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去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67192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机械去除槟榔核的槟榔去核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由动力带动的转鼓(4),转鼓(4)上部设有进料斗(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槟榔去核自动化,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槟榔的加工,具体地说是一种槟榔去核装置
技术介绍
槟榔,一种果实,盛产于我国海南及台湾省。无论生熟食用时均嚼而不咽,汁水有 去风湿、提神、健胃、助消化作用。我国南方数省均有不少人口作为口香糖一般食用,随着加 工工艺的科学与合理化,食用人群渐向北方扩散。在槟榔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在青果槟榔的 加工中,有一道剖切槟榔去除槟榔核的工序,目前均依赖人工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 低,企业生产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机械去除槟榔核的槟榔去核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利用剖切后的槟榔在与转鼓 一道做圆周运动时,转鼓内槟榔将产生沿圆周切线方向的离心力;此时,当线速度达到一定 时,剖切后槟榔的槟榔核与槟榔壳间的连体纤维被拉断,使槟榔壳与槟榔核分开。一种槟榔 去核装置,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由动力带动的转鼓,转鼓上部设有进料斗。本技术为使分开后的槟榔壳与槟榔核在离心装置中实现自动分离,转鼓上设 有网孔,网孔直径大于槟榔核小于槟榔壳,转鼓上部设有进料斗,下部设有槟榔核出口,机 架上部一侧设有与转鼓连通的槟榔壳出口。为更好地实现槟榔壳与槟榔核的分开与分离,本技术所述的转鼓为锥形。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装置简单,使用方 便,实现了槟榔去核自动化,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 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可知,一种槟榔去核装置,它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由动力带动的转鼓 4,转鼓4上部设有进料斗2。本技术为使分开后的槟榔壳与槟榔核在离心装置中实现自动分离,转鼓4上 设有网孔,网孔直径大于槟榔核小于槟榔壳,转鼓4上部设有进料斗2,下部设有槟榔核出 口 5,机架1上部一侧设有与转鼓4连通的槟榔壳出口 3。为更好地实现槟榔壳与槟榔核的分离,本技术所述的转鼓4为锥形。本技术工作时,剖切后的槟榔(含水率30-50%)与锥形的转鼓4 一道做圆周运 动,当线速度达到一定时,槟榔的槟榔核与槟榔壳间的连体纤维被拉断,使槟榔壳与槟榔核分开,槟榔核经转鼓4上的网孔筛出,在机架1上静止的锥形外壁阻挡作用下,下滑落至槟 榔核出口 5。其槟榔壳被网孔拦截,由于槟榔壳体重量减轻,在锥形转鼓4内受网壁向上导 向分力的作用,沿锥形转鼓4的网壁向上滚动至槟榔壳出口 3溢出。 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槟榔去核自动化,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 度,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权利要求一种槟榔去核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由动力带动的转鼓(4),转鼓(4)上部设有进料斗(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去核装置,其特征是转鼓(4)上设有网孔,网孔直径大于 槟榔核小于槟榔壳,转鼓(4)上部设有进料斗(2),下部设有槟榔核出口(5),机架(1)上部 一侧设有与转鼓(4)连通的槟榔壳出口(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槟榔去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鼓(4)为锥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机械去除槟榔核的槟榔去核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由动力带动的转鼓(4),转鼓(4)上部设有进料斗(2),本技术装置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槟榔去核自动化,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文档编号A23N5/00GK201624124SQ2010202673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包浩雷, 汤妍, 汤淑珍, 罗春文 申请人:益阳市鹏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槟榔去核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由动力带动的转鼓(4),转鼓(4)上部设有进料斗(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淑珍汤妍包浩雷罗春文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市鹏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