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防除剂和植物病害防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258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残留、能够安全、稳定地防除植物病害的防除剂和防除方法。一种含有鬼伞粉碎物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和使用该植物病害防除剂对植物病害进行防除。其中,所述植物病害防除剂既可以是含有鬼伞粉碎物的悬浮液,也可以是由该悬浮液与吸附该悬浮液的载体构成的固态物。而且,所述鬼伞优选为短矮鬼伞(Coprinus  curtus)等,特别优选为短矮鬼伞GM-21(NITE  BP-3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病害防除剂和植物病害防除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 用生物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和防除方法。
技术介绍
除甘蓝、黄瓜、番茄、茄子、小菘菜等很多蔬菜、水稻等农作物以 外,丝状真菌即霉菌还是花、树木、草坪等的立枯病、根腐病、叶腐病、 枯萎病等病害的发病原因。作为病原菌的丝状真菌,广为所知的是丝核 菌属、镰刀菌属、腐霉属、木霉属、核盘菌属等。为了防除这些丝状真菌导致的植物病害, 一般是撒放药剂即化学农 药,但是,近年来已经广泛认识到农药残留的危害,迫切需要建立对环 境的安全性更高的防除技术。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已经提出了利用估计对环境的安全性更高的 微生物的生物防除方法(即微生物农药),其一部分已经走向实用化。 例如,已经公开了利用假单胞杆菌属细菌对丝状真菌导致的植物病害进 行防除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可是,考虑到通过假单胞杆菌属细 菌进行防除的效果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所致,所以当大量使用 时,对安全性还有疑虑。另一方面,也公开了通过芽孢杆菌属细菌进行病害防除的技术(参照非专利文献1)。但是,利用这些假单胞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的细菌 对丝状真菌导致的植物病害的防除效果并不如药剂那样稳定,其缺点在于其效果因土壤条件不同而很容易不稳定。即,有时取决于环境,丝状 病原菌繁殖为优势菌,而用于防除的细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此外,还公开了利用非病原性的木霉属、毛霉属丝状真菌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以及利用非病原性的镰刀菌属丝状真菌的技术(参照专 利文献3),虽然两者均通过利用非病原性的丝状真菌与病原性丝状真 菌的拮抗作用进行病害防除,但是也存在有在土壤中不能充分发育等而导致的不能充分显现效果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 — 18786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0—15097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愿平09_53000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新 土O微生物(2)植物(D生育^微生物土壌 生物研究会編博友社P129—131。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残留、能够安全、稳定地防除 植物病害的防除剂和防除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病害防除剂的特征在于,含有鬼伞的粉碎物。此外,所述植物病害防除剂既可以是含有鬼伞粉碎物的悬浮液,也 可以是由该悬浮液和吸附该悬浮液的载体构成的固态物。这里,所述鬼伞优选属于鬼伞属或小脆柄菇属。进一步优选为选自 短矮鬼伞(Coprinus curtus)、灰盖鬼伞(Copri腦cinereus)、小假鬼伞 (Coprinus disseminatus)、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 墨汁鬼伞 (Coprinus atramentarius)、辐毛鬼伞(Coprinus radiatns)、 多出脆柄燕 (Psathyrella multissima)、黄盖小脆柄燕(Psathyrella candolliana)、超 毛小脆柄菇(Psathyrellavelutina)中的至少一种,特别优选为短矮鬼伞 GM-21 (NITEBP-37)0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病害防除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植物病害防除剂 进行植物病害防除。其中,上述植物病害的病原菌可以是丝状真菌,植物病原丝状真菌 可以是属于丝核菌属或镰刀菌属的丝状真菌。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无残留、安全、稳定地防除植物病害。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确认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青梗菜蒂腐病的防除效果 的发病状态的图。图2为表示确认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结缕草叶腐病的防除效果的 发病状态的图。图3为表示确认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结缕草叶腐病的防除效果的 发病状态的图。