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炉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5768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炉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屏式受热面,屏式受热面布置在炉膛内,炉膛的上端分别与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接,分离器的下端与换热器通过立管相连接,换热器通过回料口与炉膛相连接,换热器内布置有换热器受热面,换热器受热面的管子连接在换热器受热面联箱上,换热器受热面联箱的端部与管道的一端相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屏式受热面下联箱的端部相连接,屏式受热面下联箱通过屏式受热面与屏式受热面上联箱相连接。该复合炉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充分利用了炉内辐射空间,实现了循环回路热量的最佳分配,汽温和床温调节范围宽,便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具有耐于使用,维修简单,耗电量小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炉型的循环流化床锅 炉。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比大,污染物排放量低的洁净煤 发电技术,目前最大容量已经达到460MW,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的增大,普遍存在炉内 空间有限、受热面布置不足和炉内受热面磨损等问题。根据炉型的不同,目前采用的技术方 案有所区别,对于不带外置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在炉内布置大量的过热屏、再热 屏和水冷屏来吸收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对于带有外置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 在外置换热器内布置大量过热器受热面、再热器受热面吸收热循环回路循环灰的热量。在炉内布置大量的过热屏、再热屏和水冷屏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受热面布置问 题,但是在低负荷时,再热屏内蒸汽对管壁冷却不足容易造成超温现象。而在外置换热器内 布置大量过热受热面、再热受热面则受到空间限制,受热面管束比较密集,运行中容易出现 振动、局部磨损等问题,检修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炉型的循环 流化床锅炉,在由炉膛、分离器和换热器构成的热循环回路内,将换热器内受热面和炉膛上 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炉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屏式受热面(2),屏式受热面(2)布置在炉膛(1)内,其特征在于:炉膛(1)的上端与分离器(3)的进口相连接,分离器(3)的下端与换热器(4)通过立管相连接,换热器(4)通过回料口与炉膛(1)相连接,换热器(4)内布置有换热器受热面(5),换热器受热面(5)的管子连接在换热器受热面联箱(6)上,换热器受热面联箱(6)的端部与管道(7)的一端相连接,管道(7)的另一端与屏式受热面下联箱(8)相连接,屏式受热面下联箱(8)通过屏式受热面(2)与屏式受热面上联箱(9)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献斌黄中时正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