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新的药学活性的杂环化合物,更具体地讲为咪唑化合物和使用它们治疗或预防由组胺H4受体介导的疾病和病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组胺最初被鉴定为激素(Barger,G.和H.H.Dale,J.Physiol.(London)1910,4119-59)并且因此已证实在各种生理学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包括通过H1受体的炎性“三重应答(response)”(Ash,A.S.F.和H.O.Schild,Br.J.Pharmac.Chemother.1966,27427-439),通过H2受体的胃酸分泌作用(Black,J.W.等,Nature 1972,236385-390),以及通过H3受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释放(Arrang,J.-M.等,Nature1983,302832-837)(综述参见Hill,S.J.等,Pharmacol.Rev.1997,49(3)253-278)。所有三种组胺受体亚型已被证实为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成员(Gantz.I.等,Proc.Natl.Acad.Sci.U.S.A.1991,88429-433;Lovenberg,T.W.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式(Ⅰ)或(Ⅱ)化合物、它们的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酰胺或酯: *** 其中 W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N或CR↑[9]; X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N或CR↑[9]; Y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O、NR↑[10]或CR↑[10]R↑[11]; Z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N或CR↑[12]; n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0、1或2; R↑[1-2]中每一个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H、-CF↓[3]、-C↓[1-6]烷基、-C↓[3-6]环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或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4-3-25 60/556,3561.一种式(I)或(II)化合物、它们的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酰胺或酯 其中W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N或CR9;X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N或CR9;Y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O、NR10或CR10R11;Z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N或CR12;n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0、1或2;R1-2中每一个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H、-CF3、-C1-6烷基、-C3-6环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或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或者R1和R2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选自5-或6-元碳环和具有1个杂原子的5-或6-元杂环的环状结构Cyc1,其中所述环状结构Cyc1独立于其它取代基形式,由0、1或2个选自-C1-3烷基、卤代、羟基、氨基和-C1-3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R3-4和R9中每一个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H、-C1-6烷基、卤代、-CF3、-OCF3、-ORc、-SRc、-S(O)Rc、-SO2Rc、C1-4烷氧基、氰基、硝基、-C(O)NRaRb、-C(O)苯基、-C(O)C1-6烷基、-S(O)C1-4烷基或-SO2C1-4烷基;或者R3和R4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选自芳基、5-或6-元碳环和具有1或2个杂原子的5-或6-元杂环的环状结构Cyc2,其中所述环状结构Cyc2独立于其它取代基形式,由0、1或2个选自-C1-3烷基、卤代、羟基、氨基和-C1-3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其中Ra、Rb和Rc中的每一个独立于其它取代基形式,选自H、C1-4烷基、C3-6环烷基、苯基、(C3-6环烷基)C1-2烷基-、苄基和苯乙基,或者Ra和Rb与它们连接的氮一起形成4-7元杂环HetCyc1,其中所述环HetCyc1具有0或1个另外的选自O、S、>NH和>NC1-6烷基的杂原子,并且其中在所述R1-4、Ra、Rb、Rc和所述环HetCyc1的任何一个中的任何苯基、苯乙基、苄基、烷基或环烷基部分任选,并且独立于其它取代基形式,由1、2或3个选自C1-3烷基、卤代、羟基、氨基和C1-3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R5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H、-C1-6烷基、-C1-4烷氧基或羟基;R6和R7中每一个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H或-C1-6烷基,或者R6和R7一起形成5-6元环状结构Cyc3,其中所述环状结构Cyc3为5-或6-元碳环或具有1或2个杂原子的5-或6-元杂环,并且其中所述环状结构Cyc3独立于其它取代基形式,由0、1或2个选自-C1-3烷基、卤代、羟基、氨基和-C1-3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R8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H或-C1-4烷基;R10和R11中每一个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H或-C1-4烷基;或者当Y为CR10R11时,R10和R11与它们连接的碳成员一起形成任选取代的环状结构Cyc4,其中所述环状结构Cyc4为3-至6-元碳环或具有0或1个另外杂原子的3-至6-元非芳族杂环,或者CR10R11为C=O;R12独立于其它部分和取代基形式,为-H、-C1-4烷基、羟基或-C1-4烷氧基;但具有以下前提条件当Y为O或NR10时,那么Z为CR12和R5不为羟基或-C1-4烷氧基;当Z为N时,Y为CR10R11;当R1和R2两者为-H,Y为CH2和R8为甲基时,那么R5不为羟基。