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6454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属于汽车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上利用螺栓与螺母作为连接方式时,因将螺母预先焊接到所需连接的零件上而难以保证螺母与螺栓孔的同轴度,造成安装困难的问题。本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设于汽车上的一个零件的螺栓孔处,其特征在于,零件的螺栓孔处固定有一限位件,该限位件用于将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可活动地限定于螺栓孔外侧并能防止螺母作周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限位件使螺母活动连接到所需连接的零件上,限位件限制螺母的周向转动,但能使螺母平移,使得在拧螺栓时,可方便地调节螺母的轴心位置与零件上螺栓孔的中心相一致,保证安装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件的安装,特别是涉及汽车上利用螺栓和螺母来连接两 个或者两个以上零件的结构中螺母的安装结构,属于汽车领域。
技术介绍
螺栓与螺母的组合应用是一种很常用的连接固定方式,一般先将螺栓穿过两个 (也可以两个以上)需连接的零件,再在螺栓的伸出端拧上螺母,从而防止被连接的两个零 件发生轴向移动。这种连接方式在汽车的装配中使用也相当广泛,如汽车驱动后桥中的桥 壳就是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到摆臂支架上的,其具体的结构是在桥壳的左右两端分别具 有凸出的连接部,在左、右纵梁的两侧均固定有一摆臂支架,实际安装时,先将一连接部卡 入两摆臂支架之间,再将一螺栓穿过两摆臂支架和连接部,螺栓的外端通过螺母锁住,从而 使三者连接起来。但是摆臂支架通常由金属薄板制成,其螺栓孔处的强度较低,而汽车在行驶过程 中振动较大,容易使摆臂支架在螺栓孔处断裂,造成桥壳固定不可靠,为此,在安装连接部 前,预先将螺母焊接在一个摆臂支架的螺栓孔的外侧,再通过拧动螺栓来固定,通过螺母与 摆臂支架的焊接来提高摆臂支架螺栓孔处的强度,但是在焊接螺母时难以保证螺母与螺栓 孔的同轴度,一旦螺母焊偏,将导致桥壳的连接部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使螺母与螺栓孔同轴的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 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 结构,设于汽车上的一个零件的螺栓孔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的螺栓孔处固定有一限位 件,该限位件用于将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可活动地限定于所述的螺栓孔外侧并能防止螺母 作周向转动。本安装结构中的零件是指采用螺栓和螺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的几个零件的其中 一个,在该零件上开有螺栓孔,为了提高该零件上螺栓孔的机械强度,在安装螺栓前,首先 将一限位件固定到该零件的螺栓孔处,而限位件使螺母始终位于螺栓孔外侧且使螺母与该 零件之间保持间接连接关系,即螺母通过限位件与零件构成一个组件,此外,螺母还能够相 对限位件活动又不能相对限位件转动,显然,螺母只能相对限位件平移,这样在拧螺栓时, 就能够自由调整螺母的轴心位置,使得螺母的轴心位置与螺栓孔的中心一致,有利于螺栓 顺利拧入。在上述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中,所述的限位件为具有非圆形内腔的壳 体,所述内腔的开口与螺栓孔相通,所述的螺母设于内腔中,且内腔尺寸略大于螺母的外形 尺寸。在具体安装时,先将螺母通过壳体的开口轴向装入壳体的内腔中,再将壳体上具有开 口的一端固定到零件上,防止螺母轴向脱离壳体,由于螺母的外形轮廓通常为六边形,而壳体的内腔为非圆形(如方形、椭圆形、六边形等),因此在拧螺栓时,壳体的内壁就会限制螺 母的转动,使其周向定位,防止螺母跟着螺栓同时转动;并且内腔尺寸略大于螺母的外形尺 寸,能使螺母微小调整一下其轴心位置,使其轴心与螺栓同心,这样有利于螺栓快速拧入。在上述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壳体的外端具有能使螺栓穿出的通 孔,且在壳体的通孔处还具有能与螺母相抵靠的挡沿。将螺栓穿出壳体,就能缩短壳体的长 度,使得壳体体积小并节省材料,壳体上的挡沿能使螺母轴向定位,在拧螺栓时,只要对螺 栓进行操作即可,相当方便。上述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由金属材料 制成的壳体机械强度大,不易损坏。