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模块及使用该铰链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97707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铰链模块及使用该铰链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铰链模块,具有第一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相垂直的第二转动轴以及位于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之间的移动块,第一转动轴外表面形成第一凹槽,第二转动轴外表面形成第二凹槽,移动块上形成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和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凸起,铰链模块还具有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支撑移动块,使第一凸起进入第一凹槽中,第一转动轴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时,第一凸起被顶出,同时第二凸起进入第二凹槽中。由此,降低了对铰链模块的尺寸精度要求,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可以自由地调整两个转轴之间距离,提高设计自由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便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铰链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便携式电子装置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产品。这种便携 式电子装置包括笔记本电脑、PDA (掌上电脑)、PMP (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便携式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装置有多种形态。以便携式电话为例,其可以构成为直板型、翻盖型、滑盖型。对于翻盖型便携式电子装置,最初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和关闭。后来,出现了可以 朝两个方向转动开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如韩国公开特许公报10-2006-009M98公开了一 种盖体相对主体可以分别朝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转动开闭的便携式电话及其双向铰链模 块。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便携式电话,两个转动方向的转轴互相垂直。而且,具有锁 定装置,以用于当盖体朝某一个方向转动时,防止盖体朝另一个方向转动。即,盖体只能朝 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中的一个方向选择性地转动开闭。但是,包括上述专利文献在内的现有技术中的双向转动翻盖型便携式电子装置, 对铰链模块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需要进行精加工,且要想调整两个转轴之间的距离,需对 整个铰链模块结构进行改动,因此调整余地小,限制了设计自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 降低对尺寸精度的要求、便于调整两个转轴之间距离的铰链模块及使用该铰链模块的便携 式电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铰链模块,具有第一转动轴、与所述 第一转动轴相垂直的第二转动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的移动 块,所述第一转动轴外表面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转动轴外表面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移动 块上形成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和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凸起,所述铰链模 块还具有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支撑所述移动块,使所述第一凸起进入所述第一凹槽中,所 述第一转动轴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时,所述第一凸起被顶出,同时所述第二凸起进入所述 第二凹槽中。优选地,还具有固定框,该固定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贯穿设置所 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弹性单元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块,另一端固定在所 述固定框。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呈山峰状,所述第一凹槽呈与之对应的形状,所述第二凸起 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凹槽呈与之对应的形状。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呈山峰状,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呈与之对3应的形状。另外,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之前,所述第二凸起可以进入所述 第二凹槽中,从而当所述第一转动轴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时,所述第一凸起被顶出的同时 所述第二凸起进一步深入所述第二凹槽中。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提供的铰链模块,具有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 轴相垂直的第二转动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的移动块,所述第 一转动轴外表面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转动轴外表面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移动块上形成 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和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转动轴绕自 身中心轴线旋转之前,所述第一凸起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外圆周重合,所述第二凸起 进入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转动轴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时,所述第二凸起被顶出,同时 所述第一凸起进入所述第一凹槽中。优选地,还具有固定框,该固定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贯穿设置所 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优选地,还具有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支撑所述移动块,所述弹性单元一端固定在 所述移动块,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框。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呈山峰状,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呈与之对 应的形状。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前述任意一种铰链模块,其中第 一转动轴连接于盖体,第二转动轴连接于主体,当盖体绕第一转动轴的中心轴线相对主体 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盖体一起转动,当盖体绕第二转动轴的中心轴线相 对主体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盖体与第一转动轴、移动块一起绕第二转动轴的中心轴线转动。根据本技术,降低了对铰链模块的尺寸精度要求,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 移动块等构成要素可以直接使用通过铸造等方法制造的部件,无需再进行精加工,因此可 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通过调整移动块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自由地调整两个转 轴之间距离,提高了设计自由度,便于在后续研发和生产中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便携式电话的示意图;图2a、图2b是根据本技术的便携式电话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铰链模块的立体图,示出初始状态;图4是第一转动轴的示意图;图5是第二转动轴的示意图;图6是移动块的示意图;图7是弹性单元的示意图;图8是固定框的示意图;图9a 图9c、图IOa 图IOc是根据本技术的铰链模块的动作示意图。符号说明100:便携式电话110:盖体120 主体130 铰链模块140第一转动轴141第一凹槽150第二转动轴151第二凹槽160移动块161第一凸起162第二凸起170结合部175主体结合部180弹性单元190托架200固定框210第一通孔220第二通孔230容置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以应用于翻盖型便携式电话的铰链模块为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铰链模块还可以适用于其他采用转动开闭方式的便携 式电子装置。而且,本技术的适用范围不局限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他采用转动开闭方 式的设备或器材均可以使用本技术的铰链模块,在这些设备或器材上使用本技术 的铰链模块,也应该认为是对本技术的实施行为。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便携式电话100。图2a、图2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 便携式电话100的两种打开状态,图加为横向打开状态(沿第一方向打开),图2b为纵向 打开状态(沿第二方向打开)。该便携式电话100是常见的翻盖型便携式电话,由盖体110和主体120构成。通 常,在盖体110上设置液晶显示屏,在主体120上设置键盘。铰链模块130用来实现便携式电话1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双向转动开闭动 作。同时,该铰链模块130被要求具有自锁性,即沿第一方向打开时,就不能沿第二方向打 开,反之亦然。第一实施例图3是本技术的铰链模块130的立体图,示出初始状态。如图3所示,铰链模 块130包括第一转动轴140、第二转动轴150以及位于第一转动轴140与第二转动轴150之 间的移动块160。第一转动轴140与第二转动轴150在三维空间上互相错开,呈互相垂直的 状态。第一转动轴140与前述的盖体110相连接。为此,铰链模块130还包括固定连接 于盖体Iio的结合部170。结合部170在结合第一转动轴140之后再固定连接到盖体110。 由此,当盖体110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转动轴140和结合部170 —起转动,盖体110围 绕第一转动轴140的中心轴线沿第一方向转动。结合部170也可以与第一转动轴140形成 为一体。第二转动轴150通过主体结合部175与前述的主体120相连接,盖体110围绕第 二转动轴150的中心轴线沿第二方向打开。当盖体110绕第二转动轴150的中心轴线相对主体120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盖体 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相垂直的第二转动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的移动块,所述第一转动轴外表面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转动轴外表面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移动块上形成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和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凸起,所述铰链模块还具有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支撑所述移动块,使所述第一凸起进入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转动轴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时,所述第一凸起被顶出,同时所述第二凸起进入所述第二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善姬安成浩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