2.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Y为CR10R11。3.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Y为CH2。4.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Z为N或CH。5.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n=1或2。6.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n=1。7.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中的一个或两者为单-或二-取代的苯环。8.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1或R2中仅有一个为单-取代的苯环。9.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3为-H、-F、-Cl、甲基或乙基。10.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3为-F、-Cl或甲基。11.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3为-Cl或甲基。12.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4为-H、-F、-Cl或甲基。13.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5为-H、甲基或羟基。14.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5为-H。15.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6和R7独立选自a)H,b)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和c)三氟甲基。16.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6和R7独立为-H或甲基。17.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8为-H、甲基或乙基。18.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8为甲基。19.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9为-H、-F、-Cl或甲基。20.一种化合物,它选自1.1-(3-{4-[4,5-双-(4-溴-苯基)-1H-咪唑-2-基]-3-氯-苯氧基}-丙基)-4-甲基-哌嗪;2.1-{3-[3-氯-4-(4,5-二苯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4-甲基-哌嗪;3.1-(3-{4-[4,5-双-(2-氯-苯基)-1H-咪唑-2-基]-3-氯-苯氧基}-丙基)-4-甲基-哌嗪;4.1-(3-{4-[4,5-双-(4-甲氧基-苯基)-1H-咪唑-2-基]-3-氯-苯氧基}-丙基)-4-甲基-哌嗪;5.1-{3-[3-氯-4-(4,5-二-对-甲苯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4-甲基-哌嗪;6.1-(3-{4-[4,5-双-(4-氟-苯基)-1H-咪唑-2-基]-3-氯-苯氧基}-丙基)-4-甲基-哌嗪;7.1-(3-{4-[4,5-双-(3-甲氧基-苯基)-1H-咪唑-2-基]-3-氯-苯氧基}-丙基)-4-甲基-哌嗪;8.1-(3-{4-[4,5-双-(3-甲氧基-苯基)-1H-咪唑-2-基]-2-氟-苯氧基}-丙基)-4-甲基-哌嗪;9.1-(3-{4-[4,5-双-(4-溴-苯基)-1H-咪唑-2-基]-3-氯-苯氧基}-丙基)-4-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10.1-(3-{4-[4,5-双-(3-甲氧基-苯基)-1H-咪唑-2-基]-3-氯-苯氧基}-丙基)-4-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11.1-{3-[2-氯-4-(5-甲基-4-苯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4-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12.2-{3-氯-4-[3-(4-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1-基)-丙氧基]-苯基}-4,5,6,7-四氢-1H-苯并咪唑;13.2-{2-氯-4-[3-(4-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1-基)-丙氧基]-苯基}-4,5,6,7-四氢-1H-苯并咪唑;14.1-甲基-4-{3-[3-甲基-4-(4-苯基-5-三氟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哌啶;15.4-{3-[3-氯-4-(4-苯基-5-三氟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16.4-(3-{3-氯-4-[5-甲基-4-(3-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17.4-(3-{3-氯-4-[4-(3,5-二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18.4-(3-{4-[4-(3,5-二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3-甲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19.4-(3-{3-氯-4-[4-(4-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20.4-(3-{4-[4,5-双-(4-氟-苯基)-1H-咪唑-2-基]-3-氯-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21.4-(3-{4-[4,5-双-(3-甲氧基-苯基)-1H-咪唑-2-基]-3-氯-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22.4-(3-{3-氯-4-[4-(4-氯-苯基)-5-对-甲苯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23.2-{2-氯-4-[3-(