定间隔设置 于绕线区112,并且具有开口 123与凹部124,第一接脚121与第二接脚122分别设于开 口 123的二端,且凹部124位于沟槽111中;此外铁芯组件13设置于沟槽111内,并且 通过每一 U形导线12的凹部124。如此一来,只需使U形导线12的第一接脚121电连 接于与其相邻的U形导线12的第二接脚122即可构成一个环绕铁芯组件13的线圈。当 愈多U形导线12的第一接脚121电连接于与其相邻的U形导线12的第二接脚122,便可增加环绕铁芯组件13的线圈匝数,进而提高铁芯线圈组1的电感值。本实施例特别适合做为电感组件,所使用的铁芯组件13属于封闭式,具有低磁 通损失的特性,此外,可进一步在沟槽111的绕线区112设置U形插槽,以稳固设置在绕 线区112的U形导线12。请参照图4-5图,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示意图⑴与示意图(2)。 在本实施例中,U形导线12的第一接脚121间接地透过位于印刷电路板19的连接部14 与相邻的U形导线12的第二接脚122作电连接。连接部14耦接于U形导线12,且具 有多个个第一脚位141与多个个第二脚位142,其中,多个第一脚位141个别电连接于多 个U形导线12的第一接脚121 ;而多个第二脚位142个别电连接于多个U形导线12的 第二接脚122。此外,本实施例更包含多个条彼此平行间隔排列的第一线路15,其中每 一第一线路15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该第一脚位141以及距离第一脚位141次近的第二脚 位142。如此一来,U形导线12便可透过连接部14以及第一线路15的桥接,得以与相 邻的U形导线12电连通而构成环绕铁芯组件13的线圈结构,其中电信号经由第一信号接 点143输入而自第二信号接点144输出,反之亦然。请参照图6-7,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示意图(1)与连接部示意图 (2)。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一线路15的接线方式不同,透过改变第一线 路15的接线方式,可将多个U形导线12与第一线路15区分为二个独立的线圈结构,每 一线圈结构所包含的U形导线12与第一线路15彼此相互串联而构成单一电回路。其中 一个线圈结构自第一信号接点143输入电信号,而自第二信号接点144输出;而另一个线 圈结构则是自第三信号接点145输入电信号,然后再自第四信号接点146输出。图7中 的虚线指出本实施例的铁芯线圈组1与连接部14结合时,U形导线12与第一线路15间 的连结关系,本实施例中,二线圈结构具有相同数量的U形导线12与第一线路15,然而 亦可依需求而将二线圈结构设计成彼此具有不同数量U形导线12与第一线路15。此外, 本实施例于连接部14上针对两个线圈结构个别设置了中间抽头18。请参照图8-10,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组合图(1)与组合图(2),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基板11具有二个沟槽111以及二个铁芯组件13。 如第11-12图所示,本实施例的U形导线12同样可如同前述实施例般,透过耦接于U形 导线12的连接部14以及多个第一线路15的连结,而形成环绕铁芯组件13的线圈结构。请参照图13-15,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分解图、组合图(1)与组合图 (2),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沟槽111可区分为二个绕线区112与二个非 绕线区113,本实施例的二绕线区112的U形导线12的数量并不相同,然而亦可依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芯线圈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包含至少一沟槽,且该沟槽为至少一绕线区与至少一非绕线区;  多个U形导线,彼此间隔设置于该绕线区,每一该U形导线均具有一开口与一凹部,且该凹部位于该沟槽内;  一第一接脚与一第二接脚分别位于该开口的二端;及  一铁芯组件,设置于该沟槽内,且通过每一该U形导线的该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敬顺夏春华唐远彬
申请(专利权)人: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