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根及其有效部位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7310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猕猴桃根的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药物制剂,该药物具有扶持正气、增强免疫功能;祛疫疠、增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和消肿散结、抑制肿瘤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猕猴桃根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以及该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猕猴桃根的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药物制剂,该药物具有扶持正气、增强免疫功能;祛疫疠、增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和消肿散结、抑制肿瘤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猕猴桃根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猕猴桃根(Radix Actinidia Chinensis),又名藤梨根,性凉,无毒,作为中药材已收入我国药典(1977年版)。我国是中华猕猴桃的原产地,对其利用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尔雅》一书中即有记载,而后的《本草拾遗》、《开宝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图实考》等历代医药名著对其均有记载。其果实多汁,中医认为具有调中理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功能,其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祛风利湿、杀虫等功效、主治热壅反胃、疮疖瘰疠、淋浊带下、肝炎肿瘤等。近年来对狗枣猕猴桃根的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实验等已有文献报道,例如,李淑华等报道了从狗枣猕猴桃的根中提取的寡糖(简称AKO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AKOS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对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李平亚等从长白山产狗枣猕猴桃根中,分离得到两个白色单体,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狗枣三糖。对中华猕猴桃的药理阶段性研究,本专利技术人已作了部分报道,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关于将中华猕猴桃根有效部位制成制剂,并通过体内外实验对其药理与临床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报道。尽管对猕猴桃的研究已经报道很多,但是,由于猕猴桃种类繁多,而且其根部所含有效成分复杂,所具有的药理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猕猴桃的有效部位提取和制剂研究,以及进一步的药理和临床研究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对于中药的提取和分离,一方面要考虑其有效成分的纯度和结构,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提取物的有效性,通常这两者很难达到统一,在这种情况下,从猕猴桃根中提取有效部位而制备一种疗效广泛而又效果良好的药物制剂,是当前这一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从中华猕猴桃的根部提取一种有效部位,制成药物制剂。所述的药物制剂具有扶持正气、增强免疫功能;祛疫疠、增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和消肿散结、抑制肿瘤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从中华猕猴桃的根中提取具有所述特定药用作用的有效部位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中华猕猴桃根部有效部位制备药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制剂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中华猕猴桃根部多糖总提取物,优选含有10-80%重量比的中华猕猴桃根部多糖总提取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制剂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以下述方法从中华猕猴桃根部提取的有效部位取猕猴桃根片,加2-8倍量20-50%的乙醇浸渍1-3次,每次18-30小时,取上清液,合并,加乙醇调至含乙醇量为60-95%,静置,离心,沉淀物并用2-7倍量50-80%的乙醇、无水乙醇各洗一次,弃去洗液,沉淀物再加2-4倍量乙醚洗涤一次,弃去乙醚液,沉淀物室温减压干燥,研碎得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制剂优选含有20-70%重量比的以下述方法从中华猕猴桃根部提取的有效部位取猕猴桃根片,加3-6倍量25-40%的乙醇浸渍1-3次,每次20-28小时,取上清液,合并,加乙醇调至含乙醇量为65-80%静置,离心,沉淀物并用3-6倍量60-78%的乙醇、无水乙醇各洗一次,弃去洗液,沉淀物再加2-4倍量乙醚洗涤一次,弃去乙醚液,沉淀物室温减压干燥,研碎得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制剂优选含有30-65%重量比的以下述方法从中华猕猴桃根部提取的有效部位取猕猴桃根片,洗净,加5倍量30%的乙醇浸渍2次,每次24小时,静置,取上清液,合并,加乙醇调至含乙醇量为72%,静置24小时,离心,沉淀物并用5倍量72%的乙醇、无水乙醇各洗一次,弃去洗液,沉淀物再加3倍量乙醚洗涤一次,弃去乙醚液,沉淀物室温减压干燥,研碎得粉。