1-甲基-哌啶-4-基)-丙氧基]-苯基}-4,5,6,7-四氢-1H-苯并咪唑;24.4-{3-[3-氯-4-(4-甲基-5-丙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25.4-{3-[3-氯-4-(5-乙基-4-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26.1-甲基-4-(2-{3-甲基-4-[5-甲基-4-(3-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乙氧基)-哌啶;27.5-[4-(3,5-二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2-[3-(1-甲基-哌啶-4-基)-丙氧基]-吡啶;28.5-[4-(4-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2-[3-(1-甲基-哌啶-4-基)-丙氧基]-吡啶;29.2-[3-(1-甲基-哌啶-4-基)-丙氧基]-5-[5-甲基-4-(3-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吡啶;30.2-[3-(1-甲基-哌啶-4-基)-丙氧基]-5-[5-甲基-4-(4-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吡啶;31.2-[3-(1-甲基-哌啶-4-基)-丙氧基]-5-(4-苯基-5-三氟甲基-1H-咪唑-2-基)-吡啶;32.1-甲基-4-(3-{5-[5-甲基-4-(4-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吡啶-2-基氧基}-丙基)-哌嗪;33.1-甲基-4-(3-{5-[5-甲基-4-(3-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吡啶-2-基氧基}-丙基)-哌嗪;34.4-(4-{3-[4-(4-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丁基)-1-甲基-哌啶;35.1-甲基-4-{4-[3-(4-苯基-5-三氟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丁基}-哌啶;36.2-[4-(1-甲基-哌啶-4-基)-丁氧基]-4-(4-苯基-5-三氟甲基-1H-咪唑-2-基)-吡啶;37.2-[4-(1-甲基-哌啶-4-基)-丁氧基]-4-[5-甲基-4-(3-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吡啶;38.4-{3-[4-(5-异丁基-4-甲基-1H-咪唑-2-基)-3-甲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39.4-[4-(4-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2-[4-(1-甲基-哌啶-4-基)-丁氧基]-吡啶;40.4-{3-[3-氯-4-(5-异丁基-4-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41.1-甲基-4-(4-{3-[5-甲基-4-(4-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丁基)-哌啶;42.1-{3-[2-氯-4-(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4-甲基-哌嗪;43.1-{3-[3-氯-4-(4,5-二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4-甲基-哌嗪;44.1-{3-[3-氯-4-(4-苯基-5-三氟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4-甲基-哌嗪;45.1-{3-[2-氯-4-(4-苯基-5-三氟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4-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46.1-甲基-4-(3-{3-甲基-4-[5-甲基-4-(3-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哌啶;47.4-(3-{4-[4-(4-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3-甲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48.4-(2-{4-[4-(4-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3-甲基-苯氧基}-乙氧基)-1-甲基-哌啶;49.1-(3-{4-[4-(4-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3-甲基-苯氧基}-2-甲基-丙基)-4-甲基-哌嗪;50.2-[4-(4-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6-[4-(1-甲基-哌啶-4-基)-丁氧基]-吡啶;51.4-甲基-2-[3-(1-甲基-哌啶-4-基)-丙氧基]-5-[5-甲基-4-(3-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吡啶;52.5-溴-4-[4-(4-氯-苯基)-5-甲基-1H-咪唑-2-基]-2-[4-(1-甲基-哌啶-4-基)-丁氧基]-吡啶;53.2,4-二甲基-1-{3-[4-(4-苯基-5-三氟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哌嗪;54.1,2-二甲基-4-{3-[4-(4-苯基-5-三氟甲基-1H-咪唑-2-基)-苯氧基]-丙基}-哌嗪;55.3-氯-2-[4-(1-甲基-哌啶-4-基)-丁氧基]-4-(4-苯基-5-三氟甲基-1H-咪唑-2-基)-吡啶;56.1-甲基-4-(4-{4-[5-甲基-4-(3-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吡啶-2-基氧基}-丁基)-[1,4]二氮杂环庚烷;57.5-溴-2-[4-(1-甲基-哌啶-4-基)-丁氧基]-4-[5-甲基-4-(3-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吡啶;58.4-[4-(4-氯-苯基)-5-三氟甲基-1H-咪唑-2-基]-2-[4-(1-甲基-哌啶-4-基)-丁氧基]-嘧啶;59.4-(3-{4-[5-环丙甲基-4-(3-三氟甲基-苯基)-1H-咪唑-2-基]-3-甲基-苯氧基}-丙基)-1-甲基-哌啶;60.1-{4-[4-(4-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J布扎德,JP爱德华兹,DE金德拉楚克,JD维纳布尔,
申请(专利权)人:詹森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E[比利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