图4为表示确认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青梗菜蒂腐病的防除效果的 发病状态的图。图5为表示确认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的青梗菜蒂腐病的防除效果的发病状态的图。图6为表示确认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中的莴苣立枯病的防除效果的发 病状态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含有鬼伞的粉碎物。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考虑到,病原丝状真菌属于真菌类,作为防除剂也 使用真菌类是否合适呢?因此,针对从土壤中分离到的真菌类,对其防 除效果进行了筛选,发现在真菌类中,作为高等真菌类的一种的担子菌 类蘑菇的鬼伞具有显著的防除效果。鬼伞是在田间等自然生长的经常可以见到的蘑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 鬼伞属于鬼伞科,考虑到安全性,除去被认为属于毒蘑菇的斑褶菇属, 优选为鬼伞属或小脆柄菇属的真菌。其中,优选为短矮鬼伞(Copdnus curtus )、 灰盖鬼伞 (Copri画 cinereus )、 小假鬼伞 (Coprinus disseminatus )、 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 )、 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辐毛鬼伞(Coprinus radiatns)、多出脆柄燕 (Psathyrella multissima)、黄盖小脆柄燕(Psathyrella candolliana)、毡毛小脆柄菇 (Psathyrella velutina),它们能够单独或组合使用。其中,属于短矮鬼伞(Coprinus curtus)的一种新分离菌株GM-21 对植物病害防除效果显著,因而特别优选。该短矮鬼伞菌株GM-21是 基于在健康蔬菜的根际土壤中是否存在对病原丝状真菌具有抵抗作用 的真菌这一推测,进行探索而获得的分离菌。更详细的说明如下首先, 将健康生长的青梗菜的根连同根际土壤悬浮于无菌水中,涂抹在PDA 培养基上,分离所有生长的丝状真菌。在含有作为青梗菜蒂腐病病原菌 的青梗2号株的钵中,分别采用这些分离的丝状真菌研究对青梗菜生长 和对病害抑制的效果。从而筛选获得了效果显著的GM-21菌株。该GM-21菌株于2004年11月18日被保藏于专利微牛:物保藏中心,保藏 号为MTE P-37 (国际保藏编号:MTE BP-37)。 本短矮鬼伞GM-21菌株的分类学性质如下(1) 培养性状观察-.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荣研化学株式会社,PH5.6) 上,在培养平板上宏观观察(25r)时,菌落直径约为80mm,白色(1A-1: Kornerup A. and Wanscher J.H. (1978) Methuen handbook of colour, 3rd ed., Eyre Methuen, London, UK, pp.243中所采用的颜色编号),表面性状为 羊毛状。未检出可溶性色素。(2) 生长温度试验在25。C 27。C生长发育最好。在20。C 4(TC的温度范围内均显示 出良好地生长发育。在各温度条件下培养1周以后的菌落直径为2(TC: 60 62mm; 23°C: 78 80mm; 25°C: 80 81mm; 27。C: 82 84mm; 30。C: 75 80mm; 37。C: 70 75匿;40°C: 63 65mm。(3) 显微观察子实体的伞盖直径为2mm 10mm,白色、灰色和黄灰色,絮状表 面,形成放射状的深沟线。子实层表面为褶状,孢子未成熟时为白色, 随着孢子逐渐成熟,着色为黑色至黑褐色,同时伴有菌褶的部分发生液 化。伞表面可以观察到球形 近球形、表面近疣状的球形细胞。担子为无隔壁的一室担子,棍棒形,上方具有被称为小梗的突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病害防除剂,其特征在于:    含有鬼伞的粉碎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2-8 031600/2005;JP 2005-3-31 104678/20051.一种植物病害防除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鬼伞的粉碎物。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鬼伞选自鬼伞属和小脆柄菇属。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鬼伞使用选自短矮鬼伞(Coprinus curtus)、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 小假鬼伞(Coprinus disseminatus)、 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 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车畐毛鬼伞(Coprinus radiatns )、 多出脆柄燕(Psathyrella multissima )、黄盖小脆柄燕 (Psathyrella candolliana)禾口毡毛小脆柄薛(Psathyrella velutina)中的 至少一种。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鬼伞为短矮鬼伞GM-21 (NITEBP-37)。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特征在于 其为含有所述鬼伞的粉碎物的悬浮液。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崎清彦齐藤美幸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静冈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