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英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小儿充血性脾肿大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9266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充血性脾肿大的药物,以解决小儿充血性脾肿大的治疗问题。其特征在于由多种中药加工而成,其原料配方和重量配比为:赶黄草6~10份,响铃草8~15份,猫爪草8~15份,垂盆草6~10份,穿山甲6~10份,赤小豆8~15份,知母6~10份,枳实8~15份,干姜3~6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小儿充血性脾肿大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治疗小儿充血性脾肿大的药物
技术介绍
慢性充血性脾肿大(chronic congestive splenomegaly)又称门静脉高压症 (portal hypertension),是一种原因不明充血性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特点为慢性进行性脾脏肿大,进行性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和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晚期出现腹水、黄疸、肝功能障碍和肝硬化等征象。慢性充血性脾肿大常由各种原因致门静脉发生梗阻引起。脾静脉属于门静脉系统,正常人70%的脾静脉血汇入门静脉。如果门静脉发生梗阻,脾脏的回血障碍可出现充血性脾肿大。当充血的原因去除,肿大的脾可回缩。晚期病例由于纤维组织及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即使去除病因,脾肿大也无明显回缩。目前认为此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慢性门静脉阻塞或肝硬化所引起的门脉高压、高度脾肿大、贫血与脾功能亢进的一组病征。小儿时期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是门静脉和脾静脉栓塞,发病缓慢,常因偶然发现脾大而引起家长注意。小儿一般状态较好,无肝病体征。有的患儿早期以腹部不适、消化不良、乏力苍白、扪及左上腹肿块(脾大)为主要表现。血象检查呈现不同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小儿充血性脾肿大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多种中药加工而成,其原料配方和重量配比为:赶黄草6~10份,响铃草8~15份,猫爪草8~15份,垂盆草6~10份,穿山甲6~10份,赤小豆8~15份,知母6~10份,枳实8~15份,干姜3~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英
申请(专利权)人:武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