本专利技术药物制剂最佳含有40-60%重量比的上述中华猕猴桃根部有效部位。本专利技术药物除了含有所述的中华猕猴桃根部有效部位之外,还含有常规的药物赋性剂,例如,溶剂,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增溶剂,增稠剂,矫味剂,防腐剂,湿润剂,润滑剂等。本专利技术所说的药物制剂,根据常规的制剂工艺,可以制成任何能够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剂型,如,片剂,膏剂,口服液,注射剂,混悬剂,丸剂,散剂,滴眼液,眼药膏,擦剂,透皮吸收剂,贴剂,胶囊剂,颗粒剂,栓剂等。本专利技术药物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猕猴桃根片,洗净,加5倍量30%的乙醇浸渍2次,每次24小时,静置,取上清液,合并,加乙醇调至含乙醇量为72%,静置24小时,离心,沉淀物并用5倍量72%的乙醇、无水乙醇各洗一次,弃去洗液,沉淀物再加3倍量乙醚洗涤一次,弃去乙醚液,沉淀物室温减压干燥,研碎得粉。粗粉加注射用水溶解,离心,取上清液,经微孔滤膜分级过滤,取0.45μ滤膜下的滤液,加入0.03%的尼泊金乙酯与适量氯化钠,加注射用水调至每毫升含多糖为1毫克的溶液,滤过,无菌罐封,即得。上述制法中,粗粉加注射用水溶解后,优选先用乳化机10000转搅拌3分钟,以25000转/分钟离心1小时,倾取上清液,沉淀再加注射用水适量,再离心1小时,取上清液与前次上清液合并,然后,再经微孔滤膜分级过滤,取0.45μ滤膜下的滤液,加入0.03%的尼泊金乙酯与适量氯化钠,加注射用水调至每毫升含多糖为1毫克的溶液,滤过,无菌罐封,即得。上述制法中,氯化钠的加入量以成品达到等渗压所需的量为准。上述药物的药效作用主要依赖于从中华猕猴桃根部所提取的有效部位,由于猕猴桃根部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筛选一种合理的提取方法,从中获得具有所需药效作用的有效部位,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华猕猴桃根部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如下取猕猴桃根片,加2-8倍量20-50%的乙醇浸渍1-3次,每次18-30小时,取上清液,合并,加乙醇调至含乙醇量为60-95%,静置,离心,沉淀物并用2-7倍量50-80%的乙醇、无水乙醇各洗一次,弃去洗液,沉淀物再加2-4倍量乙醚洗涤一次,弃去乙醚液,沉淀物室温减压干燥,研碎得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华猕猴桃根部有效部位的优选提取方法是取猕猴桃根片,洗净,加5倍量30%的乙醇浸渍2次,每次24小时,静置,取上清液,合并,加乙醇调至含乙醇量为72%,静置24小时,离心,沉淀物并用5倍量72%的乙醇、无水乙醇各洗一次,弃去洗液,沉淀物再加3倍量乙醚洗涤一次,弃去乙醚液,沉淀物室温减压干燥,研碎得粉。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药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主要药效学实验作用如下一、扶持正气,增强免疫功能1、促进小鼠脾、胸腺细胞的DNA合成。2、对人T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中华猕猴桃根部有效部位可刺激人的T淋巴细胞,对提高乙肝患者的外血T4细胞数有一定作用。3、诱生白介素2(IL-2)本专利技术的中华猕猴桃根部有效部位可使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活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4、诱导Mφ产生白介素1(IL-1)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中华猕猴桃根部有效部位可明显的促进小鼠Mφ释放IL-1。5、对天然杀伤(NK)细胞的作用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的中华猕猴桃根部有效部位能激活NK细胞的活性。6、对迟发超敏(DTH)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能有效地恢复被环磷酰胺抑制了的迟发超敏(DTH)反应。7、对特异花结形成细胞及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能明显增加特异花结形成细胞(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中华猕猴桃根制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中华猕猴桃根多糖总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菊明林佩芳梁炳圻洪行球陈良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