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管余热回收利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768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辐射管余热回收利用器,其包括相互嵌套的内管和外管,内管的进气口凸出外管的一端,内管的出气口位于外管另一端,外管两端封闭,留有一出气口;所述内管和外管的封闭端插入辐射管的出气口,内管的进气口和外管出气口位于辐射管外;外管外壁和辐射管出气口通过罩壳密封,所述罩壳上设有烟气排出口;外管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至辐射管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多只辐射管在多点产生余热,产生余热的各点又可同时利用,能够非常高效的进行能源的节约利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器,尤其是一种用于辐射管的在点余热回收利用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连续生产的过程中,金属的退火常常在遂道式连续退火炉中进行,且常用可燃物(如天然气)燃烧来为遂道式连续退火炉提供热能。由于退火炉内需特殊的气氛,所以,燃烧不能在炉内直接进行,一般采用在辐射管中燃烧,其热能再由辐射管管壁辐射到炉内;辐射管排出的烟气温度很高(1000℃以上),如果直接排掉,能源浪费就很大。如何回收这烟气的余热,现有的是在辐射管的排烟口装二只蓄能器,烟气通过蓄能器时进行热交换,把热能存起来,经过一定的时间,停止蓄能,再向蓄能器中通入需热能的介质,进行换热,从而使蓄能器里所蓄的热能释放出来,二只蓄能器交替使用。缺点是控制复杂,投资高,可靠性差。有的是集中收集,再分散到各点加以利用。缺点是管路长,效果差,投资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辐射管余热回收利用器,在点回收、在点利用,不需控制,投资省。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辐射管余热回收利用器包括:相互嵌套的内管和外管,内管的进气口凸出外管的一端,内管的出气口位于外管另一端,外管两端封闭,留有一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辐射管余热回收利用器,其特征是:包括相互嵌套的内管(1)和外管(2),内管(1)的进气口(3)凸出外管(2)的一端,内管(1)的出气口(4)位于外管(2)的另一端,外管(2)两端封闭,留有一出气口(5);所述内管(1)和外管(2)的封闭端插入辐射管(8)的出气口,内管(1)的进气口(3)和外管(2)的出气口(5)位于辐射管(8)外;外管(2)外壁和辐射管(8)出气口通过罩壳(6)密封,所述罩壳(6)上设有烟气排出口(7);外管(2)、出气口(5)通过管路连接至辐射管(8)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辐射管余热回收利用器,其特征是:包括相互嵌套的内管(1)和外管(2),内管(1)的进气口(3)凸出外管(2)的一端,内管(1)的出气口(4)位于外管(2)的另一端,外管(2)两端封闭,留有一出气口(5);所述内管(1)和外管(2)的封闭端插入辐射管(8)的出气口,内管(1)的进气口(3)和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建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