在上述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零件通过焊接连 接。壳体的体积较小,通过焊接方式便于固定。在上述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壳体的内腔开口处具有向外的翻 沿,所述的翻沿与所述的零件相焊接。翻沿与零件的接触面积大,使得焊接面积大,连接牢 固。在上述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中,所述的零件是汽车地板中的摆臂。当然, 也可用于汽车上其它需要螺栓和螺母连接的零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通过一限位件使螺母活动连接 到所需连接的零件上,限位件还限制螺母的周向转动,但能使螺母平移,使得在拧螺栓时, 可方便地调节螺母的轴心位置与零件上螺栓孔的中心相一致,并且螺母被活动定位在壳体 内但不会脱离壳体,因此只要对螺栓进行操作即可,安装相当方便;本安装结构中的限位件 采用一个具有开口的壳体,螺母活动安装于壳体的内腔中,通过壳体的非圆形内腔的腔壁 使螺母周向定位,壳体的内腔尺寸略大于螺母的外形尺寸,便于微调螺母的轴心位置,保证 后桥的连接部顺利进行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驱动后桥与摆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Ia螺栓孔;Ib摆臂支架一 ;Ic摆臂支架二 ;2螺母;3壳体;3a内腔;3b通孔; 3c挡沿;3d翻沿;4螺栓;5纵梁;6加强板;7驱动后桥;7a桥壳的连接部;8后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本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适用于汽车上利用螺栓和螺母相连接的连接方 式上,如图4所示,本安装结构设于汽车地板的摆臂上并通过螺栓4连接驱动后桥7,驱动后 桥7的作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动力经过减速,将增大的转矩分配到后轮8,驱动后桥7主要由主减速器、差速器、桥壳、半轴(含等速万向节)、转向节、轮毂、减震器等组 成,驱动后桥7的桥壳两端分别具有朝向车头的连接部7a,两连接部7a均通过螺栓4对应 固定在汽车地板左右两侧的摆臂上,左、右两摆臂由对应固定在左、右纵梁5两侧的摆臂支 架一 Ib和摆臂支架Ic构成,如图1所示,安装时,先将连接部7a置于两摆臂支架lb、Ic之 间,再将一螺栓4穿过两摆臂支架lb、lc和桥壳的连接部7a,螺栓4的外端通过本安装结构 中的螺母2锁住,从而使三者连接起来。为了提高摆臂支架一 Ib的强度,在摆臂支架一 Ib的外侧还焊接有加强板6,为了 提高摆臂支架二 Ic的螺栓孔处的强度,本安装结构通过一限位件使螺母2连接到摆臂支架 二 Ic上,如图2所示,其限位件具体为一个具有方形内腔3a并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3, 螺母2从壳体内腔3a的开口中安装进去,并且内腔3a的开口与螺栓孔Ia相对,这样便于 螺栓4从该开口插入壳体3中与螺母2配合,由于螺母2的外形轮廓通常为六边形,而壳体 的内腔3a为方形,当拧动螺栓4时,螺母2的外侧壁就会卡在壳体3的内壁上,使其周向固 定,且壳体3的内腔尺寸应略大于螺母2的外形尺寸,可使壳体3的内壁与螺母2的外侧面 之间保持1. 5毫米的间隙,使得螺母2能作微小的平移,便于把螺母2的轴心位置调节到与 螺栓孔Ia的中心相一致,使得螺栓4顺利拧入。由于壳体3的体积稍大于螺母2,通过紧固件、卡接等连接方式固定较为麻烦,因 此一般通过焊接方式将其固定在摆臂支架二 Ic的螺栓孔边缘,为了提高焊接的可靠性,可 在壳体的内腔3a开口处增设向外的翻沿3d,使翻沿3d贴于摆臂支架二 Ic的外侧面上,再 把翻沿3d与摆臂支架二 Ic进行焊接,使得焊接的有效面积大。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壳体3的外端 还开有一个与螺栓孔Ia轴向相通的通孔3b,如图3所示,螺栓4可从该通孔3b中穿出,这 样,可缩短壳体3的轴向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上使用的螺母的安装结构,设于汽车上的一个零件的螺栓孔(1a)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的螺栓孔(1a)处固定有一限位件,该限位件用于将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2)可活动地限定于所述的螺栓孔(1a)外侧并能防止螺母(2)作周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虎陈杰龙李国林李宏华吴成明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