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试电子控制器的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232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电子控制器的测试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时仿真机,具有多个I/O接口;外围硬件单元,连接于实时仿真机的I/O接口和电子控制器之间,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适配板,各块接口适配板均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中,第一接口与实时仿真机的I/O接口对应;一个或多个信号调理板,与接口适配板的第二接口连接;控制器接口,与电子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在进行故障仿真和负载模拟时不受电子控制器I/O信号的数量和类型的限制,并有效解决了目前I/O接口板的资源和电子控制器的信号在电气及数量匹配上的局限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试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电子控制器的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控制器(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Unit,简称ECU)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子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测量被控对象各部件的运行状态,对对象的各执行机构进行控制、调节和校准。 ECU通常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在ECU中,CPU是核心,它具有运算与控制的功能,还实时对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和其他外部电路进行控制,并具有故障自诊断和保护功能。 在研制和开发电子控制器(ECU)的时候,广泛采用了如下的开发流程和/或开发方式:在功能设计和开发阶段,借助于数学建模工具(Matlab/Simulink)抽象出电子控制器及其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的方式对设计进行验证。 然后在快速控制原型(RCP)阶段,将前一个阶段抽象出来的电子控制器模型借助于代码生成器转换成一个可执行程序,该可执 行程序在一个硬件平台上运行,该硬件平台可以通过相应的I/O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测试电子控制器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实时仿真机(11),具有多个I/O接口;  外围硬件单元(12),连接于所述实时仿真机的I/O接口和所述电子控制器之间,包括:  一个或多个接口适配板(1201),各块接口适配板(1201)均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Z)和第三接口(Y),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实时仿真机(11)的I/O接口对应,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Y)均与所述第二接口(Z)相连接,各块接口适配板(1201)的所述第三接口(Z)配置为彼此相适配;  一个或多个信号调理板(1202),与所述接口适配板(1201)的第二接口(Z)连接;  控制器接口(1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试电子控制器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时仿真机(11),具有多个I/O接口;外围硬件单元(12),连接于所述实时仿真机的I/O接口和所述电子控制器之间,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适配板(1201),各块接口适配板(1201)均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Z)和第三接口(Y),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实时仿真机(11)的I/O接口对应,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Y)均与所述第二接口(Z)相连接,各块接口适配板(1201)的所述第三接口(Z)配置为彼此相适配;一个或多个信号调理板(1202),与所述接口适配板(1201)的第二接口(Z)连接;控制器接口(1217),连接至所述信号调理板(1202),并与电子控制器(30)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硬件单元(12)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故障注入板(1206),与所述信号调理板(12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硬件单元(12)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执行器故障注入板(1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庭孙强张言方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