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95943 阅读:3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隔板布风的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脱硫塔的顶部有烟气出口,底部有脱硫剂浆液池,在脱硫剂浆液池和顶部烟气出口自下而上依次有向下倾斜的烟气入口、隔板布风区、浆液喷淋区、除雾器区,脱硫剂浆液池与浆液喷淋区之间通过外置浆液循环泵相连;脱硫剂浆液池连接有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和氧化空气系统。该装置与均匀布风的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相比,结构较简单,成本低,由于塔内构件更少,从而具有对塔内压降影响小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燃煤电站锅炉所排放烟气的净化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隔板 布风湿法脱硫塔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煤占有绝对性的主导地位。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但 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质,是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排放最大的污染源,其危害性已成为 共识。燃煤带来的SO2和酸雨污染不仅是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目前还是制约经 济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一般来说,SO2排放总量和烟气中SO2浓度增加率与燃煤 量及燃煤的含硫量有关。电力工业作为燃煤大户,消耗的煤炭数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半数 以上,而且多年来我国电力结构中火电所占比例居高不下,始终稳定在80%左右。因此,电 力行业是我国SO2的最重要排放源,控制发电过程中的SO2排放,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酸雨 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说,常用的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湿法、干法和半干法等。其中,湿法 烟气脱硫工艺由于具有运行可靠性好、脱硫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强等优点,已成为主流的烟 气脱硫工艺。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脱硫塔是整个工艺的核心部件,常用的脱硫塔主要有 喷淋塔、液柱塔、鼓泡塔和双回路塔等。在这些塔型中,喷淋塔具有结构简单、阻力小等优 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目前的传统脱硫塔来说,由于烟气从侧向进入塔内而后转向向上流动, 这就造成了塔内气液两相流速分布的不均勻,这样就会使得塔内压降增大,脱硫效率降低。 本专利技术人的一种均勻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专利号=201010138758. 3)与本技术 相比主要存在塔内构件多,一次投资相对较多和对塔内压降影响相对较大的缺点,本实用 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包括脱硫塔8,所述的脱硫塔8包括烟气入口 3、烟气出口 7、脱硫产物排浆口 1、浆液喷淋区5、除雾器区6、脱硫剂浆液池9、石灰石浆液外 部补给装置10、氧化空气系统11和浆液循环泵2及隔板布风区4 ;烟气出口 7开在脱硫塔8的顶部,脱硫剂浆液池9设在脱硫塔8的底部,脱硫剂浆 液池9底部侧边开有脱硫产物排浆口 1 ;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10和氧化空气系统11分别与脱硫剂浆液池9连接;脱硫塔8的底部脱硫剂浆液池9和顶部烟气出口 7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向下倾斜的 烟气入口 3、隔板布风区4、浆液喷淋区5、除雾器区6,浆液池9与浆液喷淋区5之间通过外置的浆液循环泵2相连。所述的隔板布风区4区设有一块隔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与一种均勻布风湿法烟气 脱硫塔装置(专利号=201010138758. 3)相比,本技术的布风区仅用一块隔板代替了一 种均勻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的两层文丘里导流管层,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由于 塔内构件少,从而具有对塔内压降影响小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隔板布风烟气脱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隔板布风烟气脱硫装置结构示意图中的A-A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制本 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隔板布风烟气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隔板布风烟气脱硫塔结构 示意图中的A-A方向视图如图2所示。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包括脱硫塔8,所述的脱硫塔8包括烟气入口 3、烟气出口 7、脱硫产物排浆口 1、浆液喷淋区5、除雾器区6、脱硫剂浆液池9、石灰石浆液外 部补给装置10、氧化空气系统11和浆液循环泵2及隔板布风区4 ;烟气出口 7开在脱硫塔8的顶部,脱硫剂浆液池9设在脱硫塔8的底部,脱硫剂浆 液池9底部侧边开有脱硫产物排浆口 1 ;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10和氧化空气系统11分别与脱硫剂浆液池9连接;脱硫塔8的底部脱硫剂浆液池9和顶部烟气出口 7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向下倾斜的 烟气入口 3、隔板布风区4、浆液喷淋区5、除雾器区6,浆液池9与浆液喷淋区5之间通过外 置的浆液循环泵2相连。烟气入口 3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0 20° ;烟气入口 3的前方的隔板布风区4区设有一块厚为0. 2m的隔板,其宽度一直延伸 至塔中心,其倾角与烟气入口 3的倾角一致,为一向下10 20°的倾角;浆液喷淋区5设有3层交错布置的石灰石浆液喷淋层。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构思下的基本说明,而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所做的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包括脱硫塔(8),所述的脱硫塔(8)包括烟气入口(3)、烟气出口(7)、脱硫产物排浆口(1)、浆液喷淋区(5)、除雾器区(6)、脱硫剂浆液池(9)、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10)、氧化空气系统(11)和浆液循环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布风区(4);所述的烟气出口(7)开在脱硫塔(8)的顶部,脱硫剂浆液池(9)设在脱硫塔(8)的底部,脱硫剂浆液池(9)底部侧边开有脱硫产物排浆口(1);所述的脱硫剂浆液池(9)和顶部烟气出口(7)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烟气入口(3)、隔板布风区(4)、浆液喷淋区(5)及除雾器区(6);其中脱硫剂浆液池(9)与浆液喷淋区(5)之间通过外置的浆液循环泵(2)相连;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10)和氧化空气系统(11)分别与脱硫剂浆液池(9)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布 风区(4)区设有一块隔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厚 为0.2m,其宽度一直延伸至塔中心,其倾角与烟气入口(3)倾角一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入 口(3)与水平面之间的向下倾斜角度优选为10 2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浆液喷 淋区(5)设有交错布置的喷淋层为3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隔板布风的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脱硫塔的顶部有烟气出口,底部有脱硫剂浆液池,在脱硫剂浆液池和顶部烟气出口自下而上依次有向下倾斜的烟气入口、隔板布风区、浆液喷淋区、除雾器区,脱硫剂浆液池与浆液喷淋区之间通过外置浆液循环泵相连;脱硫剂浆液池连接有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和氧化空气系统。该装置与均匀布风的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相比,结构较简单,成本低,由于塔内构件更少,从而具有对塔内压降影响小的特点。文档编号B01D53/80GK201719970SQ20102018828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丁承刚, 冷雪峰, 朱文斌, 潘卫国, 郭瑞堂, 金强 申请人:上海电气石川岛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包括脱硫塔(8),所述的脱硫塔(8)包括烟气入口(3)、烟气出口(7)、脱硫产物排浆口(1)、浆液喷淋区(5)、除雾器区(6)、脱硫剂浆液池(9)、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10)、氧化空气系统(11)和浆液循环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布风区(4);所述的烟气出口(7)开在脱硫塔(8)的顶部,脱硫剂浆液池(9)设在脱硫塔(8)的底部,脱硫剂浆液池(9)底部侧边开有脱硫产物排浆口(1);所述的脱硫剂浆液池(9)和顶部烟气出口(7)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烟气入口(3)、隔板布风区(4)、浆液喷淋区(5)及除雾器区(6);其中脱硫剂浆液池(9)与浆液喷淋区(5)之间通过外置的浆液循环泵(2)相连;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10)和氧化空气系统(11)分别与脱硫剂浆液池(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卫国金强郭瑞堂冷雪峰朱文斌丁承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石川岛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