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变浇注线圈油压拔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6102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变浇注线圈的油压拔模装置,包括支架、线圈模具、油缸及油压控制系统,所述的油缸位于地下;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压块,所述的压块是活动的;所述的压块是通过螺杆活动的;所述的支架底部还设有滑槽。将油缸布置于地下,解决了油缸在上方占用操作空间的缺陷,通过操作油压控制系统的按钮即可控制油缸的活塞行程,进而完成浇注线圈的拔模,克服了用行车干拔模具费力费时且不能保证拔模过程顺利完成的缺陷,既简化了拔模过程,又提高了拔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圈油压拔模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干变浇注线圈油压拔模装置
技术介绍
干变浇注线圈是生产干变的一个必要过程,同样,线圈浇注后进行拔模也是必 须实施的工序,针对这个工序,实施的方案有许多种,有最原始的利用冲击捶打进行拔 模的,也有固定浇注线圈后通过行车起吊干拔模具的,这些操作既费力费时又不能保证 拔模过程的顺利完成。也有把油缸布置在浇注线圈上部,从上部将模具压出来实现拔模 的,但这样的油压拔模装置既占用操作空间,又影响浇注线圈的起吊与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拔模容易又不占空间的干变浇注线圈 油压拔模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变浇注线圈油压拔模装 置,包括支架、线圈模具和油缸,所述的油缸位于地下。为了能够调节可压线圈的高度,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压块,所述的压块是活动 的;所述的压块是通过螺杆活动的。为了能够调节可压线圈的直径,所述的支架底部设有滑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油缸布置于地下,解决了油缸布置在上方时既占用操 作空间又影响浇注线圈起吊与放置的弊端,仅利用油缸的活塞顶升即可完成浇注线圈的 拔模,整个操作过程不但克服了用行车干拔模具费力费时且不能保证拔模过程顺利完成 的缺陷,而且简化了拔模过程,提高了拔模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滑槽2、螺杆3、压块4、可压线圈5、线圈模具6、油缸7、支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干变浇注线圈油压拔模装置,包括支架7、线圈模具5和油缸 6,所述的油缸6位于地下;所述的支架7上设有压块3,所述的压块3是活动的;所述 的压块3是通过螺杆2活动的;所述的支架7底部还设有滑槽1。先根据可压线圈4的直径,通过下底板T型滑槽1调节支架7的横向位置,再根 据可压线圈4的高度,通过螺杆2调节压块3的轴向位置,接着将浇注后的可压线圈4放 置其中,并将压块3压牢在可压线圈的上端,最后启动油压控制系统顶升油缸6的活塞, 即可实现拔模。 采用布置在地下的油缸6来实现浇注线圈的拔模,不但克服了用行车干拔模具 费力费时的缺陷,又能保证拔模过程的顺利完成,同时解决了油缸在浇注线圈上方占用 操作空间的问题,体现了简化拔模过程和提高拔模效率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干变浇注线圈油压拔模装置,包括支架(7)、线圈模具(5)和油缸(6),其特 征是所述的油缸(6)位于地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变浇注线圈油压拔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7)上 设有压块(3),所述的压块(3)是活动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变浇注线圈油压拔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块(3)是 通过螺杆(2)活动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变浇注线圈油压拔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7)底 部还设有滑槽(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变浇注线圈的油压拔模装置,包括支架、线圈模具、油缸及油压控制系统,所述的油缸位于地下;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压块,所述的压块是活动的;所述的压块是通过螺杆活动的;所述的支架底部还设有滑槽。将油缸布置于地下,解决了油缸在上方占用操作空间的缺陷,通过操作油压控制系统的按钮即可控制油缸的活塞行程,进而完成浇注线圈的拔模,克服了用行车干拔模具费力费时且不能保证拔模过程顺利完成的缺陷,既简化了拔模过程,又提高了拔模效率。文档编号B29C39/22GK102013314SQ20101022422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花虹, 褚晓东, 邵杨, 钮秀荣 申请人:吴江市变压器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变浇注线圈油压拔模装置,包括支架(7)、线圈模具(5)和油缸(6),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缸(6)位于地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杨花虹褚晓东钮秀荣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变压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