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红专利>正文

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2022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红参2%-6%、黄芪5%-10%、玉竹4%-8%、黄精4%-7%、五味子2%-4%、桑白皮3%-7%、葶苈子3%-7%、泽泻4%-7%、云苓3%-7%、附子2%-5%、仙脾2%-7%、丹参3%-6%、益母草4%-7%、水蛭2%-4%、醋香附2%-6%、赤芍3%-6%、山楂2%-5%、枳实1.5%-4%、黄连2%-5%、甘草1.5%-3%。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组份,该药通过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其总有效率93.75%,显效率76.25%。(*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慢性心功能不全是临床综合症,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症状复杂,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中一大难题。充血性心力衷竭是一种超负荷心肌病,也是心功能异常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此时心肌储备耗失,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出现障碍,使心脏不能排出足量血液,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久而久之导致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静脉系统血液瘀积(充血)。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老龄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据美国统计,九十年代以来,每年患者总数约250万-300万人,每年新确诊患者约40万人;1988年死亡人数达27.4万人。多种疾病都可以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如高血压病、急性心梗,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甲亢、严重贫血等。目前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的预后差,其死亡率占现有患者的10%以上,五年内为50%;死者的一半死于进行性泵衰竭,另一半死于心律失常所致猝死。可见充血性心力衰竭已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及生命,现代医学长期以来都认为其不能彻底治愈,已成为心血管病研究的热点。目前,用于治疗充血性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红参(或高丽参、党参)2%-6%、黄芪(或西洋参、冬虫夏草)5%-10%、玉竹(或寸冬、石斛、沙参)4%-8%、黄精(或寸冬、沙参、女贞子)4%-7%、五味子(或白芍、山芋肉)2%-4%、桑白皮(或枇杷叶、苏子)3%-7%、葶苈子(或麻黄、椒目、桑白皮)3%-7%、泽泻(或防已、猪苓、木通)4%-7%、云苓(或云苓皮、大腹皮)3%-7%、附子(或桂枝、细辛、肉桂、干姜)2%-5%、仙灵脾(或寄生、川断、兔丝子、肉桂)2%-7%、丹参(或莪术、红花、当归、三棱)3%-6%、益母草(或泽兰、桃仁)4%-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刘军王中原
申请(专利权)人:刘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