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除油装置的湿法脱硫吸收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46232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除油装置的湿法脱硫吸收塔,它包括吸收塔本体和除油装置,所述除油装置包括两个低位布置且底部相互连通的箱罐或地坑(1、2),第一箱罐或地坑(1)底部设有与高压空气管道(3)相连的布气管(4),布气管上方设有滤网(5),第二箱罐或地坑(2)内设有搅拌器(6)和浆液泵(7);在吸收塔浆池液位(A)或液位上方的塔本体侧壁上设有溢流口(10),该溢流口通过溢流管(8)连通到第一箱罐或地坑(1)内,浆液泵(7)出口与回流管(9)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地去除浆液中的油滴,以确保吸收塔稳定运行。(*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湿法吸收塔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除油装置的脱硫吸收士X
技术介绍
湿法脱硫技术是现有最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技术,目前国内外对湿法脱硫 技术要求更高,要求能配合锅炉做不间断运行,因此取消旁路烟道是今后发展的趋势。绝大 部分锅炉启动时采用投油的方式,导致锅炉出口烟气中夹杂油性液滴,油滴随烟气进入吸 收塔后,一方面会使吸收塔内浆液泡沫增多,导致浆池液位虚高,使得浆池实际运行液位被 迫降低,进而严重影响吸收塔的运行效果。另一方面,对于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油滴会 随着结晶完成的石膏浆液一起至脱水系统,进而影响生成的石膏品质。另外,油对设备的长 期运行也有腐蚀作用。综上,油滴的存在对吸收塔的安全运行会造成损害。因而,对于没有 旁路的湿法脱硫吸收塔,浆液除油是个重要的问题。常规的湿法脱硫吸收塔没有专有的除油设备或流程,油滴一般会附在石膏上或由 废水携带从系统排出,效率很低且没有专门的针对性。工业上常规除油方法为采用化学药剂或者采购专门的除油设备。因湿法脱硫技术 浆液一般不添加其他药剂,以免药剂影响到石灰石溶解或者石膏结晶,而吸收塔内的浆液 固体含量很高,很多专业设备不适用,并且增加费用以及能耗,因此,以上两种都不是适用 于脱硫吸收塔的理想除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湿式吸收塔内浆液带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占用场地少,能 耗低,流程简单且适用于湿法脱硫技术的物理除油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除油装置湿法脱硫吸收塔,它包括吸收塔本体和 除油装置,所述除油装置包括两个低位布置且底部相互连通的箱罐或地坑,第一箱罐或地 坑底部设有与高压空气管道相连的布气管,布气管上方设有滤网,第二箱罐或地坑内设有 搅拌器和浆液泵;在吸收塔浆池液位或液位上方的塔本体侧壁上设有溢流口,该溢流口通 过溢流管连通到第一箱罐或地坑内,浆液泵出口与回流管相连。所述溢流口最低处与液位之间的距离为0_500mm。当浆池含油运行时,浆池内泡沫 增加,导致液位提高,此时带泡沫的上层含油浆液会沿溢流管流出。常规溢流管道的入口端 是约45度向上布置的,只能防止吸收塔内浆液溢流,本技术把溢流管道的入口端改为 水平或向下倾斜设置,从而引导含油浆液顺利溢出。本装置在第一个箱罐或地坑底部设有与高压空气管道相连的布气管,在布气管上 方设有一层细密的滤网,布气管中喷出的高压空气通过滤网变成细小的泡沫,细小的泡沫 促使油滴与浆液分离,最终,油滴会以泡沫的形式浮到浆液表面。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一个 地坑浆液表面含油的泡沫,可以人工清除一次。本装置在两个箱罐或地坑底部相通。第一个地坑底部的油份较少的浆液会自动流 向旁边的地坑,在第二个地坑中,除油后混合均勻的浆液在浆液泵的作用下,可从回流管输 送到吸收塔内使用。所述第一个箱罐或地坑内无需布置搅拌器,空气的持续鼓入,能够有效地阻止浆 液的沉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流程简单,简单改动就可以达到所需的除油效 果;(2)无需增加新的设备,费用低,能耗低;(3)可以有效的除去吸收塔浆液中的油滴,对 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积极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除油装置的湿法脱硫吸收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实施例的带有除油装置的湿法脱硫 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13,两 个低位布置且底部设有连通管道12的箱罐或地坑1、2。第一箱罐或地坑1底部设有与高压 空气管道3相连的布气管4,布气管上方设有滤网5 ;第二箱罐或地坑2内设有搅拌器6和 浆液泵7,第二箱罐或地坑2内的干净浆液可以由浆液泵排出,并通过回流管9经回流口 11 流回吸收塔被重新利用。所述的两个箱罐或地坑1、2成水平串联设置。在吸收塔浆池液位A或液位上 方附近的塔本体侧壁上设有溢流口 10,该溢流口的最低处与液位A之间的距离H优选为 0-500mm。第一箱罐或地坑1通过溢流管8与溢流口 10相连,该溢流口呈水平设置。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底部相互连通的箱罐或地坑(1、2),第一箱罐或地坑(1)底部设有与高压空气管道(3)相连的布气管(4),布气管上方设有滤网(5),第二箱罐或地坑(2)内设有搅拌器(6)和浆液泵(7),所述第一箱罐或地坑(1)与溢流管(8)相连,浆液泵(7)出口与回流管(9)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箱罐或地坑(1、2)成水平 串联设置。3.一种带有除油装置湿法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 个低位布置且底部相互连通的箱罐或地坑(1、2),第一箱罐或地坑(1)底部设有与高压空 气管道(3)相连的布气管(4),布气管上方设有滤网(5),第二箱罐或地坑(2)内设有搅拌 器(6)和浆液泵(7);在吸收塔浆池液位(A)或液位上方的塔本体侧壁上设有溢流口(10), 该溢流口通过溢流管⑶连通到第一箱罐或地坑⑴内,浆液泵(7)出口与回流管(9)相 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10)的最低处与液位之间的 距离为0-500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塔本体侧壁上设有回流口(11),浆液泵 (7)通过回流管(9)与该回流口(11)相连。6.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8)入口端呈水平 或向下倾斜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箱罐或地坑(1、2)成水平串联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除油装置的湿法脱硫吸收塔,它包括吸收塔本体和除油装置,所述除油装置包括两个低位布置且底部相互连通的箱罐或地坑(1、2),第一箱罐或地坑(1)底部设有与高压空气管道(3)相连的布气管(4),布气管上方设有滤网(5),第二箱罐或地坑(2)内设有搅拌器(6)和浆液泵(7);在吸收塔浆池液位(A)或液位上方的塔本体侧壁上设有溢流口(10),该溢流口通过溢流管(8)连通到第一箱罐或地坑(1)内,浆液泵(7)出口与回流管(9)相连。本技术可有效地去除浆液中的油滴,以确保吸收塔稳定运行。文档编号B01D53/80GK201735330SQ20102025712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伟, 张殷 申请人: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底部相互连通的箱罐或地坑(1、2),第一箱罐或地坑(1)底部设有与高压空气管道(3)相连的布气管(4),布气管上方设有滤网(5),第二箱罐或地坑(2)内设有搅拌器(6)和浆液泵(7),所述第一箱罐或地坑(1)与溢流管(8)相连,浆液泵(7)出口与回流管(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殷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