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灌封的电感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0732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氧灌封的电感及其制作方法,该环氧灌封的电感包括环状铁芯、电感线圈、生料带、环氧树脂以及外壳,所述电感线圈绕于所述环状铁芯上,所述生料带缠绕于所述环状铁芯上并将所述电感线圈包覆,所述环状铁芯收容于所述外壳中,所述环氧树脂填充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生料带的外壁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绕制好的电感线圈及环状铁芯使用生料带包裹后置于壳体内灌封,可使电感线圈在灌封前后的分布电容、插入损耗、Q值等重要参数保持恒定,避免了灌封用环氧树脂的应力和介质损耗对电感线圈各参数的干扰,使得整机能效、波形、EMC(电磁兼容性)满足相关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高频化和EMC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器件寄生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已不可忽略。作为在电路中的主要能量传递器件一电感器,其分布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更甚。电感器绕组的分布电容、插入损耗以及Q值一方面限制了电感器的高频工作区,制约了电力电子电路高频化的实现;另一方面使线路能效和增益下降,并提供了电路传导EMI的通路,在主电路电源侧产生差模和共模电流,轻则使电路的EMI发射超出EMC规范,重则使电路无法正常工作。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增多,电磁干扰(EMI)现象越来越严重。在传导干扰中,以线路传导干扰最为严重。抑制线路上干扰的主要途径是使用EMI滤波器,通常用插入损耗表征滤波器的特性。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由于EMI电感线圈在使用环氧灌封后,环氧树脂的应力和介质损耗对电感线圈各参数形成干扰,其分布电容、插入损耗、Q值等参数均易发生较大变化,使整个线路的EMI发射超标、能效和增益下降。因此,采用有效的方法使电感线圈在灌封前后的相关参数保持恒定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的方法是,如果电感线圈需要灌封,首先通过灌封实验得知某环氧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氧灌封的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铁芯、电感线圈、生料带、环氧树脂以及外壳,所述电感线圈绕于所述环状铁芯上,所述生料带缠绕于所述环状铁芯上并将所述电感线圈包覆,所述环状铁芯收容于所述外壳中,所述环氧树脂填充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生料带的外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瑞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昇电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